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数学世界
亲爱的同学们:
听说过这个故事吗?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
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 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
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
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记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都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不难求总数是18446744073709551615(粒)看完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觉得数学很美妙?
从现在起,我们将一起走进美妙的初中数学世界,这里有崭新的“代数”世界—-不断扩充的数域、奇妙的字母表示数、威力巨大的方程、不等式、运动变化的函数;这里有“图形”世界—我们将一起拼剪、折叠、平移、旋转,在操作实验中发现图形的性质。
在这里,我们还将一起畅游“数据”的世界,学会从图形中获取信息,并用所学的概率、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里,数学将继续开拓我们的视野,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心灵的目光穿过无限的时间,使我们的心灵的手延伸到无边无际的空间。
学习数学的方法
一:课前预习坚持好
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而且还使自己的学习进度走在老师的前面,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重点关注自己不太清楚的问题。
方法:先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结构体系。
再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二:课堂学习要高效
课堂学习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学习的主阵地丢了,那么就无法谈学习的效率,怎样提高我们课堂效率:
1.要听课专注: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
2.要“思”: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学会反思。
3.要动手,只有动手去写、算,才能促使自己动脑,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
4.在课堂讨论的学习中,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地与同学交流,对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很有好处。
5.注意,千万别与邻桌同学讲闲话或不会排除干扰。
6.学会“记”:作笔记时要注意: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
三:完成作业高质量
作业与当天的学习内容联系紧密,应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力争正确率达到100%。
同时力求书写工整、规范,对作业的错误切不可轻视,要及时修正。
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轻易问同学、家长、老师,更不要动不动就有手机搜题,应多动脑,培养自己爱动脑的好习惯!写作业时要达到巩固当天学习内容的效果。
完成作业要做到:
先复习再做作业——不打无准备之仗;摸着石头过河——有想法就写出来;书写简洁明了——过繁过简都不当;注重独立思考——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习数学的要求
学习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思考。
学习蜜蜂那样的工作方法,既会采蜜,又会酿蜜。
学习数学要细心、有耐心、有信心。
学习数学要有良好的习惯,贵在坚持。
一、课前准备应充分
现在的课堂只有45分钟,稍不注意,时间就跑得无影无踪,因此要珍惜课堂的45分钟,为了让自己能在课堂45分钟有较高的效益,务必做好课前准备。
数学的课前准备有:
1、准备好书和文具。
2、准备好老师要求的相关资料。
3、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排除外界干扰,用愉悦的心情迎接数学课堂的学习。
二、用好“三本一笔”:
随堂练习本作业本纠错本
使用好双色笔,学会“问”。
三、作业要求:
1.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
2. 书面作业解题格式规范,
3.没有做的作业按要求补上。
4.错题必须先改正后再做新的作业。
平时要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一:坚持适当练习。
数学的学习是离不开练习的,而练习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易出错的或不懂的地方进行练习。
练习后要总结、要归纳、要反思、不能搞题海战术。
坚持二:坚持作业纠错。
每天作业发下来以后,首先要看自己作业有哪些错误,在完成作业之前一定先将上次作业错误的题改正过来,将此类型的题弄懂,争取不再犯。
坚持三:坚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习惯,学数学其实就是学思维,数学的学习方法在于勤思考、勤动手。
遇到问题要有一种不解决誓不罢休的精神,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总结,对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和提高。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为学好数学共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