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浅析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浅析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历史高考题型之一,它提供新材料,营造新情景,跳出了教材的束缚,可以让学生在新情境中独立思考问题。

这类题型对于考察学生结合史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一种极好的检查方式。

如何把握好这类试题的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对于考生来说尤为重要。

一、材料解析题题目类型:
材料解析题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即提示部分,是由一段或数段文字材料、图形材料或数字材料构成;第二部分即设问部分,是根据材料相应地提出若干相关的问题。

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模式中,有内涵式、外延式和内涵外延结合式三种。

内涵式题目,提示语往往有“根据(依据、据)材料……分析(归纳、概括、提炼)……”,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

外延式题目,提示语往往有
“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解题时要联系所学知识,答案来自教材等所学知识,而与材料本身无关。

内涵外延结合式题目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依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与教材相结合,对二者要兼顾,是难度最大的题型。

二、审题技巧
1、审清题目设问类型。

先弄清题目设问是内涵式、外延式还是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然后根据题目设问模式或类型,有针对性地作答。

2、审清问题指向。

材料解析题问题类型中,往往有比较、指出、列举、归纳、简述、论述、说明、概括等要求。

问题指向不同,对题目答案内容的要求和书写格式也就不同。

3、审清问题中的限制性条件。

这些限制性条件包括时间、空间、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如背景、目的、性质、
结果、影响、意义等)等限制。

这些限制性条件,规定了答案的获取范围和角度。

三、解題技巧
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有原因类、特点类、性质类、内容类、结果类、影响类、论证类、启示类、评价类、比较类等。

常见的提示性动词有指出、分析、归纳、概括、提炼、概述、简述、评述、论证等。

1、原因类。

原因类问题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情况。

一般而言,三者是有区别的,背景的范围最广,原因和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

回答这类问题,要从内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切入,根据问题的类型,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历史、地缘等角度着手分析和说明。

2、特点类。

从背景、时间、目的、过程、内容、措施、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

3、性质分析类。

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4、内容类。

回答内容类问题,通常要运用概括和提炼的方法,以全面分析、具体说明问题为目标,且要做到精炼,提炼的观点必须与材料或教材所述相一致。

其答题模式通常是交代目的、说明要求和分析具体做法。

6、结果类。

在分析结果类问题时,通常要分析直接结果、间接结果,积极结果、消极结果等。

7、影响类。

影响类问题多分为短期影响,长期影响;积极影响,局限性;对本事件或本国的影响,对其他事件或其他国家的影响;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局部地域和整个世界的影响等。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紧扣题意是前提,分门别类是关键,根据要求是基础,全面综合看问题,深入分析才高明。

8、论证类。

论证类问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要求考生对这些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并论证自己所选择的观点的合理性。

回答这种类型的问题,首先要选择其中一种
观点,然后结合史实全面论证这一观点;在论证过程中,要求做到论证严密,材料与观点统一,论据充分。

解答此类问题,第一,要确定观点;第二,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以充分的论据支持观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切忌绝对化。

9、启示、看法、认识类。

回答启示、看法、认识类问题,要从以下三个步骤着手分析。

第一是读懂材料,明确材料的核心和启示的规定和指向;第二是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第三是根据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提出我们今后的具体行动、奋斗目标、应借鉴的经验和避免失误的举措。

10、评价类。

回答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种方法:一分为二法,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历史事物;分阶段评价法,从不同的历史时期评价历史事物;主客观评价法,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评估历史事物的历史价值。

11、比较类。

要明确比较对象(是相同、是不同、还是异同),
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特点、方式、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