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Chap3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3~4酸碱缓冲溶液教案首页内容:导入:坐汽车,在汽车突然加速、减速时,会产生惯性,为防止惯性,要系安全带,安全带起的是缓冲作用,由此,我们想缓冲溶液的意义,应是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那么,安全带是用来缓冲惯性,缓冲溶液则是用来缓冲pH值的。

我们知道,一般的溶液,酸性的,碱性的,或两性的,向其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后,PH 值就会减小或增大,而往缓冲液中加入少量酸或碱,溶液的PH 值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一、概念1、缓冲溶液(buffer solution):能减缓因外加强酸或强碱以及稀释而引起的pH急剧变化的溶液。

解释:p H 值不因加入少量酸或少量碱以及稍加稀释而发生显著变化。

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强酸或强碱;(2)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产生少量的酸或碱;(3) 溶液稍加稀释。

2、缓冲溶液的组成:(1) 共轭酸碱对(如:浓度较大的弱酸及其共轭碱,HAc-Ac-;浓度较大的弱碱及其共轭酸,NH3-NH4+);(2) 强酸(pH<2)强碱溶液(pH>12);(3) 两性物质。

3、分类(按用途):(1) 一般酸碱缓冲溶液(用于控制溶液的pH值);(2) 标准缓冲溶液(校正pH计用)。

二、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1、以HAc-NaAc为例,说明其作用原理HAc-NaAc缓冲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1) NaAc⇌Na++Ac-,(2) HAc⇌H++Ac-加入少量酸,则引入的H++Ac-⇌HAc;加入少量碱,则引入的OH-+H+⇌H20,可见pH值基本不变。

2、以NH3-NH4Cl为例,说明其作用原理NH 3-NH 4Cl 缓冲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1) NH 3+ H 20⇌NH 4++OH - ,(2) NH 4Cl ⇌NH 4++ Cl -加入少量酸,则H ++OH -⇌H 20;加入少量碱,则OH -+NH 4+⇌ NH 3·H 20,可见pH 值基本不变。

三、 缓冲溶液pH 值的计算以HA-A -为例,计算c HA mol ·L -1HA+c A-mol ·L -1A -缓冲体系的pH 值: 物料平衡:①[Na +]=c A- ②[HA]+[A -]=c HA +c A-电荷平衡:③[Na +]+[H +]=[A -]+[OH -] ①代入③得,c A-+[H +]=[A -]+[OH -],即:④[A -]=c A-+[H +]-[OH -]将④代入②得,[HA]=c HA +c A--[A -]=c HA -[H +]+[OH -]得,得,作为控制酸度的缓冲溶液,因为缓冲剂本身的浓度大,对计算结果也不要求准确,可用近似的方法计算:eg1.求0.10mol ·L -1HAc 和0.20mol ·L -1Ac -缓冲溶液的pH 值。

[提示] 直接用公式:+-[H ][A ][HA]+Ka=[H ]=Ka -[HA][A ]⇒又:c -AKa+lgc HA近似式: pH=p +c -[H ]c -++++HA HA pH<6,[OH ]0,[H ]=Ka ,c [H ],c [H ],[H ]=KaHA -+c A c +[H ]--AA-c +[OH ]c ++--+HA HA pH>8,[H ]0,[H ]=Ka ,c [OH ],c [OH ],[H ]=Ka HA --c A c -[OH ]--A A ≈>>>>≈>>>>当时当时当时当时+-c -[H ]+[OH ]+HA [H ]=Ka+-c +[H ]-[OH ]-A精确式:eg2.求0.10mol ·L -1NH 4+和0.20mol ·L -1NH 3·H 20缓冲溶液的pH 值。

[提示] 直接用公式:eg3. 0.30mol ·L -1吡啶(C 5H 5N )和0.10mol ·L -1HCl 等体积混合,是否为缓冲溶液,求其pH 值。

[提示] 判断是否组成缓冲溶液,实际是判断是否生成共轭酸碱对,吡啶为有机弱碱,0.30mol ·L -1吡啶(C 5H 5N )和0.10mol ·L -1HCl 等体积混合,生成吡啶盐酸盐和过量的吡啶,二者是共轭酸碱对,因此能组成缓冲溶液。

直接用公式:注意:等体积反应浓度减半。

eg4. 欲使100mL 0.10mol ·L -1HCl 溶液的pH 值从1.00增大至4.44,需加入固NaAc 多少克。

[提示] 设需加入固NaAc m 克。

eg5. 今有某弱酸HB 及其盐配制缓冲溶液,其中HB 的浓度为0.25mol ·L -1。

于此100mL 缓冲溶液中加入200mgNaOH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所得溶液的pH 值为5.60。

问原来所配制的缓冲溶液的pH 值为多少?(设HB 的Ka=5.0×10-6) [提示] 关键:求原溶液中的c B-。

由 求得原溶液中的c B-。

c-0.20Ac Ka+lgKa+lgc 0.10HAc=pH=p p c C H N 55pH=pKa+lgc+C H NH 550.30V-0.10V 0.10V(c =, c =)C H N +552V 2V C H NH55 -3-3(m-0.1010010M )/M 10010NaAc NaAc 4.44=4.74+lg-3-30.1010010/10010⨯⨯⨯⨯⨯⨯⨯⨯-3-3200104010010+c -6B-5.60=-lg5.010+lg-320010-3-3(0.2510010- )1001040⨯⨯⨯⨯⨯⨯⨯⨯•c NH H O0.2032pH=pKa+lg =pKa+lgc 0.104+NH四、 缓冲指数、缓冲容量及缓冲范围导入:以上节课的导出作为导入。

前面讲过,当向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或将溶液稍加稀释时,溶液的pH 值基本保持不变。

但是,如果继续加入强酸或强碱,比如无限度地加入大量的强酸或强碱,缓冲溶液对酸或碱的抵抗能力就要减弱,甚至失去缓冲作用。

就是说,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每一种缓冲溶液只能加入有限量的酸或碱,才能保持溶液的pH 值不变。

所以每一种缓冲溶液只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缓冲指数和缓冲容量是衡量缓冲溶液缓冲能力大小的尺度。

1、缓冲指数(buffer index)——β定义:dc ——加入强酸或强碱的无穷小量; dpH ——pH 的无穷小量。

其物理意义:相关酸碱组分分布线的斜率,β具有加和性。

加和性:结论:β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c HA 和组分比(共轭酸碱对的分布分数)有关:缓冲溶液分析浓度越大, β越大;总浓度一定时,组分比越接近1:1,缓冲指数越大;并且,当组分比等于1(即c HA =c A-)时,β有极值,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最大,此时,pH=pKa 。

2、缓冲容量(buffer capacity)——α定义:β=β+β+β+-HAH OH +-d[H ]d[OH ]d[HA]+-=++ (dc=d[H ]+d[OH ]+d[HA])dpH dpH dpH +-=2.3[H ]+2.3[OH ]+2.3δδc HA -HAA +pH , β=2.3[H ];-pH , β=2.3[OH ];-HA-A pH(pH=pKa 1), β=2.3δδc .HA -HA A± 强酸控制溶液时强碱控制溶液时体系控制溶液时α=Δc=βΔpH=(δ2 A- —δ1A-)c HAα——缓冲容量;Δc——外加强酸或强碱的量;β——ΔpH区间缓冲溶液所具有的平均缓冲指数;ΔpH——因Δc而发生的pH值的变化;δ2 A- ——终态pH值(即pH2)时A-的分布分数;δ1 A- ——初态pH值(即pH1)时A-的分布分数;c HA——HA的总浓度(分析浓度)。

其物理意义:某缓冲溶液因外加强酸或强碱的量为Δc而发生pH的变化的幅度为ΔpH。

结论:影响α的因素为缓冲溶液的总浓度c HA和组分比(共轭酸碱对的分布分数):缓冲溶液分析浓度越大, α越大;总浓度一定时,组分比越接近1:1,缓冲容量越大;并且,当组分比等于1(即c HA=c A-)时,α有极值,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最大;此时,pH=pKa。

——与缓冲指数相一致。

3、缓冲范围——pKa±1缓冲范围是指缓冲溶液起有效缓冲作用的有效pH值范围。

eg.HAc-Ac-缓冲溶液其pKa=4.74,那么,我们配制缓冲溶液时,要使其pH值在3.74~5.74范围内。

例如,前面计算缓冲溶液的pH值时,eg1. eg2. eg3.的pH值均在其有效缓冲范围之内:缓冲体系pKa 有效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pH值eg1.HAc-Ac- 4.74 3.74~5.74 5.04eg2. NH3·H2O-NH4+ 9.26 8.26~10.26 9.56eg3.C5H5N-C5H5NH+ 5.23 4.23~6.23 5.53又如 HF-F- 3.18 2.18~4.18H2PO4-HPO42-7.20(pKa2) 6.20~8.20以0.10mol·L-1HAc-Ac-缓冲溶液为例,可绘制出其β-pH曲线,如图所示:图中,实线为0.10mol·L-1HAc-Ac-溶液在不同pH值时的缓冲指数β,虚线表示强酸和强碱溶液的缓冲指数β,阴影部分表示在pH4~6时,HAc-Ac-缓冲体系所具有的缓冲容量α。

从β-pH曲线上,可得到以下下结论:(1) 曲线两侧β很高,说明一定浓度的强酸在pH<2、强碱在pH >12时具有较大的缓冲容量。

若反应要求溶液的酸度控制在pH=0~2,或pH=12~14的范围内,则可用强酸或强碱控制其酸度;(2) 在pH=pKa±1的范围内,缓冲溶液具有较大的缓冲容量,此范围即为有效缓冲范围,在此范围内,pH离pK a点愈远,β愈小,并且,当pH=pKa时,β具有最大值,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达到最大;超出此范围,缓冲能力将显著下降。

从缓冲组分的分布分数曲线来讨论缓冲容量的概念更为方便和直观。

见教材P61图2-6。

五、如何选择缓冲溶液1、关键:使欲控制的pH值落在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之内(尽量与缓冲溶液的pKa接近);选时,先查出缓冲溶液中弱酸的pka,算出pka±1,得到缓冲范围,再看欲控制的溶液的pH值能落在哪个弱酸的pka±1内,就以这一个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的缓冲溶液来控制pH。

2、加入的缓冲溶液应不干扰测定,尤其对待测组分无干扰;3、缓冲溶液应有足够的缓冲容量;4、缓冲物质应廉价易得,避免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