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施工单位须严格按照国家、工信部(或原信息产业部或原邮电部)、广电总局颁布的施工规范、规程及安全操作规程、设计文件要求的内容和安徽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1光缆线路敷设安装1.1施工复测(1)光缆敷设前应按本设计的施工图进行路由复测,标出光缆的具体敷设位置,并丈量出各中继段路由的准确长度。

复测中,对于因外界条件变化而影响光缆安全的局部地段,可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2)本工程线路测量以中继段为单位,测量桩号从光缆线路A 端向B端编写。

1.2光缆配盘(1)光缆敷设前应进行合理的配盘,配盘应根据光缆盘长和路由情况考虑,应尽量做到不浪费光缆和减少接头,使光缆接头数量最少,余出光缆最短,应尽量避免短段光缆,短端光缆长度一设计图纸为准。

(2)光缆类型与使用地段应与设计相符。

1.3光缆布放端别本工程机房为A端,光接点为B端。

1.4光缆布放要求光缆布放的过程中及安装后,其所受张力、侧压力、曲率半径等不得超过单盘光缆主要技术性能的要求。

1.5布放光缆最小曲率半径要求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应按表-4的规定执行,其中D为光缆外径。

2光纤及光缆接续2.1光缆接续使用专用光缆接头盒,按照供货方提供的安装手册或说明书进行封装。

光缆接续前,认真检查接头盒附件种类及数量是否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光缆加强芯在接头盒内有可靠的机械连接,电气绝缘良好。

2.2光缆重叠及预留布放光缆重叠及预留长度见表5o2.3光纤接续采用熔接法,并按相同线序对接,不得接错。

中继段内同一条光纤接头损耗的平均值不得大于O.08dB∕个。

在接头盒内,每侧光缆的余留光纤和余留带松套管光纤各不小于0.8m o如有余留光纤需有醒目的编号,按#1〜#12、#13-#24、#25~#36、#37~#48、#49~#60、#61~#72、#73~#84、#85~#96顺序盘放在自下而上编号的相应容纤盘内。

光纤接头嵌入容纤盘上的槽内,并固定牢靠。

3.4竣工资料注明每个光缆接续盒定位并标明参数。

4..局内光缆4.1局内光缆应做标志,以便识别。

4.2局内光缆在地下室或其他适当的位置预留为20m~30m的光缆。

4.3局内光缆经由走线架和上线柜等处布放,在过程中注意走线架、上线柜、每层楼开头门处应绑扎固定,排列整齐美观。

3.4本工程光缆进机房的室内光缆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进出局首盘光缆可以选用阻燃护套光缆,若不采用阻燃护套光缆,则要求机房室内有严格的防火措施并用阻燃胶带进行缠扎。

进局光缆在局内不单独设置接头,光缆可直接布放至机房光纤分配架(ODF)终端。

局内光缆的布放应整齐美观,爬梯及走线架上的光缆应绑扎牢固,光缆在垂直上升段绑扎间隔应不大于1米。

局内光缆预留部分,盘圈绑扎在进线室铁架上(托架上、走线槽内、局前人孔中或引上电杆上等)。

4管道施工要求4.1.工程测量(1).管道划线:按设计文件及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的位置、座标和高程进行。

(2).人(手)孔定位:人(手)孔一般设在管道的中心线上。

人(手)孔间的距离应按地形、地物、按设计确定,一般不超过120m o4.2.管道建筑(1).道沟开挖(含路面开挖):按测量划线开挖,管道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IOmn1。

管道沟开挖应顺直,沟底平整,沟坎、转弯应平缓过渡。

(2).管道深度:沟深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管顶至路面:塑管绿化带下不低于0.5m,人行道下不低于0.7m,车行道下不低于0.8叫钢管绿化带下不低于0.3m,人行道下不低于0.5m,车行道下不低于0.6m),困难地段或穿越障碍物,沟深达不到标准,应采取保护措施。

(3).塑料管敷设:采用天然地基敷设塑料管前必须夯实抄平管道沟槽。

铺设方法、组群方式、接续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采用承插法接续的,承插部分应涂刷专用粘合剂。

组群管间缝隙宜为IOHOmni,相邻接续管头必须错开30Onm1,每隔3米绑扎一次(或用专用支架排列固定),以保证管群形状统一。

(4).管道包封: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附件9的规定。

如不满足时,管道应做包封处理。

包封的规格、段落应符合设计规定。

(5).管道沟回填:回填前应清除沟内及管孔内各种杂物,沟底先回填50〜100nlnl厚的细土或砂子。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并高于地面50~100mm(郊区150〜20Omnl)O4.3.人(手)孔建筑(1).人(手)孔开挖:在人(手)孔定位处,根据该人(手)孔类型划线开挖,要放坡挖坑,应留有一定的余度,以利墙壁内外粉刷。

(2).人(手)孔基础浇筑:基础的混凝土标号、配筋等应符合设计规定。

浇基础前应清理孔内杂物,挖好积水罐安装坑。

基础表面应从四周向积水罐做20mm泛水。

(3).人(手)孔砖砌体:人(手)孔净高应符合设计规定,墙体与基础应结合严密、不漏水,墙体应垂直。

管道进入人(手)孔位置顶部距人(手)孔内上覆顶面的净距不得小于300mm,管道底部距人(手)孔底板的净距不得小于400mm。

管道端边至墙体面应呈圆弧状的喇叭口。

(4).人(手)孔内预埋铁件:穿钉的规格、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穿钉与墙体应保持垂直。

上、下穿钉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穿钉露出墙面50-7OnIn1;拉力环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与对面管道底保持20Onlm以上的间距,露出墙面80-10Omm,安装牢固。

(5).人(手)孔砂浆抹面:采用1:2.5水泥砂浆抹灰,外壁不得小于15mm,内壁不得小于IOmm o抹墙体应严密、贴实、光滑、不空鼓、无飞刺、无断裂。

(6).人(手)孔上覆安装:人(手)孔上覆的配筋、绑扎、混凝土的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上覆底面应平整、光滑、不露筋、无蜂窝,上覆与墙体搭接的内、外侧,应用L2.5的水泥砂浆抹八字角(墙体上直接浇灌的上覆可不抹角)。

(7).人(手)孔口圈安装:人(手)孔口圈顶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正偏差不大于20mm。

人(手)孔口圈与上覆之间宜砌不小于200mm的口腔。

口腔与上覆搭接处应抹八字,人孔口圈应完整无损。

(8).人(手)孔回填土:回填土前应清除坑内各种杂物,靠近人(手)孔壁四周的回填土内,不应有直径大于100m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

人(手)孔坑每回填土300mm,应严格夯实。

人(手)孔坑的回填土严禁高出人(手)孔口圈的高程。

5.电缆网工程5・1电缆管道敷设:(1),缆线的敷设:将井内积水抽干,管道口清理干净;缆线穿入管孔时要保持一定的角度;缆线的布放宜采用放线盘布放;缆线经过手孔时必须沿手孔内壁敷设,宜加护线管保护。

(2).缆线的预留:设计预留缆线的井孔内,预留电缆长度2-3米并盘扎成圈,确保井内盘线规范合理。

(3).标牌的设置:在电缆穿过的所有手孔里,必须在电缆上缠挂标牌,标牌上必须注明电缆的型号、路由的起讫点及产权属性。

5.2、架空敷设(1),钢绞线的架设:在主干道上架设的钢绞线,直径规格要求在6.6πιπι(7X02.2mm)以上;在小区内架设的钢绞线,直径规格要求在5.4mm(7X01.8mm)以上;钢绞线终端要用U型扎头固定,每个终端不得少于3个U型扎头。

(2).缆线的敷设:电缆垂度及在杆上的预留长度应符合要求,过杆处做弯曲处理,伸缩弯在电杆两侧的挂钩间下垂200mm;吊挂缆线时,挂钩间距要求不大于0∙5m;缆线的布放要求平整顺直,不得使缆线扭曲、弯折;缆线布放到楼栋墙角处转弯时,应预留部分余量,并盘扎成U字型,保证缆线经过转角时不受损伤。

5.3、沿墙壁敷设缆线沿墙敷设时,应采用钢绞线附挂,遇到少量短距离不便新建钢绞线的情况时,可用线卡沿墙壁固定缆线,缆线的布放固定要做到横平竖直,弯曲自然,符合电缆弯曲半径要求,弯曲半径要大于电缆直径的10-15倍;钉固线卡间距要求在O.3m-0.4m,并保证线卡间距均匀一致。

5.4、件安装5.5、1、架空器件的安装(1).架空器件的安装应尽量在距吊线支承力点2m以内,电缆预留线圈应与器件有0.5111-Im的距离,所用器件的输入、输出端电缆都要留有余量,并盘扎成U字型或圆圈型,器件端口处必须用扎线与钢丝绳扎牢,并以铁丝保护平行间距,使输入输出线与器件接口平稳衔接,确保器件的输入输出接头稳固牢靠。

(2).户外分支分配器的空余端口要加75Ω负载电阻。

5.4.2、防护箱内器件的安装(1).防护箱内的器件一律要求紧固在箱内的支架上。

支架不齐全时,应事先安装好支架,严禁器件随意安放。

(2).防护箱内器件的设置要做到安装牢固,便于调试、维护,盘线美观等几个原则。

(3).防护箱内光接收机的输出口一律用防水型直通接头。

5.4.3、楼道内器件的安装(1).明装器件:分支分配器直接安装在楼道单元内,安装位置要求距地面或楼层面2.5m-2.8m,分支分配器必须使用塑料胀塞和自攻螺丝钉紧(不得使用铁钉固定),分支分配器接头处的盘线要做到美观牢靠。

(2).暗装器件:器件安装在楼道内的暗埋箱内,器件要用螺丝或自攻螺丝固定在暗埋箱内的地板或支架上,暗埋箱内的电缆盘线要求美观合理,接头处要做到牢固可靠。

(3).分支分配器的所有空余端口必须安装75。

负载电阻的堵头。

5.5室内布线、安装(1)、暗管布线:先将钢丝穿入预埋好的管道中,然后将电缆与钢丝连接好,由钢丝牵引进用户房内,并将用户盒接好;如用户原先已预埋好电缆,所用电缆质量不好,要将电缆更换。

(2)、明装布线:进户线路由尽量按用户要求敷设,入户线长度不得超过20米。

布线要做到横平竖直,弯曲自然,符合电缆弯曲半径要求,电缆用塑料线卡钉牢,卡距要求在0.3m-0.4m,并保持线卡间距基本一致。

5.6电缆接头制作(1)所有的接头制作要符合标准(2)户外线路接头:户外线路接头做好后在要做防水处理。

接头处的电缆要留有一定的余量,并盘扎成圈或U字型。

(3)户内线路接头:户内线路接头要采用挤压式接头。

5.7•架空杆路5.8.L杆路器材检验:电杆、拉线、钢绞线、挂勾等线路器材运输到位、检查无损伤八5.7.2.立杆:电杆埋设深度、杆高、杆距等符合规定下图要求,其中市区杆距35~40m,郊区杆距45^50m o5.7.3.安装拉线:(1)、拉线地锚坑的洞深,应根据拉线程式和现场土质情况确定见下图,洞深允许偏差应小于50mm,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

(2)、地锚出土长度为30(Γ600mm,允许偏差5(Γ100πιπi;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点与规定出土点之间的偏移W50mm。

拉线地锚应埋设端正,不得偏斜,地锚的拉线盘应与拉线垂直。

5.7.4.架设吊线(1)、架空吊线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吊线夹板距电杆顶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应为250Omnb特殊情况下应为2250mm。

同一杆路同侧架设两层吊线时,两层吊线间距应为40OnIn1。

(2)、线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以及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要求(3)、钢绞线架设位置及其垂度符合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