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江西省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江西省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 (1分) (2017八下·抚宁期末)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①引精据典改为________ ②顾明思义改为________③左右逢缘改为________ ④相形见黜改为________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2019七下·潜山期末)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②当窗理云鬓,________。

(《木兰诗》)③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望岳》)④独坐幽篁里,________。

(王维《竹里馆》)⑤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⑥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陋室铭》中写居室主人摆脱繁杂公务并暗寓欣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

②《晚春》中表现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3. (4分)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①身亡所寄________②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4. (22分) (2017八下·福州期中) 阅读理解甲乙两段文言文。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注释】①上:唐太宗。

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

③正:只。

(1)请用“/”划分句子停顿。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2)解释词语:①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②上诘之:________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________④正患己不能知: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一食或尽栗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才B . 鸣知而不能通其意德彝惭而退C . 食之不能尽其才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D . 安求其能千里也安可诬一世之人(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5)内容上,甲乙两文都反映了________,文中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________。

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5. (7分)(2019·三门模拟) 文学作品的命名往往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人名和绰号。

《俗世奇人》中的 A ,是个只认七块银元的行医规矩奇特的人物;《儒林外史》中的 B 的名字,意为“渴望得到进士身份的模范”;《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 C ,是说他总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2)作品名。

请参考示例,选择下列一部作品,结合具体内容简析书名的内涵。

(示例)《朝花夕拾》,“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

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人和事,既有对过去美好人事的温馨回忆,也有对现实的理性批判。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红星照耀中国》(3)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人历来是排着吃人的筵席,有的吃,有的被吃,桉吃的也曾吃人,正吃的人也曾被吃。

”请从下面的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A.《骆驼祥子》 B.《呼兰河传》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6. (18分) (2017九上·诸暨期中)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没有永远杨绛①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

②我们仨,却不止三人。

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

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钟书最小。

”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

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我又变为最大的。

钟书是我们的老师。

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

他可高大了。

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③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

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

”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

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

其实钟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

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

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④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

我说:“她像谁呀?”钟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

”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

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

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

⑤钱瑗曾是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者。

一次某校要找个认真的审稿者,校方把任务交给钱瑗。

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

她两个指头,和钟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地翻书,也和钟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找出了抄袭的原文。

⑥一九八七年师大外语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中英英语教学项目,钱瑗是建立这个项目的人,也是负责人。

在一般学校里,外国专家往往是权威。

一次师大英语系新聘的英国专家对钱瑗说,某门课他打算如此这般教。

钱瑗说不行,她指示该怎么教。

那位专家不服。

据阿瑗形容:“他一双碧蓝的眼睛骨碌碌地看着我,像猫。

”钱瑗带他到图书室去,把他该参考的书一一拿给他看。

这位专家想不到师大图书馆竟有这些高深的专著。

学期终了,他到我们家来,对钱瑗说:“Yuan,you worked me hard”,但是他承认“得益不浅”。

师大外国专家的成绩是钱瑗评定的。

⑦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

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

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⑧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⑩人间也没有永远。

⑪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

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

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⑫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1)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的划线句子里划线词的妙处。

①他可高大了。

②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

(2)钱钟书、杨绛夫妇学贯中西,却对女儿钱瑗“实在很佩服”,第四段到第六段详细回忆了钱瑗的三件事情,仿照示例概括钱瑗令父母佩服之处,填写在横线上。

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学问高深(3)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上或结构上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4)《人生没有永远》一文中,杨绛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忆了一家三口往日的生活,我们在学过的课文《老王》里也能看到他们家的生活点滴。

请分别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杨绛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7. (9分)阅读《水是最好的药》中的几段文宇,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对水了解很多,对身体内的水却知之甚少,如果我们了解水在身体内的运行,会惊讶地发现,许多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

身体缺水造成了水代谢功能紊乱,生理紊乱最终又导致诸多疾病的产生。

而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简单得令你难以置信,那就是:喝足够多的水。

②人体内有一套完善的储水系统,在体内储备了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75%。

正因为如此,人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暂时的缺水。

人体内还有一个干旱管理机制,其主要功能是:在人体缺水时,严格分配体内储备的水,让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量的水,以及由水输送的养分。

在水的分配中,大脑处于绝对优先的地位。

人体内的干旱管理机制发出局部缺水信号后,人立刻感到口渴;警报信号越强烈,口渴就越厉害;口渴越厉害,身体对水的需求就越急迫。

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往往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当身体急需水时,我们却给它茶。

咖啡、酒或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的饮料,而不是纯净的天然水。

不可否认,茶、咖啡和工业化生产的饮料不仅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物质。

可这些工业化生产的饮料中,还含有大量脱水因子,这些脱水因子进入身体后,不仅让进入身体的水迅速排出,而且会带走体内储备的水。

这就是我们越喝茶和咖啡,就越想小便的原因。

由此,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麻木,水的新陈代谢功能就会紊乱,从而会表现出比“口干”多得多的症状:它们会让你的腰疼痛,颈椎疼痛,消化道产生溃疡,血压升高;它们甚至还让你患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③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常常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复杂到连自己都懵懂的地步,身体缺水不仅会发出口渴的信号,还会发出各种各样的患病信号。

此时,如果我们不仔细分析原因,一味地用化学药物让这些信号“闭嘴”,就会铸成大错。

(节选自《水是最好的药》一书)(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第②自然段中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人体内的干旱管理机制如何运作的,请简单概述?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 (6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田家郑獬田家汩汩流水浑① ,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

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________”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