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集团管理文件MD/GX F 03-12(01)-2012(1)xx集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日期:2012年9月7日实施日期:2012年9月7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工作责任 (3)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6)第四章管理制度 (6)第五章专业质量管理 (10)第六章质量管理活动 (13)第七章考核与评比 (15)第八章附则 (16)附件:公司所属单位质量监管分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质量法律法规,规质量工作,明确主体责任,预防和减少质量事故(事件),促进xxxx集团(以下简称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国产品质量法》、《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等国家质量法律法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制定。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及所属单位(包括工程建设分公司、培训中心),控股公司参照执行。
第四条公司质量工作目标:(一)公司和所属单位建立责任明确、关系顺畅、制度健全、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质量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公司和所属单位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健全,逐步建设一支数量足、素质高、满足要求的质量监督管理队伍。
(三)公司和所属单位质量教育培训深入扎实,员工质量素质不断提高,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
(四)杜绝较大及以上质量事故;杜绝导致资质降级或限制投标等有较大社会影响或被追究责任的质量事件。
第五条公司所属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质量工作目标,质量工作目标不得低于本办法的要求。
第六条质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
(二)质量管理、人人有责、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原则。
(三)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
(四)谁主管、谁负责,谁投资、谁负责,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
(五)教育为先、防为主的原则。
(六)一票否决、重奖重罚、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
第七条应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健全各项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强化质量监督检查,加大质量通病防治和重大质量风险监控力度,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抓好质量教育培训,营造浓厚的质量氛围,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第八条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严格电力规划、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工业生产、投资建设等过程的质量控制,推进各项质量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规化。
第九条公司对所属单位的质量工作实行分类监督管理。
依据各单位主营业务性质及所属行业类别,将所属单位分为三类(具体分类见附件),对各类单位的质量责任目标考核在质量工作责任书中予以体现。
公司对所属单位的质量监管分类实行动态管理,将根据所属单位主营业务的变化调整所属类别。
第二章工作责任第十条公司实行质量工作分级管理:(一)公司负责对所属单位(包括工程建设分公司、培训中心、控股公司)的质量工作进行分级管理。
(二)所属单位分别负责对本单位和所属全资(控股)分子公司的质量工作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公司建立以法定代表人(行政主要负责人)负主要责任的质量责任制。
(一)公司和所属单位法定代表人(行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全资(控股)子公司和代(托)管企业的质量工作负首要责任。
(二)公司和所属单位应明确一名负责人分管质量工作,负责贯彻落实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行政主要负责人)的部署和安排,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本单位的质量工作,对质量工作负直接责任。
(三)公司和所属单位分管技术的负责人应统筹组织生产过程中各项质量技术方案、措施、质量计划的制定、优化、攻关、审查、落实、指导等工作,对质量管理的技术工作负领导责任。
(四)公司和所属单位其他负责人应按照分工安排抓好分管围的质量工作,对分管围的质量工作负领导责任。
第十二条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一)公司成立以法定代表人为主任、由公司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公司质量工作的最高议事、协调和决策机构。
(二)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负责贯彻落实国家、行业和上级的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管理要求。
2.负责确定公司质量工作的方针、战略和总体目标。
3. 负责研究、审定公司质量工作规划。
4.研究决定公司质量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5.审定、核备公司一般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监督实施。
6.配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开展公司较大及以上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三)公司建立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和工作例会制度,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质量工作例会,总结、分析和部署质量工作。
第十三条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一)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二)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职责1.宣传并贯彻落实国家、行业和上级有关质量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管理要求。
2.负责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工作规划和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指导、督促所属单位贯彻执行。
3.承办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重要会议和活动。
4.督促、检查质量管理委员会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
5.具体组织或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提出事故处理意见,提交中国能建、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审议、核备。
6.协调公司各职能部门、所属单位涉及质量的相关工作。
7.承办质量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它事项。
第十四条公司实行质量管理专业分工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质量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在分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本部门职责围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有关协调工作由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
第十五条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人员管理(一)公司及所属单位应设置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设置独立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在有关职能部门中设置负责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部专业机构或专职人员(发电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
(二)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业务上接受上级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领导,其人员资质接受上级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审查和考核。
(三)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人员配置及装备应满足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直接从事施工、生产的队(车间、班组)等基层组织必须配置足够数量且能力满足要求的专职质量监督管理人员。
(四)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书后持证上岗。
第十六条公司及所属单位应明确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的质量职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责任体系。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第十七条公司全面贯彻GB/T19001 idt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公司及所属单位应按照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设计施工企业须通过权威机构的认证审核,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工程施工企业还须按要求通过《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GB/T 50430-2007)的认证审核。
第十八条公司及所属单位应按标准要求进行质量管理体系部审核,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符合性和有效性,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和管理评审提供依据。
第十九条公司及所属单位应按标准要求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达到持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条公司及所属单位应针对已发生或潜在的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业绩。
第四章管理制度第二十一条质量教育培训制度(一)公司建立覆盖全员、全业务的质量教育培训制度,制定《xxxx集团质量教育培训规定》。
(二)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和“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全体员工的质量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
(三)专职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应参加国家、行业或地方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书后持证上岗。
(四)针对不同层次员工质量意识、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低,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应用,及时组织开展质量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质量常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十二条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一)公司建立重点监控、专业管理、逐级负责、分级落实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二)公司及所属单位应根据工程、产品、服务质量特点,认真分析质量监控要点和主要质量影响因素,制订年度质量重点监控项目(产品、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公司根据各单位质量重点监控项目(产品、服务)计划,结合实际确定公司级质量重点监控项目(产品、服务)并进行监督检查。
(四)所属单位应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定期组织开展以查制度、查思想、查责任、查管理、查过程为主要容的多种形式的质量检查。
(五)质量检查应深入细致,对发现的质量隐患(问题)应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期限和预案“五到位”,确保质量隐患(问题)及时整改。
(六)建立质量检查及隐患(问题)整改档案,对质量隐患(问题)的整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第二十三条质量信息报送制度(一)各类质量信息的报送要求,执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质量信息统计报告规定》和《xxxx集团质量信息统计报告规定》。
(二)公司实行质量信息月报、半年报和年报制度,公司及所属单位应按要求及时向上级质量主管部门报送质量信息。
(三)所属单位应将质量工作领导机构及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名称、组成、职责、制度及联络方式报送公司质量主管部门备案,并及时报送变动情况。
(四)所属单位应将质量管理方面的重要活动、重要会议、重大举措和成果、重大问题等信息和事项,及时报告公司质量主管部门。
(五)所属单位应按照国家、行业、地方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方的管理要求,及时报送有关质量信息。
(六)公司及所属单位应逐步推进质量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报送软件、互联网等信息化工具,加强各类质量信息的采集、追踪、分析、处理和应用,提升质量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二十四条质量诚信建设制度(一)公司推行质量诚信制度建设,打造质量诚信企业。
(二)公司及所属单位应建立质量诚信教育、质量检验、售后服务、质量明示、产品追溯等制度,坚持守法经营,开展诚信教育,增强员工的质量诚信意识,研究制定并落实质量诚信自律规,保证工程(产品、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的质量信誉。
(三)公司及所属单位应以标识明示、质量承诺等形式组织开展质量诚信自律活动,对反映产品质量状况的主要特性和工程(产品、服务)质量进行明示或公开承诺,在企业公布质量方面的相关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四)公司及所属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档案和质量信用记录。
第二十五条质量举报制度(一)公司及所属单位应建立质量问题举报制度,公开举报、信箱或电子地址,并及时受理和按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