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1.常见的图像形式
在动力学与运动学问题中,常见、常用的图像是位移图像(x -t 图像)、速度图像(v -t 图像)和力的图像(F -t 图像)等,这些图像反映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受力规律,而绝非代表物体的运动轨迹.
2.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
遇到带有物理图像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像,先从它的物理意义、点、线段、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等方面了解图像给出的信息,再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解题.
[典例2] 如图,质量为M 的长木板,静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都静止的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折线所示,根据v -t 图像(g 取10 m/s 2),求:
(1)m 与M 间动摩擦因数μ1及M 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2.
(2)m 与M 的质量之比.
(3)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都静止的过程中,物块m 、长木板M 各自对地的位移.
[解析] (1)由图可知,线段ac 为m 减速时的速度—时间图像,m 的加速度为 a 1=Δv 1Δt 1=4-104
m /s 2=-1.5 m/s 2 对m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1mg =ma 1,所以μ1=a 1-g
=0.15 由图可知,线段cd 为二者一起减速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像,其加速度为
a 3=Δv 3Δt 3=0-48
m /s 2=-0.5 m/s 2 对m 和M 组成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2(m +M )g =(m +M )a 3
所以μ2=a 3-g
=0.05. (2)由图像可得,线段bc 为M 加速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像,M 的加速度为a 2=Δv 2Δt 2
=4-04
m /s 2=1 m/s 2
对M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1mg -μ2(mg +Mg )=Ma 2
把μ1、μ2代入上式,可得m ∶M =3∶2.
(3)由图线acd 与横轴所围面积可求得m 对地位移:
x m =12×4×6 m +(4+12)×42
m =44 m 由图线bcd 与横轴所围面积可求得M 对地位移:
x M =12
×12×4 m =24 m. [答案] (1)0.15 0.05 (2)3∶2 (3)44 m 24 m
[方法技巧]
动力学中图像问题的处理技巧
(1)图像信息
①v -t 图像:可以从所提供图像获取运动的方向、瞬时速度、某时间内的位移以及加速度,结合实际运动情况可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②F -t 图像:首先应明确该图像表示物体所受的是哪个力,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加速度,从而研究它的运动情况.
(2)图像问题两关注:正确认识图像的截距、斜率、面积以及正负的含义,要做到物体实际受力与运动情况的紧密结合.
4.质量为2 kg 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
等.从t =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
水平拉力F 的作用,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
g 取10 m/s 2,则物体在t =0至t =12 s 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为( )
A .18 m
B .54 m
C .72 m
D .198 m
解析:物体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f =μmg =0.2×2×10 N
=4 N .由题图知0~3 s 内,F =4 N ,说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保
持静止.3~6 s 内,F =8 N ,说明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
=F -f m
=2 m /s 2,6 s 末物体的速度v =at =2×3 m/s =6 m /s ,在6~9 s 内物体以6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9~12 s 内又以2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作
v -t 图像如图所示,故0~12 s 内的位移s =12
×3×6×2 m +6×6 m =54 m .故B 项正确.
答案:B
5.(多选)如图甲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 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 ,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根据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
A .物体的质量
B .斜面的倾角
C .加速度由2 m /s 2增加到6 m/s 2的过程中,物体通过的位移
D .加速度为6 m/s 2时物体的速度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当水平外力F =0时,物体的加速度a =-6 m /s 2,此时物体的加速度a =-g sin θ,可求出斜面的倾角θ=37°,选项B 正确;当水平外力F =15 N 时,物体的加速度a =0,此时F cos θ=mg sin θ,可得m =2 kg ,选项A 正确;由于不知道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所以无法求出物体在各个时刻的速度,也无法求出物体加速度由2 m/s 2增加到6 m/s 2过程中的位移,选项C 、D 错误.
答案:AB
6.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
由静止开始运动,10 s 后拉力大小减为F 3
,该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g 取10 m/s 2),求:
(1)物体受到的拉力F 的大小.
(2)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由v -t 图像可知,物体的运动分两个过程,设匀加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为a 1,匀
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为a 2,则由题图知a 1=8-010
m /s 2=0.8 m/s 2 a 2=0-814-10
m /s 2=-2 m/s 2 两过程物体受力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加速过程:F -μmg =ma 1
减速过程:F 3-μmg =ma 2(或μmg -F 3
=m |a 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F =8.4 N ,μ=0.34. 答案:(1)8.4 N (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