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藏高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ppt课件

青藏高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ppt课件

青藏高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 候的影响
简介
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高度 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大、地形最复杂的高原, 在全球的高原高山区域占有重要的席位,有人称它为地 球的“第三极”。
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作用
1、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 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 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 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 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我国在北纬23度半、海拔4500米 的高度应当是零下十几摄氏度,现在青藏高原的白天很 暖和。 在这个25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它把巨大的热源形成 大气,大量的热气上升又形成热高压,这种特殊的高原 季风气候诱发了西印度洋季风。 两个季风气候使我国的四川盆地潮湿多雨,使雅鲁藏布 江、怒江和金沙江能输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这个世 界最高的高原上森林非常茂密,拥有中国目前最大的原 始森林。 森林下面是大片的灌木丛,然后是草地。这里的动植物 生态系统都是适应高原的生态环境而生存的。它们是人 类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宝库之一。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 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 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 先后进入雨季。 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 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 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 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 一番景象。
青藏高原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季风 气候区,加上台风的影响,我国华南地区的降水极为丰 富,摆脱了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变成沙漠的厄运,成了 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
青藏高原的形成对气候的影响
按照地理学的地带性规律,我国长江中下游应该是干旱 荒漠地区。
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形成,海洋和大陆的气压梯度更大, 夏天吸引大量的水汽登陆,使这里形成了温暖湿润的气 候,也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否则长江中下游就会如同开罗所在的北非一样是荒漠不 毛之地。
实际上,研究发现在2000-3000万年前,中国的湖北 江西一带曾是荒漠景观,而在青藏高原隆起后,这里才 变得湿润,同时也促进了西伯利亚-蒙古高压的形成和在黄土高原地区堆积。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作用
2、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 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 加干燥。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 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 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 冬”天气的重要因素。 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半球陆上最 强大的西风带。 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 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 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 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 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 水区”,多云雾天气。
夏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气流会因在 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喜马拉雅山南 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稳定;其北支气流则刚好 相反。 随着西南季风势力的增强,西南暖湿气流会为我国长江 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大量降水。 青藏高原北部气流对我国影响较明显,如春季我国西北 气旋活动多。 四川盆地一带冬季由于受青藏高原阻挡作用影响较大, 风速较小,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地形的影响,易出现云 雾天气;夏季由于处于青藏高原“背风坡”,若西南暖 湿气流偏南流,东南季风西进势力减弱,就易出现干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