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课《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优质课《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串联和并联》,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串联和并联》是人教版教科书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的内容,电流和电路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基础,串联和并联又是以后学习电学的关键。

在这节中能否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及按要求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悟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说出日常生活中采用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实例。

(三)重点难点
本节课重点: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本节课难点:认识串、并联电路,理解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实验观察为主,各小组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体验物理科学实验的魅力。

把难点通过实验变得直观,促进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简单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但他们的知识仅限于一个用电器,本节课要有两个用电器连接在电路中且都亮,这样引导,令学生认为电学中实验很有趣。

2、学法指导
根据本节内容,学生以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等为主要学习方法。

在整节课中学生能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地探索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的课堂教学按以下环节展开。

(一)复习:电路的构成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简单的电路,复习上一节电路的知识及元件的符号。

(电路的构成及作用、电流的方向、元件符号)
(二)引入:
提出问题:在前面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实际电路中,用电器往往不止一个,比如说节日用的彩灯,构成美丽城市夜景的各种灯,它们是怎样接入电路的呢?——引出课题:串联和并联。

(三)进行新课:
学生设计实验:用一个电池组、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

要求合上开关时两灯都亮;断开开关时,两灯都熄灭。

画出电路图。

将学生画的电路图展示出来,分类分析:
1.1串联
引导学生根据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起来后将电路连接起来,检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现像。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灯泡的连接特点,引出串联的定义——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的电路连接方式。

讨论:1、电流有几条路径(在电路图上标示出来)
2、开关有什么作用,位置改变影不影响它的作用
(利用电路示教板演示,改变电路中开关的位置,闭合开关,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3、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
(利用电路示教板演示:闭合开关,2个灯泡都发光,拔掉其中一个,看另一个是否发光。

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总结:1、连接特点:逐个顺次、首尾相连
2、电流路径:一条
3、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开关的位置变化不会影响它的作用
4、各用电器之间是相互影响
1.2并联
引导学生根据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起来后将电路连接起来,检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现像。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灯泡的连接特点,引出并联的定义——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的电路连接方式。

讨论:1、电流有几条路径(在电路图上标注电流路径)
2、开关有什么作用,位置改变影不影响它的作用
学生设计电路图:要求两灯分别用一个开关控制。

3、各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
(利用电路示教板演示:闭合开关,2个灯泡都发光,拔掉其中一个,看另一个是否发光。

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总结:1、连接特点:并列连接
2、电流路径:两条或两条以上
3、开关作用: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4、各用电器之间是相互不影响
2 生活中的电路
1.图片展示天安门夜景、街道的路灯。

问题:当一盏灯不亮了,是否其它的灯也不亮?由此你可以判断它们是什么连接方式?
2.图片展示家中的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等,问题:请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判断家里这么多用电器是怎样连接的?
3.图片展示节日彩灯“滿天星”
问题:小彩灯有的为什么不亮时是一串不亮,而不是一个灯泡不亮?它们是什么连接方式?而有的是一个灯泡不亮,其他灯泡是亮的,它们又是怎样的连接方式?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最后,师生一起总结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四、课堂反馈练习,多媒体展示习题。

我的说课完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