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13课教案

七年级下13课教案

金州区历史学科教案
课题: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材及册别: 七年级下课型新授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史料,了解宋代社会的乡村生活、市民风貌和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宋代士农工商生活状况。

通过分析有关史料,了解宋代的乡村生活和市民风貌。

通过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的风俗,并与宋代主要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作比较评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和家乡传统节日的风俗,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进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

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同学间协作学习、交流学习心得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宋代社会的乡村生活、市民风貌等,培养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培养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通过宋代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与现代家乡传统节日风俗比较,学习比较学习法。

教学过程主导调控主体活动
创境导入
我们看引言的第一句话: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民的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那宋代人民是有哪几个阶层组成的呢?
那我们来看看教材的第一段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略)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作为宋代社会的主体有四个主要阶层
一、士、农、工、商(标题)
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好好看看课本。

想一想士农工商分别代表哪一部分的人,生活状况如何?
(话剧表演)话说宋代有一个老员外,家财万贯,有女初长成,年方二八,长得羞花闭月。

老员外决定通过竞选选一个女婿。

谁来竞选,士农工商。

那到底老员外要把女儿嫁给谁?掌声欢迎情景剧《老员外择婿》。

(请六个同学表现情景剧:老员外择婿)同学根据课本自编自演。

大家要看清楚,他们分别表演的是谁?是不是突出了这个阶层的特点?
他们表现得如何? (略)
大家觉得老员外应该选谁?(畅所欲言)(略)
不错,说得好。

我们借这道题目来考考大家对宋代这四个阶层的理解,这个环节大家做得很好,尤其是这六个同学,课本分析得很认真,抓住了重点,表现得也好。

我们一起来总结总结。

(与学生的表演相结合)
(1)士──读书人,素质比较高,他们如果通过科举就可以做官。

(指导学生看教材第70页第二段:相当部分官员来自科举考试,国家用人之法,非及第进士者不得美官也)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士是国家官僚阶层的后备军,所以士普遍受人尊敬,社会地位较高。

地位较高跟国家政策有关系吗?
[插:宋重文轻武的原因──杯酒释兵权]
(2)农──农民,有自耕农、半自耕农和无地农民之分。

自耕农有土地、耕牛等,过着学生概括
编排故事设题点拨
归纳总结
自给自足的生活;半自耕农有土地,但日子比较艰难;无地农民又称客户或佃户,承租地主的土地,基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自耕农,薄有田产)
(3)工──手工业者,大多集中于城市、集镇,受雇一天即得一天工资,多劳多得,人
身相对自由。

(自由工匠,走南闯北)
(4) 商──坐商、行商(图)。

商业在宋代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人有钱以后也要政治权利。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商人考官和官商联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宋代各阶层的人民社会地位都有所提高,生活也有很大改善。

宋代绝大部分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我们设想一下,假如你生活在宋代的农村,你的生活会过得好吗?有意思吗?为什么?
二、乡村生活(问题教学)
物质生活多数能维持温饱
(1)文化生活传统节日多姿多彩,文化活动方式多样
(多数农民能维持温饱生活,吃饱了,穿暖了)这是物质生活,那精神生活呢?(雕版印刷的普及和书籍等文化用品的流行,宋代农村的文化生活在不断地提高,节日很多) 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乡村生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看陆游的诗《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

(。

注意从时间、地点、人物引导)从陆游的诗中我们感受到村庄里一种热闹的气氛,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宋代乡村人民是怎样过日子。

我们来看教材第71页最后一段的小字部分,提问:
1.宋代民间节日很多,主要有哪三大节?
2.元旦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3.阅读课本材料,宋代人民怎样过新年?
4.再看看王安石的《元日》,从中可以找到哪些过年的形式,共有几种?
5.宋代人们过新年的方式哪些与今天的相同?
6.清明节与寒食节是什么关系?今天寒食节还有吗?
7.宋代冬至的过法与今天一样吗?(补充冬至在宋代的慎重性)
8.宋代除了这三大节,还有什么节日吗?
9.宋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保留到今天?
10.农闲期间农民还有哪些娱乐活动?
这些都反映宋代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今天的传统习俗与宋代大致相同。

我们民间习俗保留了大量古风,这就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沿袭,积累了泉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2)刚刚我们看到了宋代农村人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其实在宋代不仅住乡村可以过得很惬意,住在城里也相当不错的,现在我们“组建一个旅游团”来坐一趟时光隧道快车,到北宋的东京走一趟,好不好?
生:好
谁来当导游?
(学生做导游,学生作为游客可以对其发问。


三、城市风貌
OK,旅程结束,刚才同学带我们领略了宋代城市多姿多彩、蓬勃向上的风貌,介绍得非常好,几个地方我们补充一下:角抵、皮影、纸影、蹴鞠、夜市、教材的史料,瓦舍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为什么宋代城市会如此繁华呢?
思考讨论:
1.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超百万人口的城市就有南宋时的临安。

分门别类把握重点
学生齐声朗读,让学生描绘诗中的场景
启发点拨
学生以导游身份给大家介绍东京的夜市、瓦舍
2.政府管理政策好。

宋朝政府把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定为坊郭产,并依据财产分成十等,单独管理。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绘宋朝的生活画卷:“当时,欧洲国王的生活水准仅仅相当于洛阳的一位马夫。

”可见宋代人民生活水准的高。

[课堂小结]
好,这节课我们分别从社会阶层、农村、城市三方面在宋代走了一趟,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宋代人民的社会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这是宋代多元文化交融、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具体体现,反映出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经济发展、文明发达的时期。

特别是这节课提到的民间传统习俗,今天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保留着欢度春节、中秋团圆的民族传统习俗,比如清明前后许多海外华侨要回乡祭祖。

今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黄帝陵祭拜,认祖寻根,这都说明这种民族的习俗可以让我们炎黄子孙紧紧联系在一起,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

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堂测试]
辨析题:商人王小二近期心情十分郁闷,因为政府加强了对商业的限制,夜里不能做生意了,泉州的经济也萧条了。

[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条泉州一日游的路线,要求突出沿线的名胜古迹,让游客体验泉州的民间习俗,并写好导游词,一周后进行交流、评出最佳设计奖。

下组讨论汇报结果
拓展升华
巩固训练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
士农工商乡村生活城市风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