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9年12月07日星期一 9:21
一、规划范围:吴中区中心城区范围,南起越湖路、东吴南路;北止湄长河;东起京杭大运河,西止友新路,与沧浪区交界。
规划总用地19.75k㎡。
二、功能定位:以“人文吴中、山水吴中、创意吴中、快乐吴中”为目标,以宜居、商务、娱乐为主要功能的苏州中心城区次中心地区。
三、规模与容量
1、人口规模
居住人口25万人,市政基础设施按30万人计。
2、用地规模
建设用地17.77平方公里,水域其它用地1.98平方公里。
四、总体布局
吴中中心城区总体为“一核、二带、四区、多点”结构。
1 “一核”即运河两岸宝带路至石湖路、苏蠡路至迎春路公共设施核心区。
2 “二带”即沿东吴路公共设施带、沿大运河生态休闲带。
3 “四区”即以运河、西塘河为界的四个居住片区。
4 “多心”即多个公共服务设施集聚点。
五、道路交通规划
1、快速路
友新高架路、越湖高架路。
2、主干路
呈“五横四纵”方格网布局,红线宽度30-40米。
3、次干路
呈环网布局,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20米-30米。
4、支路
支路红线宽度控制为10--18米.部分支路可以视地块大小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六、绿化系统规划
规划结构:
“带、核、点、线”网络结构布置。
“带”:指运河、西塘河风光带。
应充分利用其自然与人文景观特征,赋予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将防护、景观、游览功能有机结合。
“核”:指澹台湖公园、宝带桥公园、嘉宝公园、龙西公园、蠡墅公园、开发区公园等六处公园。
每处公园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
点:指街头绿地、社区绿地。
点状绿地尽量沿路、沿河布置,每300-500米即有一处街头绿地,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
线:指沿河、沿路线型绿化。
沿河道上口线两侧控制8-10米绿化带;沿友新路、越湖路、东进路规划控制20米防护绿带。
规划结构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