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伊丽莎白一世看女王崇拜文化

从伊丽莎白一世看女王崇拜文化

上海大学2010~2011学年冬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试小论文课程名称:中世纪西方社会文化史课程编号: 21103916论文题目:从伊丽莎白一世看女王崇拜文化研究生姓名: 范广寅学号: 10720290论文评语:成绩: 任课教师: 徐善伟评阅日期:从伊丽莎白一世看女王崇拜文化范广寅专业:世界史学号:10720290【摘要】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即位时,英国国内矛盾剧烈而国际处境也不如人意,英国需要一个代表民族国家和王权的象征,女王适时承担了这一角色。

伊丽莎白和其宫廷极力挖掘女王的个人魅力,塑造了一个整合君主的神性与人性、神秘与热情的女王形象,并因此维护了整个民族的团结,巩固了都铎君主专制统治,更为日后英格兰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伊丽莎白一世、宫廷政治文化、女王崇拜作为站在时代分岔路上的领导人,伊丽莎白一世无疑是成功的,她为中世纪末的英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一条可以使英国人摆脱贫穷和经常被法国人嘲笑为“乡巴佬”的道路,一条为英国日后带来无数荣耀和梦想的道路。

作为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女性领导人,伊丽莎白一世无疑是最具有的魅力的,她终生未婚却使得整个英国为她疯狂。

在一个男权占主导的世界里,伊丽莎白一世聪明的了解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更为明智的是她懂得如何运用这种优劣势,积极在王权中寻找一个模糊的象征与符号,努力塑造了一个神秘而不朽的女王形象。

“没有哪个欧洲国家能够像英国那样集中宗教改革前的忠诚和热情于国王身上”,不知究竟是这神圣化了女王崇拜帮助她完成了父亲与祖父所没有为国家做到的事,还是其丰功伟绩助长当时愈加疯狂的女王崇拜。

塑造女王崇拜的原因在迈入近代社会以前,君主的人格魅力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统治至关重要,君主的神圣化和对君主的奉承歌颂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屡见不鲜,而在都铎王朝更是风行不止。

正如伊丽莎白一世的重臣沃尔辛厄姆所言:“人们需要有高远的东西供自己敬仰崇拜,需要在人世间能触摸到。

1”理性未开,而宗教已然岌岌可危的年代,人们需要信仰、需要智慧、需要引导前进的方向,而这一切无疑都指向了君主。

作为最高统治阶层,王室一向是神秘的代表,这迎合了人们的心理也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要。

然而,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对于君王的崇拜之情达到了巅峰,更是因为女王并非简单的需要崇拜,而是更加需要崇拜。

众所周知,亨利八世终其一生都在为男性继承人来烦恼,即使是在中世纪末期的欧洲,女性的继承权依旧是不牢固的。

伊丽莎白一世虽然最终荣登王位,但是危机始终四伏。

我们可以想见,众多重臣和王室成员并不习惯或者说是愿意看到一位公主最后成为他们的主人,想取而代之或者心存不服的大有人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伊丽莎白女王必须具有神性,必须威严与神圣,就如同圣母玛利亚。

在英国历史上,圣女开创的和平与富足的黄金时代传说久盛不衰,是世世代代英国人向往的理想境界。

而伊丽莎白女王需要如同圣母玛利亚一般,令英国人相信她能为国家带来和平与富足,相信她的统治权不仅是名正言顺的更是上天神圣赋予的。

这是其一。

另外一点是宗教上的。

由于在亨利八世时期,英国公然反对罗马教廷,积极发展新教并将其立为国教,而之后的玛丽女王又宣布恢复罗马天主教,大肆捕杀新教徒,这使得人们宗教信仰的混乱和惶恐。

而伊丽莎白一世作为君主和女性合二为一的形象成功填补了宗教改革后偶像崇拜留下的空白。

更为重要的是,在统治初期,英国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反宗教改1 刘淑青:《论宫廷政治文化中的女王崇拜》,《人民论坛》,2010年,第29期,第188页。

革的热情还很强烈,天主教叫嚣着要推翻信仰新教的她,因而伊丽莎白一世和其宫廷竭力把女王形象设定为爱好和平、坚贞纯洁的新教统治者,女王被神化为和平与正义女神。

以暗示天赋王权,女王统治与及宗教改革的合理性。

事实上,我们可以很容易了解到在动荡混乱、新旧交替的中世纪末期,一位女性统治者将自己包装为神圣的化身得到人民的崇拜,对于统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塑造女王崇拜的手段为了便于统治和整合当时英国社会各阶层与各种思想,女王伊丽莎和其宫廷通过文学、绘画、仪式等形式构建女王的圣女形象,其中肖像画在女王神圣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文艺复兴以来,肖像画就不断起到可见范例的作用,统治者所赋予的各种形象能够促使人们对统治原则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肖像画是艺术和权力的结合,乃是权力的表达。

正如宗教画像能够激起人类的虔诚信仰,君主的肖像画则会激起人们的模仿和崇拜。

因此,欧洲各国便有意识地把君主肖像画作为重要的资源,以此强化君主的神圣。

伊丽莎白一世不是英国最早使用肖像画的君主,英国对肖像画的兴趣主要受到法国影响,到宗教改革开始时逐渐增强,目的是强化基督教会崩溃后的王权,伊丽莎白女王继承了这种传统,女王肖像画成为统治的有力政治工具。

此时画家也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关注的不是作为个体的人,而是作为理想国王身份体现出现的统治者,即一个崇拜的对象。

为此,画家努力完善君主的特征,使君主以一种尊严、高贵的姿态出现,从而使其地位永远都不受质疑,即使这位统治者从本质上来讲缺少那些风度。

因而伊丽莎白的宫廷画家关心的不是画出来的作品像不像女王,而是关心如何把女王塑造成“充满光荣”的形象,为的是唤起人们对女王及其政府所代表的原则的认同。

16 世纪80 年代后的画家都在奉命强化女王神圣的形象,极力消除她身上人类的特质,女王越来越具有中世纪皇帝的神圣特征,她被赞颂为第二个圣母,正如一些诗歌所赞颂的“她是人间第一个、天堂第二个圣母”2。

这一方法显然是有效的,伊丽莎白崇拜回归了神秘的中世纪宗教传统,人们把镶有女王画像的饰品戴在身上作为护身符的热情高涨,女王被当作神来崇拜,人们赋予她各种美德,每个人都能在女王身上能找到自己崇拜的东西,她被称作光荣女王、正义女神阿斯脱利亚、月神狄安娜,她成为黄金时代美德、和平与正义的象征。

比如一副作于16 世纪70 年代的画像中,女王脚踩战神的剑、矛、盾等武器,和平女神和富足女神紧随其后,其中的寓意是女王统治时期的和平与富足。

而在另一幅画中,女王的左手袖子上有只脖颈上带着金项圈的貂,貂在欧洲一直是纯洁的象征,这不仅暗示了英国的和平,同时貂也寓意女王的童贞与纯洁。

16 世纪80 年代英国曾一度产生了女王有可能被谋杀的恐慌,于是政府起草誓约要求所有的英国人发誓要保护女王。

1584 年,盖有政府印章的通知传遍了英国各地。

此后,佩戴女王头像的饰品的风尚流行起来,金质的、银质的、金属的纪念章的流行反映了女王崇拜已经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在面临着英国无可避免的与其他基督教世界决裂的情况下,英国人把女王像饰品作为护身符说明了女王作为一个强大的符号给英国人提供了精神上的安全感,这些饰品的流行把女王崇拜推进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途径,那就是对于骑士精神的提倡和利用。

伊丽莎白时期英国文化的特点是多元主义,既有浓厚柏拉图色彩的黄金时代氛围,又有中世纪骑士游侠传统,而骑士精神的复兴是女王宫廷政治文化的突出特征。

事实上,伊丽莎白一世与骑士2 张佑周:《风流娘儿们极尽风流:六论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龙岩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第38页。

精神是相互需要着的,而伊丽莎白一世则聪明的了解到了这一点。

如果说之前她和她的宫廷所作的都是为弥补伊丽莎白作为女性领导人的劣势,那么此刻在这一点上则是很好的运用了伊丽莎白作为女性的优势。

伊丽莎白作为全国最耀眼的贵族女性,成为了英国贵族、骑士争相献身、效忠的最闪耀的崇拜目标。

在一副肖像画中,女王脖子上的蓝色绶带上就挂着骑士的庇护神圣乔治的嘉德徽章。

骑士精神的复兴是为了赋予生活以新的含义与崇高的氛围,女王作为嘉德勋位的首脑,已然成为了都铎赞颂君主的工具和载体。

伊丽莎白在有效挖掘骑士传统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方面比亨利八世要强的多。

女王统治时期英国的骑士精神同中世纪早期的骑士精神已经有了本质上的不同,骑士精神被国家有意识地利用和开发,成为以女王为中心的新骑士精神,骑士理想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

在英国乡绅和贵族看来,美德不再是骑士的个人决斗,或者个人完善,而在于公共服务;荣誉是对公共服务的回报,而这公共服务的对象说到底就是为了女王和女王所统治的这个国家。

这是因为16 世纪后半期,随着民族国家的崛起,君主和臣民都需要承担新的责任,这些责任在传统的骑士语言中很难得到表达,需要改造骑士精神的传统价值从而服务国家利益。

伊丽莎白一世巧妙的运用了传统的骑士精神,将自己的女性形象转变为骑士宣誓效忠的对象,而同时女王又是整个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这样新骑士精神被赋予了新的维度,新骑士精神与人文主义的市民观念联系在一起,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人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公共责任上,“而非传统骑士的个人价值。

3”骑士理想和人文主义的整合,大大扩展了骑士的荣誉理想,公共义务感成为以后几个世纪中英国乡绅的主要符号。

嘉德勋位仪式提供给伊丽莎白女王时代急需的某种东西——中世纪等级制原则的强化以及对骑士理想的认同。

在都铎民族国家背景下,忠诚意味着超出简单的封建性忠诚,忠诚的对象不再是个人,而已经转变成民族国家。

这样嘉德勋位被适时地改造,代表一种全新的东西。

圣乔治在中世纪是嘉德勋位的庇护神,他的敌人是毒龙。

而现在他的敌人是教皇,嘉德勋爵们代表的则是“为打败圣乔治的敌人——教皇而联合在一起的虔诚的新教骑士4”。

圣乔治日举行的嘉德勋爵游行仪式,成为重申民族性、新教理念下骑士理想的手段。

这样,伊丽莎白宫廷削弱骑士精神效忠教会的一面,把骑士忠诚集中到民族利益的象征——女王身上,利用骑士精神中的荣誉观念加强王权,女王成为骑士荣誉的源泉,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嘉德勋位代表的是一种人为的崇拜与古风的更新。

同时,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人仍然痴迷于中世纪的英雄传奇,骑士爱情传统迅速与新柏拉图理想结合,在上层贵族中流行开来,骑士爱情传统成为女王崇拜的最流行、最政治化的表达。

此时服务于国家、宫廷中的贵族和乡绅,就像骑士冒险小说中骑士追求贵妇一样,在骑士浪漫爱情文化中表达对女王乃至对国家的忠诚。

女王最大程度地利用骑士传统典雅的一面,在宫廷文化中,朝臣成为中世纪的骑士,她则是骑士献身的最纯洁的对象。

女王不止一次地在庆典活动中非常投入地扮演危难中拯救人类的女骑士;在打败无敌舰队的前夜,她亲临蒂尔博里督战,实践了骑士理想。

塑造女王崇拜的成果随着伊丽莎白一世统治的加强,国内危机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国外矛盾的日益显见。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自身发展的野心与西班牙扩张之间的冲突,而此时伊丽莎白女王所塑造的女王崇拜则为其与英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英国新的骑士精神给予了伊丽莎白女王忠诚的支持,而与西班牙的征战也给了骑士3 杨玉林:《伊丽莎白一世及其贵族》,《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第52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