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护师-外科护理学(2019)精品讲义:0901

初级护师-外科护理学(2019)精品讲义:0901

第九章手术室护理工作
第一节概述
一、手术室的设置、布局和配备
手术间数与手术台数与外科床位数的比例1:20~1:25。

手术室内温度:恒定在20~24℃,相对湿度40%~60%。

二、手术室的管理
(一)划区管理
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三个区域。

分区位置备注
非限制区(污染区)接收病人区、更衣室、办公室、休
息室等,设在手术室最外侧
在此处核对病人无误后,病人换乘手术室平车进
入手术室。

手术室的衣裤及鞋不可穿出手术室外
半限制区(清洁区)器械室、物品准备间等,及通向限
制区的走廊,位于中部
凡已做好手臂消毒或已穿无菌手术衣者,切不可
再进入此区
限制区(无菌区)手术间、洗手间、无菌物品存放间,
设在手术室内侧,要求最为严格
非手术人员或非在岗人员禁止入内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非重点)
第二节手术物品准备和无菌处理
(一)布类用品
手术衣穿上后应能遮至膝下,前襟至腰部应双层(以防止手术时血水浸透)。

折叠时衣面向里,领子在最外侧,取用时不致污染无菌面。

HBsAg阳性或恶性肿瘤病人手术用过的布类,需先放入专用污物池,用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洗涤。

(二)敷料类
碘仿纱条严禁高压蒸气灭菌,因碘仿加热后升华而失效。

(三)器械类
锐利手术器械、不耐热手术用品或导管——化学灭菌法,如采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

(四)缝线和缝针
缝线不可吸收缝
线
最常用。

用黑色丝线(其它颜色染血不易辨认),先泡一泡(为增加张力)再

可吸收缝线普通肠线6~12日可吸收,铬制肠线经10~20日被吸收
缝针三角针用于缝合坚韧组织:皮肤或韧带等
圆针用于缝合软组织:血管、神经、脏器、肌肉等
(五)引流物
乳胶片引流条、纱布引流条、烟卷引流条、管状引流管等。

第三节手术人员的准备
(一)术前一般性准备
(二)手臂的洗刷与消毒
1.肥皂水刷手法
洗-刷-刷-刷-擦-泡(浸泡范围至肘上6cm处)-拱
刷手至肘上10cm,刷洗共约10分钟。

2.灭菌王刷手法
①用肥皂水洗净双手、前臂至肘上10cm,用清水彻底冲净。

②用蘸灭菌王3~5ml的消毒毛刷刷手、前臂至肘上10cm,3分钟,流水冲净,用无菌毛巾擦干。

③用吸足灭菌王的纱布涂擦,从手指尖到肘上6cm处,自然待干。

3.碘伏洗手法
①按肥皂水刷手法刷洗双手、前臂至肘上10cm,约3分钟。

清水冲净,用无菌毛巾擦干。

②用浸透0.5%碘附的纱布,从一侧手指尖向上涂擦直至肘上6cm处,同法涂擦另一侧手臂。

换纱布再擦一遍。

保持拱手姿势,自然干燥。

(三)穿无菌手术衣法
两手提住衣领两角,衣袖向前,将衣展开,内侧面面对自己。

(四)戴无菌手套法
戴干无菌手套——先穿手术衣,后戴手套。

戴湿无菌手套——先戴手套,后穿手术衣。

(五)脱手术衣法
先由巡回护士解开腰带及领口系带,再脱下手术衣,最后脱去手套。

第四节病人的准备
(一)一般准备
(二)手术体位
①充分暴露手术区域,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裸露;
②肢体及关节托垫须稳妥,不能悬空;
③妥善固定,防止各部位肌肉扭伤或压疮。

常用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膀胱截石位、半坐卧位。

(三)手术区皮肤消毒:包括手术切口周围至少15cm以内的皮肤。

方法:用浸透0.5%碘伏的纱球或棉球涂擦(消毒2
1000苯扎溴铵溶液;供皮区可用70%乙醇消毒2~3次。

原则:自清洁处逐渐向污染处涂擦。

(四)手术区铺单法
由第一助手和器械护士铺盖无菌手术布单。

除手术野外,至少要有四层无菌布单遮盖。

第五节手术配合
手术中配合的护士分两种:
一是直接配合的护士,直接参与手术——器械护士或洗手护士;
二是间接配合的护士,被指派在固定的手术间内,与器械护士、手术医师、麻醉医师配合完成手术——巡回护士。

(一)器械护士
主要职责是准备手术器械,按手术程序向手术医师直接传递器械,其工作范围只限于无菌区内。

①术前15~20分钟各种准备工作。

协助医师做手术区皮肤消毒和铺手术单。

②术中传递器械、纱布、纱垫、缝针。

③术前、术中关体腔前和缝合切口前,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等术毕再自行清点一次,以防遗留在手术区。

(二)巡回护士
作好手术准备,工作范围在无菌区以外。

包括:
①检查手术间内药物、物品。

②解释、安慰,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

按手术通知单仔细核对床号、姓名,点收随病人带至手术室的病历、药品等。

③根据麻醉和手术要求安置病人体位,并注意看护,以防坠床。

④检查病人的术前准备是否充分。

为病人开通静脉、输液。

⑤协助手术人员穿手术衣。

⑥监督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⑦手术后,协助术者包扎伤口,妥善固定引流。

⑧整理手术间,物归原处,进行终末处理、空气消毒等。

第六节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一)无菌台的准备
术日晨,由巡回护士准备清洁、干燥、平整、合适的器械桌。

先将手术包、敷料包放于桌上,用手打开包布(双层),注意只能接触包布的外面,由里向外展开,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

再用无菌持物钳打开第二层包布,先对侧后近侧。

器械护士刷手后,可用手打开第三层包布。

铺在台面上的无菌巾共6层,无菌单应下垂至少30cm。

然后器械护士穿好无菌手术衣和戴好无菌手套后,将器械按使用先后分类、顺序排放整齐。

(二)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1.严格明确区分有菌、无菌的概念
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都应视为有菌区,不能再用手触摸。

双手应肘部内收,靠近身体。

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不可接触,超过手术台边缘以下的物品一概不可再拾回使用。

无菌桌仅桌缘平面以上属无菌,参加手术人员不得扶持无菌桌的边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