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解析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解析


①水生生物用水(Aquatic Life Use) ; 保护水生生态系统
②鱼类养殖用水( Fish Consumption Use) ; ③贝类养殖用水( Shellfishing Use) ;
保护公众健康
④游泳区用水( Swimming Use) ;
⑤二级接触用水( Secondary Contact Use) ;
精品课件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常任秘書長(環境)/ 環境保護署署長王倩儀太平紳士
傳媒關係組
檢控組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1)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2)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3)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4)
環境評估科
環境基建科
環保法規管理科
部門事務科
廢物管理 政策科
水質政策科
空氣質素政策科
環境保育科
跨境及 國際事務科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行)解析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 背景介绍 ➢ 主要目的 ➢ 评价指标 ➢ 数据统计 ➢ 评价方法(河流、湖库) ➢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 相关附录
精品课件
背景介绍
➢ 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
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各国都非常重视地表水水质的 监测与评价工作,公众也十分关注地表水环境质量 评价结果。
評估及噪音組
廢物設施組
區域辦事處 (東)
策略評估組 市區評估組 區域評估組
特殊廢物及 堆填區修復組
區域辦事處 (南)
精品课件
背景介绍
表:美国水域功能可达性评价的分类统计样表
精品课件
背景介绍
➢ 导致水体受损的水质指标分析
在对河流水质进行功能可达性评价的基础上,对除水域使用功能 完全满足要求以外的其它3 种功能可达性评价类别, 进一步识别 水体受损的水质指标,分为3 种类型: ① 关键影响指标(major stressor) : 是导致水体使用功能完全受损 的唯一影响指标, 或者对水体完全受损的影响远高于其它指标; ② 中度影响指标(moderate stressor) : 是导致水体使用功能部分受 损的唯一影响指标, 或者对水体使用功能部分受损的影响远高于 其它指标, 或者是水体使用功能完全受损的多个水质指标之一; ③ 轻度影响指标(minor stressor) : 对水体使用功能完全受损或部 分受损有较小影响的指标。
六价铬、铅、镉、石油类
总α、总β、铀、镭、钍等
精品课件
背景介绍
➢ 90年代我国水环境监测数对地表水质的评价方法采用《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
技术规定》(1991)中的方法,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88)
➢ 2003年《关于开展重点流域水质月报的通知》(环函【2003】2号),评价标准执
⑥饮用水水源(Drinking Water Use) ; ⑦农业用水(Agricultural Use) ; ⑧景观用水(Cultural or Ceremonial Use) 。
社会经济用途
精品课件
背景介绍
➢ 美国河流功能可达性评价方法
河流功能可达性评价类别分为4 个类别: ① 水域功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FullySupporting) ; ②水域功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但其使用功能受到威胁( Fully
Supporting but Threatened) ; ③水域功能部分受损( Partially Supporting) ; ④水域功能完全受损(Not Supporting) 。
在每两年一次的全国范围河流水质评价中,美国各州统计每一水 体功能对应每一功能可达性类别的河段长度, 上报EPA统一汇总 。
➢ 我国地表水监测工作始于1973年,当时建制于卫生
防疫部门,1974年开始独立建制,已沈阳为首的一 大批大城市相继挂牌成立了环境监测站。
➢ 我国地表水监测工作与评价工作,经过30 多年的
不断发展,基本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地表水环境质量 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
精品课件
背景介绍
➢ 我国20世纪70年代水质污染状况以无机污染物和
精品课件
背景介绍
现有评价办法存在的问题:
➢ 单因子评价的“一票否决”或“一刀切”的
问题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制存在的问题
1、氨氮和总氮的问题
2、总磷在河流和湖库中标准值不统一的问题(河流Ⅲ类标准0.2mg/L、湖库Ⅲ
类标准0.05mg/L) 3、粪大肠菌群的问题
精品课件
背景介绍
美国的水质评价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水域功能区分类标准, 在进行全国范围的水质评价时, 依据《清洁水法》305b 条款水质评价相关规定, 统一考虑8 类水域使用功能:
酚、汞、铅、水位
评价,水位用于水质变化趋势
精品课件
背景介绍
➢ 2009年3月份,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地表水水质月报改为采用24项指标
评价,多采用的是单因子评价办法,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GB3838-2002)
➢ 常用的综合污染评价方法主要有:
地表水综合污染指数 污染分担率 污染负荷比
行《地表水环境量标准》(GB3838-2002),监测指标见下表
水体 河流
湖库
监测指标
备注
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5、 流量用于分析水质变化趋势 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铅、流量
水温、pH、电导率、透明度、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 透明度、叶绿素 a 不参与水质类
BOD5、氨氮、石油类、总氮、总磷、叶绿素 a、挥发 别的评判,参加湖库富营养化的
重金属污染为主,1987年颁布了《环境监测技术 规范》,1994年开始修改地表水监测技术规范。 早期的地表水河流监测指标见下表:
必测项目
选测项目
水温、pH、悬浮物、总硬度、电导率、溶解氧、 硫化物、氟化物、硫化物、
河流
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酸 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盐氮、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砷、汞、 总铬、铜、锌、大肠菌群、
精品课件
背景介绍
➢ 美国河流功能可达性评价方法总结
➢ 美国的水环境功能达标评价4 个类别。 ➢ 对每一个功能可达性评价类别, 统计对应的河段长度, 以定量分
析河流整体的功能达标情况。
➢ 对除水域功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的其它3 个水域功能类别, 按关
键影响指标、中度影响指标、轻度影响指标3 种类型, 归类统计 各水质指标及对应河段长度, 并追溯污染成因, 采取具体的水环 境整治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