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与评价分析
新药注册分类:15 类 1类: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疫苗 2类:DNA疫苗 3类:已上市销售疫苗变更新的佐剂,偶合疫苗变更新的载体 4类:由非纯化或全细胞(细菌、病毒等)疫苗改为纯化或者组份疫苗
5类:采用未经国内批准的菌毒种生产的疫苗
6类: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疫苗 7类:采用国内已上市销售的疫苗制备的结合疫苗或者联合疫苗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对辖区 内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监督管理,并通知本辖区内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研究机构和相应药品研发机构按照以上要求,严格执行GLP。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药品临床前试验管理规范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
也称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LP是对从事实验研究的规划设计、执行实施、 管理监督和记录报告等实验室组织管理、工作方法 和有关条件所提出的法规性文件。 它主要是针对有关药品、食品添加剂、农药、化 学试剂、化妆品及其他医用物品的动物试验。
药品临床前试验管理规范 ( GLP)
为毒性评价而制定的法规,目的在于严格控制药品 安全性评价的各个环节,包括严格控制可能影响实验结 果准确性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如保证实验研究人员具 备一定素质、实验设计慎密合理、各种实验条件合格、 数据完整准确以及总结资料科学真实等。
新药注册分类:15 类
1类: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类:单克隆抗体 3类: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类:变态反应原制品
5类:由人或动物组织或体液提取、或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 6类: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7类: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8类: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附录3
10-20 化合物
进入临床试验的比率 1/1000-1500
Ⅰ期
临床前试验(动物) 合 成 检 验 与 筛 选
10,000 - 30,000 化合物
花费10亿元美金
新药研发特点
投资高 周期长 风险高 利润高 竞争激烈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
1. 药学研究
基础药动学研究
特殊毒性研究
2. 主要药效学研究
剂型、 处方 研究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再评价
临床试验
新药研究过程
临床前研究与发展 临床研究阶段 新药的申请审查 上市后监督
药学与临床前药理
IV期临床 I 期
不良反应、
动物药效学与药动学
II 期
动物毒理
药品检验、
III 期 治疗使用
抽样检查
急毒
长毒与特殊毒理
6.5年
临床前审评
7年
新药申请提出
1.5年
新药批准
临床试验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占70%费用和1/2时间,并且只有0.2%获得上市
新药(化合物)的开发过程
新药开发正如走万里长征(耗时、耗力和耗财)
12 11 10 9 8 7 6 年 5 4 3 2 1 1 0
产品介绍 注册 1
产品监督
Ⅳ 期 Ⅲ 期
临床试验(人体) 研 究 阶 段
Ⅱ 期
2-5 5-10
新药注册分类:9 类
1类: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类: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类: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类: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类: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类: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类: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类: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类:仿制药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与评价
Preclinic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new drugs
新药(New Drugs)
指化学结构、药品组成或药理作用不同于
现有药品的药物。 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新药指未曾在
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改
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或
中枢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的影响
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试验
单剂量和/或24小时内多剂量给药。给药剂量向 一定范围增加,以确定试验化合物不产生毒性的 最大剂量、发生严重毒性的剂量水平及中等毒性 剂量水平。
单次或多次给药
连续观察14天
LD50, 最大耐受量(最大给药量) 一般先于药效学试验,为药效学试验提供剂量依据
药物性耳聋:药物致耳聋者占60% 我国约100万人,每年2-4万递增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药品
为贯彻实施《药品管理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药物非临床研 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办法(试行) 》等有关规定,并于2003年开始对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进行GLP认证。 目前已有部分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研究机构通过GLP认证。 为进一步推进药物非临床研究实施GLP,从源头上提高药物研究水平,保证药 物研究质量,经研究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化学原料 药及其制剂、生物制品;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 有效成份、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和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中 药注射剂的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必须在经过GLP认证,符合GLP要求 的实验室进行。否则,其药品注册申请将不予受理。2007年1月以前已开展的上述药 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其药品注册申请资料可予以受理。
3.给药途径:宜与推荐临床用药途径一致
4. 病理模型:成熟、规范
反映临床病理生理过程,反映药理作用本质,尽可能用自 发性遗传性模型动物,如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自发 性糖尿病大鼠(BB)和小鼠(KK),避免用尚未被公认的技 术或模型。同一指标用二种以上模型或方法验证。以整体动物 (包括正常或模型动物)实验为主,辅以体外试验。
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试验
最大耐受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 MTD):不引起受 试对象死亡的最高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 MLD):引起个别受 试动物出现死亡的剂量 。
药学研究注意事项
进行下游工作以前应做到
化学结构或组份明确 制备工艺相对稳定 制剂处方固定 质控方法可行 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这样才能为药效毒理、药代、临床评价提供保证
新药主要药效学研究
■动物药理试验(有没有效?)
我是高血压老 鼠,听说吃辣 椒能降血压, 我来试试…….
新药主要药效学研究 ----新药的有效性试验
评价化学物质的生物活性和确定药物作用机理。 1. 体外细胞培养和酶系统 2. 离体动物组织试验 3. 整体动物试验(啮齿动物和非啮齿动物)
1. 受试药物:制备工艺稳定,同一批号,质量标准相同,标示含 量和来源明确。 动物等级:健康洁净,符合国家要求(洁净级) (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书,实验设施合格证书) 常用成年动物 2. 动物 年龄 幼年动物(发育、内分泌) 衰老动物,果蝇(抗衰老) 性别:雌雄不限,雌雄各半,单性别(热板法♀) 体重:与年龄有关,体重相近 种属:家兔和小鼠(不宜用于呼吸循环系统试验) 阿片类(猴犬兔中枢抑制;猫小鼠中枢兴奋) 品系:肿瘤试验(肝癌DBA/2;肺癌C57)
10-10、3×10-10、10-9、3×10-9、10-8、3×10-8、10-7、3×10-7、 10-6
剂量间隔:体内:一般3个剂量组,比值2.5~3.5(1/3/10) 体外: > 5个剂量
尽量反映量效和/或时效关系,大动物(猴、狗等)试
验或在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减少剂量组。
7.对照
包括: ⑴ 正常动物空白对照组 ⑵ 模型动物对照组 ⑶ 阳性药物对照组 应选用正式批准生产的药品, 根据需要设一个或多个剂量组。
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目的与意义
药物剂量与毒性作用的相关性
毒性作用的性质和选择性 安全剂量范围
为预测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全身性毒性试验 局部毒性试验 药物特殊毒性试验 药物依赖性试验
一般药理学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长期毒性试验 刺激试验 过敏试验 溶血试验 致畸、致癌、致突变试验 免疫毒性试验 生殖毒性试验
精神药理学试验 躯体依赖性试验 精神依赖性试验
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 一般药理学研究
广义上是指主要药效学以外所进行的广泛的药理学研究,
包括:安全药理学(Safety Pharmacology)研究
次要药效学(Secondary Pharmacodynamic)研究。 狭义上主要是安全药理学(Safety Pharmacology)研究 检测药物对正常清醒动物以下三个系统的影响
5.观察指标:与疾病密切相关的客观指标,记录准确,指 标特异性和灵敏性高,重现性好,尽量用定量或半定量指标。
6.剂量
剂量 范围
文献资料查询 试验摸索 按体表面积剂量呼应:成人剂量←→动物剂量 离体试验浓度 参考药动学有效浓度 由分布容积估算最大浓度 最大浓度=成人剂量/最小分布容积(15L) =动物剂量 /(体重÷4)
8类:与已上市销售疫苗保护性抗原谱不同的重组疫苗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附录3
药 物 研 制 过 程
活性物质 药理学研究 药物制 剂研究 临床药 理研究
人体试验 药效学 药动学 临床Ⅰ Ⅱ、 Ⅲ期试验药物 上市Biblioteka 临床应用临床Ⅳ期试验
天然化合物 合成化合物 生物产品
试验动物 毒理学 药效学 药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