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筹建可行性报告导言:我国保险业的产销分离是保险发展的必然结果,从1980年到2010年三十年间保险规模发展迅速,增长 2920倍,但与保险规模迅速发展相比,保险业的产业链还不完善,作为中间环节的保险中介还是十分薄弱的,无论是注册资本还是业务总量还很小,整体管理、盈利能力还很弱,绝对多数中介机构还依附于保险公司来生存的。
虽然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秩序乱、主体弱,但是也恰恰表明了市场的巨大潜力,国美、苏宁在家电市场的迅速崛起,应当给保险业一些启示。
本报告所属容对象为拟投资的股东,主要从保险中介市场发展趋势、保险市场情况以及本公司组织架构和发展模式。
如股东投资意向达成,将另作报告向监管部门上报。
一、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发展的趋势(一)我国保险专业中介的现状1、目前制约我国保险专业中介的因素在欧美保险业发达,保险专业中介早已成为保险营销的主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的60%以上,但在我国仅为5%多点,制约中介做大做强的原因有资本实力、专业能力、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缺乏一种整合市场的力量。
2、保险产销分离已经开始继首家全国性保险专业销售机构一大童保险销售服务公司获保监会批准设立后,“华康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2010 年1月也获得了期待已久的保监会批复,成为国首家以“保险代理公司”命名的全国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旗下 17家子公司一次性转身成为“分公司”。
业专家表示,大型保险中介跨地区经营权的获批和全国化经营的趋势,不仅加速中介行业洗牌,同时也将进一步引领保险业产销分离。
3、我国保险市场三十年发展情况截止2010年11月,我国保险业原保险收入 13440.35亿元,比恢复商业保险的1980年的4.6亿元增长2920倍。
保险主体由人保1家发展为专业财险公司中资34家、外资19家,专业人身险公司中资 33家、外资28家,专业养老险公司5家,应当说我国的保险市场在30年间发展迅速,但是保险市场出现哑铃式发展,一方面是保险主体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保费资源的迅速发展,但是与之配套的保险中介环节却发展迟缓。
保险市场的结构依然是保险公司产、供、销、服务一体,保险代理、经纪、公估在保险市场的作用很小。
4、保险专业中介的现状根据我国保监会公布的 2010年三季度保险中介市场报告,截至2010年3季度,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46家,比上季度末增加8家。
其中,保险代理公司1864家,保险经纪公司381家,保险公估公司 301家。
从数量上看,保险中介机构远远超过保险公司,但是从资本金再看,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注册资本83.04亿元、总资产124.27亿元,与保险公司近2000亿元的注册资本金、近 5万亿元的总资产相比,保险中介机构的资本实力还是十分薄弱的。
(二)我国专业保险中介市场的潜力截止2010年三季度,全国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实现保费收入580.53亿元,但中介业务在保费收入中比例很低,占全国保费收入5.13%,如果提高1个百分点,那么就是113亿元的保费收入。
我国保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超过30%,2015年保费收入有望突破5万亿元,按照10%的比例计算的话,就是5000亿元的一个大市场,相当于 2005年全国保费收入。
因此,保险专业中介市场的潜力是巨大而且快速发展的。
(三)监管部门提出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2010年10月21日我国保监会发布《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提出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创新模式”。
要点包括:①稳定队伍+提升素质。
各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依法理顺和明确与保险营销员的法律关系。
要规公司招聘行为。
要缩减保险营销队伍组织管理层级。
要逐步转变人力和规模考核导向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励考核向基层绩优人员,向业务质量倾斜。
要加强保险营销队伍建设,加大对保险营销员的教育培训投入和力度。
要改善保险营销员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
②创新模式。
鼓励鼓励保险公司加强与保险中介机构合作,建立起稳定的专属代理关系和销售服务外包模式。
鼓励保险公司投资设立专属保险代理机构或者保险销售公司。
鼓励包括外资在的各类资本投资设立大型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销售公司。
保监会的这个意见已经从政策上承认保险中介并重视中介对于营销体制改革的作用,可以说已经扫清了社会资金注入保险中介市场的障碍。
(四)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趋势1、一站服务:保险超市蓄势待发2010年1月,华康保险代理公司获得全国牌照后17家分公司60多个市公司200多个营业部的正常运转,就意味着为全国的消费者打造了一个全国保险连锁超市。
在发达保险市场,通过代理公司购买保险已经成为主流,客户可以一站式的选购各类保险产品,不需要面对多家公司的保险代理人,可以得到公正中立的保险产品导购服务;而保险中介则专注于营销和服务。
随着我国保险行业产销分离的发展趋势的明朗,中介企业的发展定位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多的中介企业开始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服务型机构,最直接的模式就是为客户打造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的保险超市,而其终极指向都是成为服务型的金融企业,从而进一步发挥中介企业保障、融资、社会管理三大功能。
目前在日常消费品、家电、汽车甚至房产,基本都是通过第三方机构销售,自产自销的模式不符合经济规律和专业分工的需求,对消费者来说,一站到位挑选产品,也更加省钱省心。
而在我国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明确,中介机构在保险产业链中的作用也将逐渐从单纯的销售转向顾问、服务和理赔等多方面职能,然而如何逐步建立保险中介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和相关服务标准,促进中介服务整体专业能力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将是中介行业将要面临的课题。
销售服务的定位,是一种营销体制的变革,客观上改善了保险代理人与保险代理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
客户可以通过专业代理公司找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尤如在一个保险 '超市'过导购进行挑选。
保险市场有专业的产品供应公司,也有与之相配套的产品销售公司,各自都可以发挥专业性。
2、销售进化:中介营销员将迎来大增长从世界上发达的保险市场来看,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中的大部分是来自于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保险公司很少会建立自己的代理人队伍,英美通过专业保险机构销售保险的在50 %以上,甚至出现成熟的保险公司把代理人移交给中介公司,专注于险种开发和资金管理的发展模式,产销分离的专业分工模式无疑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通过定位的转化,降低保险公司经营的成本,得以专注于风险、资金及客服的主业经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保险的功用和意义已经越来越为社会和公众所认可。
专业中介行业有天然的优势,可兼卖产寿险的不同类产品,同时还可代理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能为客户提供公正中立的保险建议或通过集合多家保险公司的优势产品,为客户提供最合适的保险组合。
基于中介企业的灵活性,还可在营销体制上加以创新,释放营销员的积极性,加强稳定性。
随着我国营销体制的改革和产销分离的趋势,保险营销员将会分流到中介公司,但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是代理人对中介的了解需要时间;另一方面目前具有品牌和规模的全国性代理公司不多,行业还需要一个逐渐的走向成熟的过程。
对于保险中介行业而言,华康获得第一保险代理全国牌照意味着保险代理机构在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上实现重大突破突破了以往保险代理公司不能跨地区开设分公司的限制,对于推动保险中介的快速发展,加速我国保险业产销分离具有重大意义。
产销分离的销售服务公司将是一种销售模式的根本转型。
二、成立**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的可行性报告(一)**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的性质1、总公司的性质和整体经营思路目前省注册的保险中介法人机构都是区域性的,大部分代理公司与保险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独立的中介机构很少,因此在资本金、经营围、管控能力、经营水平、营业能力等方面存在致命的缺陷。
**保险代理公司的定位应当是高起点、高标准,应当定位于全国性的综合性保险代理公司。
应对与保险及保险中介市场的快速发展,筹建之初就应当实行产寿险分离经营的原则。
2、分支机构的管理模式公司对于分支机构应采取分公司的形式进行管理,模拟全国化经营,避免出现一个公司、N套班子的情况发生,同时减少分公司、营业部重复申请的复杂程序。
(二)成立保险代理公司的缘由1、保险中介市场的巨大潜力前面已经讲述,在此不再赘述。
2、保险市场情况2010年12月20日省保险业(含)实现保费收入1002.54亿元,成为继、之后全国第三个保费过千亿的省份。
预计2010 年保费超过25亿元的是、潍坊、,保费20亿元至25亿元之间的是,15亿元至20亿元之间的是、,10亿元至15亿元之间的是东营、威海、聊城、滨州、、5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是日照、枣庄、,5亿元以下的莱芜,预计 2010年全省财险保费收入239亿元(数据根据2010年11月省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推算)。
3、保险机构情况目前省已经有24家财险公司设立 41家省级分公司、34家寿险公司设立56家省级分公司,总部设立的泰山财产保险公司即将开业。
4、保险中介机构情况已有保险中介法人机构 127家,其中代理公司101家,经纪公司10家,公估公司16家,分支机构178家,2010年新成立5家,退出15家。
但全国保险专业代理、经纪、公估公司排名前二十名中,的保险中介机构没有一家,这与巨大的保费资源以及在全国保险市场地位相比反差是十分大的。
保险中介机构的薄弱已经引起保监局的高度重视,现在保监局已经确立七家重点扶持的中介机构,不过这些中介机构在注册资本方面还是较低的,没有超过一千万元的。
(三)保费资源情况1、财产险保费资源(1 )机动车辆保费资源根据省统计局公布的 2007年各市民用车辆拥有量数据,全省机动车共计15274902 辆,其中汽车5402848 辆,摩托车9746602 辆,拖拉机 2889辆,挂车121998 辆,其他类型车565辆。
汽车数据中,载客汽车2686344辆,载货汽车793570辆,其他汽车(含农用运输车)1922934辆(附表:2007年各市民用车辆保有量)。
2008年全省机动车保有量为15780080 辆,其中汽车 5972647 辆,摩托车 9665519 辆,拖拉机2870辆,挂车138462 辆,其他类型车582辆。
汽车数据中,载客汽车3290375辆,载货汽车830333辆,其他汽车(含农用运输车)1851939辆(附表: 2008年各市民用车辆保有量)。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 597.3万辆,增长10.5%,其中,私人轿车170.1万辆,增长30.5%,占轿车拥有量的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