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

甘肃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


组合
小区

I 1C 陇东黄土( 梁峁) 重 流水侵蚀 丘小区
黄土梁、峁, 坡度> 20〫
大地构造、 气候及主 要自然类
I 2 六盘山 关山亚区

次一级构造 及岩性、自然 组合
I 2 六盘山-- 关山侵蚀中 山山岭重丘小区 I 3A 陇中黄土覆盖基岩岛 状山中、高山山岭重丘小区 I 3B 秦王川冲洪积平原及 景泰白银剥蚀平原微丘小
组合
平原、微丘小区

II 北山 山地区
大地构造、 气候及主 要自然类

II 1 马鬃山 亚 区
次一级构造 及岩性、地类
型组合
II 1A 马鬃山干燥剥蚀中低 山岭、重丘小区 II 1B 马 鬃 山 干 燥 剥 蚀 平 原、微丘小区
干燥剥蚀、风力 吹蚀 干燥剂蚀、风力 及地表组成物 质
石质山地, 坡度>20〫 平原、微丘, 坡度<20〫
区划的依据就是划分或合并各级自然单元的根据, 区划基本依据有: 大地构造和地层; 自然成因类型及组合; 自然发育历史等. 1. 2. 2 公路自然区划的基本指标
公路自然区划指标是划分各级区划单位所采用的定性定量标志. 这 些指标既是区划目的、原则、依据的体现, 也是区域单位之间质的差别的 界线, 它应该是反映区域单位之间差别最明显的标志.本次公路自然区划 在研究甘肃区域自然的基础上, 选择确定以下基本指标:气候及水文指标; 公路自然形态特征指标; 现代自然作用的分布和强度等指标.
、施工和养护中采取合适的设计参数和技术措施,以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
和稳定性。所以,在我们以后的施工、路基路面设计时,必须考虑自然因
素的影响。
构造― 流水侵 蚀 构造― 流水侵 蚀 堆积― 侵蚀方 式
石质山地, 坡度> 20〫 石质山地, 坡度> 20〫 平原、微丘, 坡度< 20〫

I 3 陇 中 黄 次 一 级 构 造 I 3C 陇中黄土( 梁、峁) 重 流水侵蚀 土高原亚区 及 岩 性 、 水 丘小区
黄土梁、峁, 坡度> 20〫
系、自然类型 I 3D 陇中黄河干支流河谷 流 水 侵 蚀 ― 堆 河谷宽谷段, 坡度< 20〫
积平原及沙漠小区
及地表物质
III 3C 河西走廊东部山岭重 构 造 ― 流 水 侵 石质山地, 坡度>20〫
丘小区

IV 阿拉
善高原 区
大地构造、 气候及主 要自然类

IV 1 阿拉
善高原南缘 亚区
次一级构造 及自然类型
组合
IV 1A 弱水冲积平原及沙
漠小区
IV 1B 合黎山% 龙首山干
燥剥蚀中低山山岭小区
山亚区
自然类型组
堆积

V1C 阿尔金山冰川作用极 构 造 ― 冰 川 侵 石质山地, 坡度>20〫
高山山岭小区

V 阿尔
金山 地― 祁 连山地

V 2 祁连山
大地构造、 西部亚区
气候及主 要自然类

V 3 祁连山
中部亚区
次一级构造 气候及自然 组合
次一级构造 气候及自然
V2A 祁连山西部侵蚀中山 构 造 ― 流 水 侵
第一级, 区, 基本上是具有一定地质年代的大地构造单元, 另外考 虑区域气候及主要自然类型等.如: 黄土高原区、北山山地区.
第二级, 亚区, 为区的一部分. 在地质构造上是一个较低的等级, 同时考虑新构造运动和自然形态上的相似性, 另外考虑岩性、水系、自然 类型组合等.如: 陇南山地区的西秦岭亚区.
自然大区( 一级); 十六个自然亚区( 二级) ; 四十个自然小区( 三级) 。
第一级
I 黄土 高原区
划分依据
第二级
划分依据指
第三级
划分依据指标
辅助指标
指标

I 1 陇东黄 次 一 级 构 造 I 1A 陇东黄土平原~ 微丘 流水侵蚀 土高原亚区 及 岩 性 、 水 小区
黄土塬区, 坡度< 20〫
系、自然类型 I 1B 泾河谷地平原~ 微丘 流 水 侵 蚀 ― 堆 河谷宽谷段, 坡度< 20〫
为了与全国自然区划相衔接, 本区划沿用原名称; 但为了表示出区
及亚区、小区的特点和不重复性, 公路自然亚区特别是小区的命名上仍用
地名加自然的成因( 岩性) 再加上公路自然形态. 如: 陇东黄土高原亚
区; 陇东黄土重丘小区.
2 甘肃省公路自然区划方案
按上述区划的原则与基本依据及指标, 将甘肃公路自然划分为七个
1. 1. 4 相对一致性原则 在划分或合并公路自然单元时必须注意该公路自然单元中各自然要
素内部的相对一致性. 1. 1. 5 形态成因(发生统一性)的原则
任何区域自然单元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分异因素作用下的历史发展产 物, 它们都具有各自形态成因发生一致性特征. 在公路自然区划中只有 遵循这一原则才能保证所划分的或合并的区划自然单元在发生上具有相 对一致性. 1. 2 甘肃省公路自然区划的基本依据与指标 1. 2. 1 公路自然区划的基本依据

III 河西
走廊平 原区
大地构造、 气候 及主要自 然类
III 2 酒
泉― 张掖 平原亚区

次一级构造 及水系、自然 类型组合
III 1C 河西走廊西部干燥剥 干燥剥蚀、风力
蚀低山山岭、重丘小区
吹蚀
III 2A 河西走廊中部平原、 流水、风力侵蚀
微丘( 戈壁、黄土) 小区 堆 积 及 地 表 物

岭、重丘小区

构造―冰川、流 石质山地, 坡度>20〫 水侵蚀
构造―流水侵 蚀山地
石质山地, 坡度>20〫
流水侵蚀谷地、 平原、微丘, 坡度<20〫 高原沼泽堆积
高原流水堆积 平原、微丘, 坡
及沼泽堆积 构造―流水侵 蚀、寒冻风化
度<20〫 石质山地, 坡度>20〫
构 造 ― 流 水 侵 石质山地, 坡度>20〫
东部亚区 气 候 及 自 然 微丘小区
平原、微丘, 坡度<20〫
组合
V4A 东部侵蚀高、中山山岭 构造―流水侵 石质山地, 坡度>20〫
VI 甘南
高原区
VII 陇
南山地 区
VI 1 甘 南
大地构造、 山、原亚区
气候及主
要自然类 VI 2 阿 尼

玛卿山亚区
VII 1 西秦
岭亚区
大地构造、 气候及主 要地貌类
第三级, 小区, 为亚区的一部分. 为更单一的构造单元, 其自然组 合更简单, 外力作用较一致, 另外强调公路自然形态特征. 如: 阿拉善 高原南缘亚区的石羊河下游冲积、湖积平原小区.上述分级强调成因, 从 高级到低级由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逐渐转变为以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第一级区实际上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各个大的自然单元, 而到第三级小区 时则主要是以外力作用的性质和强度作为区划的依据. 1. 3. 2 公路自然区划命名
IV 1C 石羊河下游冲积、湖
积平原及沙漠小区
流水、风力堆积 及地表物质 干燥剥蚀、风力 吹蚀 流水、湖、风力 堆积及地表物
平原, 坡度<3〫 石质山地, 坡度>20〫 平原, 坡度<20〫

V1A 安南坝中低山山岭小 构 造 ― 流 水 侵 石质山地, 坡度>20〫


V 1 阿尔金 大 地 构 造 及 V1B 安南坝平原、微丘小区 流水、风力侵蚀 平原、微丘,坡度<20〫
III 2B 黑河冲积、洪积平原 流水堆积
小区
石质山地, 坡度>20〫 平原、微丘, 坡度<20〫
平原, 坡度<3〫
III 3 武 威
平原亚区
次一级构造 及水系、自然
III 3A 河西走廊东部平原、 流水、风力侵蚀
微丘( 戈壁、黄土) 小区 堆积及地表物 质
平原、微丘, 坡度<20〫
组合
III 3B 石羊河中游冲积、洪 流水、风力堆积 平原, 坡度<3〫
该原则源于区域单位的空间不可重复性, 即所划分的公路自然区域 单位应是独立的, 不能存在彼此分离的现象. 1. 1. 3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分析是分析自然组成要素的特征、性质以及它们在公路区域自然 单元中的作用、地位、变化规律及各要素之间关系. 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 上找出对公路区域自然单元划分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VII 2 陇南
南部山亚区

VII 3 岷山
亚区
次一级构造 及自然类型 组合 次一级构造 及自然组合
次一级构造 及地貌类型 组合 次一级构造 及地貌组合
大地构造及 地貌组合
小区
V4B 祁连山冰川作用极高
山、高山山岭小区
VI1A 甘南北部山岭、重丘
小区
VI1B 甘南中部平原( 含河
谷)、微丘、沼泽小区

构造― 流水侵 平原、微丘,坡度<20〫 蚀堆积
构造― 流水侵 蚀 构造― 流水侵 蚀 构造― 流水侵 蚀
石质山地, 坡度>20〫 石质山地, 坡度>20〫 石质山地, 坡度>20〫
3 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的上网查询,了解到对全国进行公路自然区划,是为了区分
不同的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影响的差异性,并在路基路面的设计
VI2A 甘南南部玛曲平原、
微丘小区
VI2B 积 石 % 西 倾 侵 蚀 高
山山岭、重丘小区
VII 1A 北秦岭侵蚀中山山
岭、重丘
VII 1B 徽成平原、微丘及
西和礼县河谷平原、微丘小 区
VII 1C 南秦岭侵蚀中山山
岭、重丘小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