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音乐《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导入
师:(播放舒伯特《摇篮曲》)这首歌曲是否听过?能否一起哼唱一段?
歌曲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
师:舒伯特的歌曲还知道哪些?(学生回答)
一起聆听舒伯特的三首经典歌曲。

新课
一《鳟鱼》
1(ppt 展示聆听任务,播放中文版,小组内讨论)歌曲分为几个段落?音乐色彩是否有变化?在何处变化?如何变化?
A- A1-B 23 段之间开始变化,有轻松活泼转为暗淡紧张
2(播放中文版)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提问—学生回答)
师:歌词来源于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因政治原因入狱,为表达向往自由的心情创此诗,把统治者比作渔夫,把善良的群众比作小鱼,表达了什么思想?(学生答)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愤慨和不满。

1817 年夏,舒伯特生活窘困,靠微薄的报酬和稿费生活,偶读舒巴尔特诗作时深有感触,快速写成这首歌曲。

表达了什么思想?(学生答)表达了对受欺骗的弱小者的同情。

3(ppt 展示聆听任务,播放原文版本,小组内讨论)
分析伴奏及其作用
4演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曲内涵(播放中文版本,学生跟唱全曲)
师生谈话:歌曲是否容易演唱?难点在哪里?
结论:歌曲较难,旋律线条曲折多变,节奏不容易把握,乐句较长需要气息支持,演唱的情绪不好把握。

(教师教唱第一段-- 师生共唱第一段)
5统观全曲,梳理脉络---- 什么是艺术歌曲
二(ppt 展示聆听任务,播放歌曲,小组内讨论,分组展示谈论成果)
1《魔王》
可小组内角色扮演,进一步体会角色特点和情感。

2《菩提树》什么是声乐套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3 在音乐声中认识舒伯特。

结束:课下收集舒伯特艺术歌曲与同学们分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