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PPT
(3)发生时间:夏秋季节
(4)影响范围: 西北太平洋发生最多,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飓风。 在我国主要发生在粤、台、琼、闽等沿海省区
(5)影响: 带来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的灾害; 对我国来说,可缓解长江流域的伏旱。
(6)预防措施: 加强监测和预报(利用雷达和气象卫星)
【科普常识】个人如何防范台风
1、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不要到台风经 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 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警惕台风动向,注意收 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 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
夏季风来得迟 影响时间长 降水强度大
倒 东部 春 季风 3~5月 寒区
风 沙 天 气
三北 地区
春秋 两季, 以春 季最 严重
极地大陆气团 势力强盛
西北季风吹扬, 干旱地区的沙尘 向东南方向扩散
空气干燥 土壤缺水 河湖水位下降
洪涝灾害
春季出现 强低温和 雨雪天气 风大,大气含 沙量大,能见 度低,影响范 围广,一般与 寒潮路径相同
2、台风来的时候应该关紧门窗防雨,搬移 窗台或阳台上的花盆以防砸落等。台风袭来时, 切勿靠近窗户,以免被强风吹破的窗玻璃片弄 伤。
3、台风可能造成停水和停电,要及时做好 日常生活用品的储备工作。检查线路,准备手 电、蜡烛,储存饮水,以防断电、停水;多备 一两天的食物和蔬菜。
4、台风光临的时候,容易发生一些大型广 告牌掉落、树木被刮倒、电线杆倒地的事情, 台风来时最好尽量避免外出。
江淮 地区
夏初
江淮地区 冷暖气团 势均力敌
阴雨连绵—— 降水多;出现 “ 空梅 ”天气 ——干旱
长江
梅雨过后,
伏中 旱 下游
7月
在单一的 副热带高
地区
压控制下
天气酷热 少雨,抗旱 任务艰巨
台 风
东南 沿海
夏秋
热带海洋 上形成的
强烈的 热带气旋
狂风暴雨
防治措施
降水多时——排水; 出现“ 空梅 ”天气 ——引水灌溉
(5)预防措施: 改善农业生态,选择耐旱的作物。 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
我 国 干 旱 等 效 频 度 分 布
4、寒潮
(1)形成(反气旋、冷锋) 西伯利亚、蒙古高压旋出的大范围的强冷空气
(2)发生时间:秋末、冬季、初春 (3)影响范围:我国大部分地区(除西藏、云 贵、海南影响较小外)
(4)带来的后果:能带来严寒、大风和霜冻等 恶劣天气
(5)预防措施: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山西河北遭历史同期最大降雪,太原降雪60年一遇
立冬前后的中国北方,罕见地迎来了千里冰 封,万里雪飘。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数据,自11月9日至12日, 华北、黄淮等地遭遇历史同期罕见暴雪,河北、 山西、河南的暴雪更是60年一遇,局部为百年一 遇。
主要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 害、海洋灾害、天文灾害、生物灾害等。
(形成原理、危害、防治措施)
一、气象灾害
1、台风
(1)形成: 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
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注意:赤道不能形成台风。
台风的旋转和运动方向受地转偏向力、大 气环流、海陆轮廓影响。
(2)台风的结构 台风眼无风
5、不得已需外出作业的人员在避风避雨时 要选择安全地带,小心“飞”来横祸。在野外 主要小心公路塌方、树倒枝折等危险。
2、暴雨洪涝
(1)形成(考虑自然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①气候——降水(强度、持续时间、季节分 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台风等); ②地形特征:地势低洼 ③水文水系特征:羽状水系或扇形水系
非工:加强管理、建立预报警报系统、实 行保险制度、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 对策。
3、干旱
(1)形成原因: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2)发生时间: 与洪涝交替出现。 我国北方春旱、南方伏旱比较严重。
(3)影响范围:世界各地
3、干旱
(4)带来的后果: 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 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
组织抗旱,若 有台风雨形成 可能缓解旱情
及时预报,做好台 风过境的准备,建 立健全减灾工作的 政策法规体系,营 造沿海防护林,提 高公众的灾害意识
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Βιβλιοθήκη 季风没有到达春 旱华北
3~5月
(或受单一冷气团影 响),降水少,又值
农作物播种、生长季
节,需水量大
夏 涝
华北 南方 地区
6~8月
引水灌溉
低洼地排 水,疏浚 河流,增 加入海口
地膜 覆盖等
营造防护 林,退耕 还林还草
1、纲要法展示气象气候灾害的时间分布
2、纲要法展示气象气候灾害的空间分布
二、地质灾害
1、地震
(1)地震:一般指岩石圈的天然震动。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超过岩石的弹性 限度,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 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 内的地面震动的现象。
人文原因: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城镇建设等)
(2)发生时间: 与旱灾交替出现,我国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3)影响范围: 亚洲洪水最多。 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4)带来的后果: 淹没或冲毁各种设施。
(5)预防措施: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
工程: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上游)、修筑 堤坝、整治河道和分洪区等(下游)。
“像石家庄10日出现的暴雪和北京10月31日 出现的大雪,属于典型的极端天气现象。”中国 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此前就指出,极端天气气候事 件频发,是全球气候变暖最显著的影响。
山西河北遭历史同期最大降雪,太原降雪60年一遇
山西河北遭历史同期最大降雪,太原降雪60年一遇
山西河北遭历史同期最大降雪,太原降雪60年一遇
(2)分类:
按成 因分
天然地震:构造地震(90%)、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人工地震:
按震 级分
微震:<3级,人无感觉 有感地震(弱震或小震):3~5级 破坏性地震(大震和强震):>5级,不同程度的破坏
按震 源深 度分
浅源地震(0~70千米以内) 中源地震(70~300千米以内) 深源地震(300~700千米)
蒙古、 西伯利 亚地区
纬度高
地势高
冬季陆地 降温快
气温 很低
气压很 高水平 气压梯 度力大
强冷空 气吹向 低纬 地区
1、农牧业生产 2、交通运输 3、通信和输电线路 4、人体健康
危害
大风、降温、 雨雪、冰冻
等天气
快行 冷锋
影响我国的特殊气象和气候灾害
灾 多发 多发 害 地区 季节
成因
特点
梅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