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商管理专业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工商管理专业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131002
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Relations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公共关系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运用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等现代科学知识,总结现代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的经验和技巧而形成的高度交叉、边缘的现代管理学科。

主要讲授公共关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基础理论课的作用。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公共关系传播活动设计展示,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口与动手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增强公共关系意识,养成规范良好的礼仪行为;
2.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具有从事公共关系实务活动的基本技能。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公共关系基本概念、构成要素、产生与发展、公关主体、公关公众、传播活动、公关礼仪等专业知识。

2. 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与基本原则,公众心理分析、公众对象分析、四步工作法。

3. 基本技能:掌握策划、组织各类公共关系专题传播活动的沟通、合作、口头及形体表达技能。

(三)实施说明
本课程是集科学性、艺术性、边缘性、创新性为一体的实践性极强的应用科学,在教学过程中还有“知易行难”的特点。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讲解;采用启发式与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公关实务活动展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动口与动手的能力。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幻灯片、录像、录音、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属于基础课,可以无任何先修课地进行教学。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如:公共关系的现实表现、公关人员的素质要求、各类公众的认知及分析等)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动口及动手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掌握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熟悉常识规范等的作用,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

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3.安排团体协作完成的演讲展示会,演讲展示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公共关系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融会贯通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二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提问、专题活动设计展示等)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

(七)参考书目
1.《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陶应虎顾晓燕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周安华苗晋平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公共关系学》,杨加陆编,复旦大学教育出版社,2016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主干基础课程。

通过公共关系学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设计公关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主要包括:公共关系基本概念、构成要素、产生与发展、公关主体、公众分析、传播活动、四步工作法、公关礼仪等。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公共关系导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明确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2)掌握公共关系基本概念;
(3)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和特征;
(4)掌握公共关系的功能和原则。

重点:
公共关系概念、要素、原则。

难点:
理解公共关系的现实表现。

习题:
案例分析理解公共关系工作。

第2部分公共关系起源与发展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掌握公共关系的起源;
(2)掌握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3)掌握公共关系的发展。

重点:
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3部分公共关系主体、机构与从业人员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掌握公共关系主体;
(2)掌握公共关系机构;
(3)掌握公共关系从业人员。

重点: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

难点:
公关人员的素质要求。

习题:
联系实际理解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第4部分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
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掌握公众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公众的分类;
(3)掌握公众的分析。

重点:
对各类公众的认知及分析。

难点:
灵活运用影响公众心理的方法。

习题:
案例分析各类公众。

第5部分公共关系传播活动
总学时(单位:学时):8 讲课:8 实验:0 上机:0
第5.1部分公共关系传播和基本类型(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公共关系传播原理;
(2)掌握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类型。

第5.2部分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实务操作(讲课6学时)
具体内容:
掌握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实务操作。

重点:
各类传播实务活动。

难点:
策划各类传播实务活动。

习题:
联系实际进行传播实务活动策划。

第6部分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掌握调查研究;
(2)掌握创意策划;
(3)掌握实施方案;
(4)掌握效果评估。

重点:
公关调研与策划。

难点:
策划方案的创新。

习题:
联系实际设计公共关系调查研究与策划方案。

第7部分公共关系的礼仪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掌握仪表的公关礼仪;
(2)掌握仪容的公关礼仪;
(3)掌握仪态的公关礼仪;
(4)掌握言谈的公关礼仪;
(5)掌握交往的公关礼仪。

重点:
礼仪规范要求。

难点:
在传播实务活动中达到礼仪规范。

习题:
在实际行动方面落实公关礼仪。

第8部分公共关系传播活动设计展示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联系实际设计传播实务的赞助活动、庆典活动、新闻发布会、组织的开放、展览会、举办会议、突发事件处理、组织的公共关系广告、演讲、谈判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重点:
现场活动组织。

难点:
策划书与现场行为符合规范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