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生于伦敦,原名为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全称为“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国教的捍卫者伊丽莎白二世”。

她于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国家元首。

伊丽莎白二世出生在伦敦的外祖父母家中,她的曾祖母是亚历山德拉王后,祖母则是玛丽王后。

她的父亲约克公爵是乔治五世的第二个儿子,他当时并不是王位的继承人。

因此伊丽莎白出生时的头衔是伊丽莎白公主殿下,在其母亲约克公爵夫人的督导下在家中接受教育。

她的历史老师C·H·K·马丁是伊顿公学校长,除此之外她还学习各种语言。

坎特伯雷大主教为她提供神学方面的指点,她一直是名虔诚的圣公会会员。

1936年伊丽莎白的伯伯爱德华八世退位,她的父亲继位为国王,她也立即成为王位的继承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伊丽莎白13岁,她与她的妹妹玛格利特公主都到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避难。

当时有人建议两位公主应该到加拿大避难,遭到他们母亲的反对:“孩子们不能在在没有我的情况下离开,我不能在没有国王的情况下离开,而国王不能在任何情况下离开。

”1940年伊丽莎白公主首次发表了广播,针对的是所有避难中的孩子。

1945年伊丽莎白公主说服了她的父亲,允许她直接参与协助打赢这场战争。

她参与了一个支援战争的妇女团体,在那里她的编号是第230873号伊丽莎白·温莎第二中尉。

这是她第一次与其他孩子共同受训。

据说她本人非常喜欢这次经验,也正是因为这次的经验,使她之后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上学,而不是让他们在家学习。

1947年伊丽莎白首次外访,她与她的父母亲到了南非。

在她21岁生日那天她对英联邦和帝国做了广播,宣誓将终身投入到对英联邦和帝国人民的服务中。

1947年12月20日伊丽莎白与希腊的菲利浦王子结婚。

菲利浦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第三个表哥,他们的曾曾祖母都是维多利亚女王(菲利浦王子在结婚前宣誓放弃希腊王位的继承权,在爱丁堡公爵这个头衔之前他没有头衔,就叫作菲利浦·蒙巴顿中尉)。

这桩婚事非常适合一位即将继承王位的女性,因为她的夫君接受过王室训练,却又不会继任另一国的王位。

但是这桩婚姻却不是刻意安排的,两人的关系经历了许多考验,包括有关菲利浦不忠的流言。

婚后夫妇两人居住在伦敦的克莱伦斯宫。

他们育有四个孩子。

虽然英国的王朝被称为温莎王朝,夫妇两人同意他们的孩子应该使用蒙巴顿-温莎作为他们的姓氏。

从1951年起乔治国王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伊丽莎白开始代替父亲出席在公开场合中。

那一年她访问了希腊、意大利和马耳他。

10月她又访问了加拿大和华盛顿。

1952年1月伊丽莎白和菲利浦又访问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

2月6日他们在访问肯尼亚时得知伊丽莎白的父亲已经去世。

在她继位的那一刻她正在一个树上旅馆中。

她的加冕典礼于1953年6月2日在西敏寺举行。

头戴王冠、手持权杖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加冕之后伊丽莎白和丈夫菲利浦搬到了伦敦市中心的白金汉宫。

但是像之前所有的国王一样,伊丽莎白并不喜欢居住在白金汉宫。

对她而言,位于伦敦西部的温莎城堡才是她的家。

她也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城堡度过的。

伊丽莎白女王是历史上外访最多的国君。

1953年至1954年她和菲利浦花了半年时间周游世界,她也成为第一个访问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斐济的在位君主。

1957年10月她对美国做了国事访问,1959年则又访问了加拿大。

1961年她首次访问印度和巴基斯坦。

她访问过大多数欧洲国家和许多欧洲以外的地区,并经常出席英联邦首脑会议。

伊丽莎白在宗教、道德标准和家庭事务上非常保守。

她对待宗教责任十分严肃,并将她的加冕誓言看得很重。

这是为什么她不太可能退位的原因之一。

像她的母亲一样,伊丽莎白女王从来没有原谅爱德华八世选择退位,因为在她看来他抛弃了自己的职责,并迫使自己的父亲负担其这个责任,而这一责任又被视为是缩短其父亲寿命的罪魁祸首。

个人喜好女王没有自己的护照,因为在英国,所有的护照都是以女王的名义发给的。

自从女王登基之后,她正式出国访问了325次。

令女王厌恶的东西不多,但她不喜欢石竹,品红颜色,加奶布丁和帆船。

她不在饮料里加糖,但在晚饭之后,爱在口里含一小块糖。

她身体的唯一毛病是鼻窦炎常常发作。

她现用顺势疗法治疗,辅以从茄属植物提炼的药丸。

她还饮蛇的毒液以预防静脉曲张。

她同菲利普亲王一样,还饮用从常春藤提炼的一种药品,以治疗因过多握手引起的手关节疼病。

自1990年起,伊丽莎白不再染发。

而在从前,她经常用深褐色的洗发剂洗头。

同以前的英国君主一样,女王每天写一页日记。

但她坚持用钢笔写,而不在计算机的键盘上打,她的办公桌上总是放着吸墨纸。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国家和私人秘密外泄。

因为伊丽莎白是21世纪的君主,她在因特网也有自己的网址。

每天晚上,人们将收到的评述都打印出来交给她看。

她非常喜欢狗。

她在18岁的时候,别人送给她一只名叫苏珊的意大利母狗,即使在度蜜月的时候她也要带上这只狗。

而今,她拥有最喜欢的一小群狗,全部都是苏珊的后代,现已繁殖到了20代了。

她不让任何人插手给狗准备食物,每天她都亲自用银制的刀叉为狗配制狗食。

她还经常不断地给狗蜂皇浆吃。

伊丽莎白个子不高,只有1.6米。

她讨厌乱扔衣服,自己不能穿了,就让妹妹接着穿。

1995年,她在马格雷特身上认出一件翡翠绿色的大衣,那是她在1977年送给妹妹穿的。

女王拥有14个镶有宝石的头饰,14只名表,15个钻戒,6个项坠,37只手镯,105个首饰别针,37对耳坠。

据传说,她王冠中间的那颗钻石能给女人带来幸福,给男人带来不幸。

伊丽莎白自幼爱好整齐和注意衣着。

当她3岁的时候,她就帮助儿童室的保姆收拾房间。

到了后来,人们只好给她一把笤帚和一个小铲子。

当她出外旅行的时候,她的所有行李都装在一个集装箱里,并打上铅封。

即使海关的官员也没有权力打开。

去年,女王到澳大利亚访问,她的行李有吨多重。

1953年,在她巡访英联邦国家时,她共带了2吨重的衣服。

伊丽莎白从来不说粗俗的话。

只有一天早晨,她突然被一个闯进白金汉宫的陌生人惊醒。

她曾两次偷偷按动警报的电钮,竟然没有一个警察听见。

那人一直走进她的房间。

女王尽管心里紧张,但她仍然保持冷静,为了稳住这个不速之客,她还同其聊天。

当她的保镖前来时,其中一位当着女王的面整理了一下领带结。

这也有点太过分了。

女王十分生气,高声叫喊道:“他妈的,快滚蛋!”对女王来说,在国外的招待会上,一些菜和作料是不能上菜单的:如大蒜,贝壳类和意大利面条等。

吃大蒜会使交谈者不悦,吃贝壳容易中毒,吃面条会弄脏裙子,或者被人摄下不好看的形象。

伊丽莎白的手包里只装着她阅读用的眼镜,一块喷香水的手帕,还有一小串装国家文件的箱子的钥匙。

女王很迷信。

若是机舱里没有悬挂她的克里斯托弗银圣牌,她是绝对不会乘坐这架飞机的。

再如,当晚宴只有13位宾客时,她就让人摆上两张桌子。

她喜好猜字谜,这是圣诞节时最令她快活的事情。

她同样喜爱军乐,她的卧室里有一些军乐磁带。

伊丽莎白和菲利普都不喜欢羽绒褥子,他们分床在毛毯里睡觉。

每天7时30分,人们叫醒女王,并给她送上一杯茶水。

早晨,她喝印度大吉岭茶;午后,她饮厄尔格雷茶。

17时以后停止饮茶。

2010年10月,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图片共享网站Flickr上开通了帐号,公开了英国王室的600多张珍贵相片。

其中包括英国王室成员的生活照、结婚照和一些此前从未公开的老照片。

职业生涯在加冕之后伊丽莎白和丈夫菲利普搬到了伦敦市中心的白金汉宫。

但是像之前所有的国王一样,伊丽莎白并不喜欢居住在白金汉宫。

对她而言,位于伦敦西部的温莎城堡才是她的家。

她也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城堡度过的。

伊丽莎白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外访最多的国君。

1953年至1954年她和菲利普花了半年时间周游世界,她也成为第一个访问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斐济的在位君主。

1957年10月她到美国进行国事访问,1959年则又访问了加拿大。

1961年她首次访问印度和巴基斯坦。

她访问过大多数欧洲国家和许多欧洲以外的地区,并经常出席英联邦首脑会议。

在伊丽莎白继位初期有许多人认为一个“新伊丽莎白时期”即将到来。

但是事实上她必须面对的英国是一个分崩离析的落日帝国、逐渐衰弱的军事与经济强权和逐渐瓦解中的松散组织英联邦。

她不断努力试图保持前殖民地与英国的特殊关系,在一些时候——例如南非——她为保持这种关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伊丽莎白女王在宗教、道德标准和家庭事务上非常保守。

她对待宗教责任十分严肃,并将她的加冕誓言看得很重。

这是为什么她不太可能退位的原因之一。

像她的母亲一样,伊丽莎白女王从来没有原谅爱德华八世选择退位,因为在她看来他抛弃了自己的职责,并迫使自己的父亲负担其这个责任,而这一责任又被视为是缩短其父亲寿命的罪魁祸首。

她利用自己的权威阻止了她的妹妹玛格利特嫁给一个离过婚的男人。

而多年来她也拒绝承认她的儿子查尔斯王储与情人卡米拉·帕克·鲍勒斯的关系。

政治上,她的立场则比较模糊,虽然她并非从未在公开场合上表达过她对政治的看法。

她与所有政党中的许多政治人物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一般认为她最喜欢的首相是温斯顿·丘吉尔、哈罗德·麦克米伦和哈罗德·威尔逊。

她最不喜欢的首相当然是玛格丽特·撒切尔。

她与前任首相,也是第一位在她继承王位之年出生的首相托尼·布莱尔的关系则相当不错。

女王只有在那些可能影响到英国统一的议题上公开她的立场。

她曾表示支持英格兰与苏格兰继续保持统一,因此激怒了一些苏格兰民族主义者。

她对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协议》的赞誉也引起了很多联邦主义者的反对。

虽然王室其他成员经常引起许多争议,特别是女王的孩子们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所经历的婚姻问题,但女王本人较少引发争议,并受到英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虽然与过去相比有所放松,但她在公开场合中表现得依然十分正式。

由于她在公开场合中不愿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英国公众无法对她产生更深的感情。

伊丽莎白二世从来都没有不受到欢迎,至少没有比维多利亚女王在其统治时期更不受欢迎。

唯一一次引起公众不满的是在1997年戴安娜王妃去世后,女王和王室其他成员并没有参加公众悼念活动。

这引起许多一般都是亲王室的小报的批评,让英国人觉得王室冷漠、不近人情。

许多人认为,女王不太喜欢戴安娜,认为她破坏王室。

最后由于巨大的公众压力,全体王室成员不得不在王妃的灵柩经过白金汉宫时向它鞠躬。

女王也罕见地以电视直播的形式表达对戴安娜去世的哀悼。

伊丽莎白二世的这种改变可能是王太后和布莱尔游说的结果。

1997年以后伊丽莎白二世就重新获得了之前那种受人尊敬的国家元首之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