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源自29假菌丝和厚膜孢子
30
2.致病性
入侵原因: A.机体抵抗力下降 B.大量,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激素和免疫 抑制剂。 入侵部位: a.皮肤、黏膜感染 b.内脏感染 c.中枢神经感染
31
㈡ 曲霉
烟曲霉多见,对人类致病,呼吸 道入侵 黄曲霉的毒素与恶性肿瘤密切 相关
32
20
㈢ 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1.常见真菌:着色真菌、孢子丝菌 2.侵犯部位:肢体皮肤 3.潜伏期:1个多月 4.症状:
21
二、深部真菌感染
概述: 深部或系统性感染真菌是能侵袭深部 组织和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感染大多 系外源性,致病性较强,能引起慢性肉 芽肿样炎症,溃疡和坏死等。
22
㈠新生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27
㈠假丝酵母菌(俗称念珠菌)
28
1.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白假丝酵母菌菌体圆形或卵圆形, 革兰染色阳性,着色不均匀。 繁殖方式:芽生孢子出芽繁殖。 白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伸长成假菌丝和厚膜 孢子,有助于鉴定。 假菌丝:孢子伸长成芽管,不与母体脱离,形 成较长的假菌丝。 厚膜孢子:在玉米培养基上可长出厚膜孢子。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1
分类
依据侵犯部位和临床表现分为 浅部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 条件致病性真菌
2
一、浅部感染真菌
3
黄癣
4
白癣
5
黑点癣
6
体癣
7
股癣
8
足癣
9
足菌肿
10
㈠ 表面感染真菌
寄居于人体体表皮肤或毛干的最表层 如:枇糠马拉癣菌
11
㈡ 皮肤癣真菌
目前将皮肤癣真菌分成: 毛癣菌属 小孢子菌属 表皮癣菌属
1.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和染色 培养:沙保和血琼脂培养基 温度:25°C和37°C 菌落:酵母型菌落
23
24
2.致病性
传染源:禽类,如鸽子粪便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病变部位:肺、脑
25
㈡ 地方性流行真菌
均属二相性真菌 荚膜组织胞质菌 厌酷球孢子菌 皮炎芽生菌
26
三、条件致病性真菌
特点: ①致病力不是很强; ②引起感染多为内源性; ③往往是继发感染,如久病体弱, 免疫力低下或菌群失调时发生。
12
13
14
特点:皮肤癣菌有嗜角质蛋白的特性 侵犯部位:只限于角化的表皮,毛皮和 指(趾)甲 病理变化:是由真菌的增殖及其代谢产 物刺激宿主引起的反应。
15
1.生物学性状
16
小孢子菌属(犬小孢子菌)
17
表皮癣菌(絮状表皮癣菌)
18
毛癣菌属(许兰毛癣菌)
19
2.致病性
特点: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 位引起病变,相同部位的病变 也可由不同的皮肤癣菌引起。 侵犯部位 临床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