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湖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湖

1 / 19 第1课长点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长点”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长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掌握“长点”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长点”的运笔过程,指导含“长点”字的结构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讲解“长点”书写要领。 教师分析讲解: 长点由圆点变化而来,用笔方法与圆点相近,起笔为顺锋,再逐渐下按,行笔过程比圆点长,收笔与圆点相同。长点多用在字的右部,替代捺用。

三、书写“长点”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写法。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教师讲解执笔要点) 四、巩固深化 2 / 19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不”、“令”的写法,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 五、教学总结。 谁能告诉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第2课左行点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左行点”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左行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掌握“左行点”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左行点”的运笔过程,指导含“左行点”字的结构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讲解“左行点”书写要领。 教师分析讲解: 1、顺锋起笔。 2、由轻到重行笔。3、顿笔,稍停,然后圆转回锋。 3 / 19

4、聚锋收笔。 三、书写“左行点”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写法。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教师讲解执笔要点) 四、巩固深化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惟”、“尉”的写法,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 五、教学总结。 谁能告诉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第3课上挑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写好“上挑点”,指导学生练习书写含有“上挑点”的字“小”、“江”。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写字坐姿和执笔姿势。 3、培养学生热爱xx汉字艺术。 教学重点: 认识“上挑点”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掌握“上挑点”运笔过程,写好“上挑点”以及“小”和“江”两个字。 教具准备: 笔、xx、纸、砚 4 / 19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讲解“上挑点”书写要领。 教师分析讲解:上挑点是在左行点的基础上再向右上挑出的点,出挑的目的是为了与右边笔画连贯。

1、向左下顺锋起笔。2、行至中腰出再边行边提笔。 3、向右上回锋。 4、顿笔、铺毫、调锋。 5、向右上方挑出,xx从中出,力送尽头。 三、书写“上挑点”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写法。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教师讲解执笔要点) 四、巩固深化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小”、“江”的写法,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 五、教学总结。 谁能告诉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第4课下带点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下带点”的书写要领; 5 / 19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下带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掌握“下带点”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下带点”的运笔过程,指导含“下带点”字的结构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讲解“下带点”书写要领。 教师分析讲解:下带点是在圆点的基础上回锋,从点的中上部向左下方撇出的一种点。出撇短而轻,目的是与下面的笔画想连带。1、顺锋入笔后,向右下行笔铺毫,边行边按。

2、向左上回锋。 3、稍顿铺毫,调锋蓄势。 4、向左下方撇出,xx从中出,力送xx尖。 三、书写“下带点”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写法。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教师讲解执笔要点) 四、巩固深化 6 / 19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少”、“益”的写法,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 五、教学总结。 谁能告诉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第5课点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写好“点撇”,指导学生练习书写含有“点撇”的字“曾”、“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写字坐姿和执笔姿势。 3、培养学生热爱xx汉字艺术。 教学重点: 认识“点撇”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掌握“点撇”运笔过程,写好“点撇”以及“曾”和“裕”两个字。 教具准备: 笔、xx、纸、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讲解“点撇”书写要领。 教师分析讲解:点撇的写法和形状与下带点相近,区别在于点与撇的大小比例不同。点撇点小撇大,下带点点大撇小。1、逆锋入笔。 7 / 19

2、折锋向右下顿笔、铺毫。 3、顿笔、铺毫、调锋、蓄势。 4、xx从中出,力送尽头。 三、书写“点撇”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写法。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教师讲解执笔要点) 四、巩固深化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曾”、“裕”的写法,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 五、教学总结。 谁能告诉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第6课短撇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短撇”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短撇”。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掌握“短撇”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短撇”的运笔过程,指导含“短撇”字的结构安排。 8 / 19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讲解“短撇”书写要领。 教师分析讲解:短撇与点撇很相近,但出撇要比点撇长一些,大一些。短撇的长短差异很大,根据字的不同而有所不同。1、逆锋朝右上入笔。

2、折锋往右下顿笔、铺毫。 3、回锋往左下行笔。 4、向左下方撇出,xx从中出,力送xx尖。 三、书写“短撇”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写法。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教师讲解执笔要点) 四、巩固深化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仁”、“行”的写法,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 五、教学总结。 谁能告诉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第7课平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写好“平撇”,指导学生练习书写含有“平撇”的字“千”、“秋”。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写字坐姿和执笔姿势。 9 / 19

3、培养学生热爱xx汉字艺术。 教学重点: 认识“平撇”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掌握“平撇”运笔过程,写好“平撇”以及“千”和“秋”两个字。 教具准备: 笔、xx、纸、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讲解“平撇”书写要领。 教师分析讲解:平撇的写法与短撇相近,落笔后折锋时更向右些,且撇的角度比短撇更平些。

1、逆锋朝右上入笔。2、折锋向右下铺毫行笔。 3、向左下撇出。 4、xx从中出,力送尽头。 三、书写“平撇”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写法。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教师讲解执笔要点) 四、巩固深化 1、教师在米字格中示范“千”、“秋”的写法,学生仔细观察。 10 / 19

2、学生双钩填墨练习书写。 五、教学总结。 谁能告诉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第8课直撇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直撇”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直撇”。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掌握“直撇”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直撇”的运笔过程,指导含“直撇”字的结构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讲解“直撇”书写要领。 教师分析讲解:直撇的起笔与竖的起笔一样,只是在顿笔铺毫后改下行为左下斜行。与其他长撇不同的是它是直行、不弯,好像是朝左下斜着写悬针竖一样。1、逆锋入笔后,折锋向右下顿笔。

2、铺毫、调锋、蓄势,朝左下行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