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3-2013年济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

2003-2013年济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

R(s) E(s) 一 T E*(s)
G1 (s)
T
G 2 (s)
C(z) C(s)
第六题图
第 3 页 共 3 页




2012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 卷)
报考专业及代码: 控制工程 (085210) 项目管理 (085239) 试题科目及代码: 自动控制原理 (842)
(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一、求解系统传递函数。 1、 (10 分)某电路系统结构如第一题图 1 所示,试求出其传递函数
一、 (25 分) 已知系统如第一题图所示, 求
r=0 x
-a
4M a 1 − ( ) 2 ( X ≥ a) , πX X
y
o a
M x
y
K s(s+1)(s+2)
c
-M -x
第五题图 (1)在答题纸上绘制 −
1 和 G ( jω ) 曲线; N(X )
(2)系统是否存在自持振荡?说明理由; (3)求出使系统稳定的 K 值范围。
第 2 页 共 3 页
R(s)
Y(s)


G(s)
第四题图 1、 (15 分)若 G ( s ) =
10( s + 1) ,试画出其 Nyquist 图并分析其稳定裕度,并判断稳定性。 s (0.1s + 1) 10(0.1s + 1) ,试画出 Bode 图并分析稳定裕度并判断稳定性。若改变系统的相角裕 s ( s + 1)( s + 2)




2012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 卷)
报考专业及代码: 控制工程 (085210) 项目管理 (085239) 试题科目及代码: 自动控制原理 (842)
(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一、求解系统传递函数。 1、 (10 分)某电路系统结构如第一题图 1 所示,求解
U o (s) 。 U i (s)
L C1 ui C2
R uo
第一题图 1 2、 (20 分)已知系统的方框图如第一题图 2 所示,分别利用方框图化简和梅逊公式法求
C (s) 。 R( s)
H 1 (s)
R( s)
C (s)
பைடு நூலகம்
G1 ( s )
G2 ( s)
G3 ( s )
G4 ( s)
H 2 (s)
G5 ( s )
试题科目及代码:自动控制原理
(842)
六、 (15 分)离散系统方框图如第六题图所示。其中, G1 ( z )
= 1, G 2 ( z ) = 8
z + 0.6 。 ( z − 1)( z − 0.5)
(1)求出闭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 Φ ( z ) =
C( z ) ; R ( z)
(2)试判断系统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 (3)如系统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函数,试用长除法求出系统输出信号 c (t)的前三个值。
K 。 (s − 1) s + 6s + 10
(
2
)
四、 (35 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 ( s ) = 度大于 40 ,截止频率为 2.7rad/s。
o
30 ,设计串联校正环节,使相角裕 s (0.1s + 1)(0.2 s + 1)
五、 (15 分)某非线性系统如第五题图所示,三位置继电特性的描述函数为 N ( X ) = 其中,K=1, a=0.8, M =4,试解答:
第一题图 2
二、 (30 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s ) = 求 (1)系统阻尼系数 ξ 和无阻尼角频率 ω n ;
32 。 s (2 s + 10 )
(2)求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上升时间 t r 、最大超调量 σ % 。
第 1 页 共 3 页
试题科目及代码:自动控制原理
r(t)=0 -
x
-2
1 2 G(s)
c(t)
第五题图 1
第五题图 2
六、 (15 分)离散系统方框图如第六题图所示。 (1)求闭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表达式 Φ ( z ) =
3 2
C( z ) ; R ( z)
(2)如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为:D(z)=z -0.8z -0.23z+0.21,试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求系统闭环特征根; (3)如系统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函数,试求系统输出 C(z)的表达式。
第 2 页 共 3 页
试题科目及代码:自动控制原理
R(s)
(842)
E(s) 一 T
E*(s)
G1 (s)
H (s)
T
G 2 (s)
C(z) C(s)
第六题图
第 3 页 共 3 页




2012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 卷)
报考专业及代码: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 试题科目及代码: 自动控制理论 (841) (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2、 (20 分)若 G ( s ) =
度,应采用何种校正方式,说明理由。 五、 (15 分) 、已知非线性系统结构图如第五题图 1 所示,放大器饱和特性的负倒特性曲线(在负实轴上)和线 性部分的奈氏曲线(最小相位系统,开环放大倍数 K=10)如第五题图 2 所示。 (1)此时,系统能否产生自持振荡?说明理由。如能产生自振,振荡角频率为多少?振幅如何计算? (2)使系统产生自持振荡的 K 值范围; (3)使系统稳定的 K 值范围。
(842)
三、 (25 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s ) =
K s 2 − 2s + 5 。 (s + 2)(s − 1)
(
)
试 ; (1)绘制 K = 0 → ∞ 时的根轨迹(写出详细步骤,例如求分离点、与虚轴交点等) (2)求系统稳定时 K 值范围。 四、已知系统结构图如第四题图所示。
第 1 页 共 3 页
试题科目及代码:自动控制原理
(842)
1.25 1
0.2 第二题图
t
试求 (1)阻尼比 ξ 及无阻尼自然频率 ω n ; (2)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三、 (25 分)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s ) = (1)画出 K = 0 → ∞ 时闭环系统的根轨迹; (2)确定闭环系统稳定时 K 的取值范围。
U o (s) 。 U i (s)
L
R1
ui
C
R2
uo
如第一题图 1
2、 (20 分)已知系统的信号流图第一题图 2 所示,试用梅逊公式求
C (s) 。 R( s)
G4
R(s) 1 G1 -H1 -H2 G2 G3
C(s)
-1
第一题图 2 二、 (30 分)题二图为实验测得单位反馈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