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2.1.2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公开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2.1.2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运动
——第二课时热力环流定稿
【设计理念】
本节课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以学论教,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大气环境的基础知识,大气中热量和水汽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只有掌握了本节内容才能理解全球性大气环流,气压带与风带的相关知识,能够进一步了解各类天气系统的特点,找出防御自然灾害的针对措施,并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大气环境资源。

大气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了垂直运动;从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差异,在水平气压差异引起空气做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共同构成了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能够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解释相关生活现象。

用理论指导生活实际,提升学生自我的区域认知观念
和人地协调观。

【教学目标】
1、综合思维能力:综合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和过程,会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生活现象。

2、地理实践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产、服务生活。

3、区域认知观念:认知地理现象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表现。

4、人地协调观念: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重点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分组合作探究,导、议、讲、练相结合
【教具准备】
实验、热力环流歪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指导学生进行准备工作;
(2)进行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制作导学案。

学生准备:
(1)温习以前所学关于气压、比热容的相关知识;
(2)预习本节内容,完成预学案。

(3)对于热力环流形成视频、实验、地理歪歌的预习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诸葛亮火烧上方谷》视频看完了,同学们都知道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运筹帷幄的神人,但是问什么这次战争中失测呢?问什么会在关键时候下雨呢?要想解密此现象,一起学完本节课,大家就会明白。

过渡:首先,我们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目标老师起头,全班齐读。

)此时老师板书:
第一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运动第二课时《热力环流》
首先,我们从一组有趣的实验开始,目的是为了感知冷热不均会导致空气的循环运动;大家仔细阅读实验步骤。

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认真观察烟雾的运动方向。

过渡:大家观察的怎么样呢?请把观察到的烟雾运动的情况绘制在导学案上。

(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来)
哪位同学能把烟雾的运动方向情况绘制在黑板上呢
很好!观察的很好!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热力环流现象。

它的原理是什么呢?在实验中可以看到热水的烟雾向上运动,冰块的烟雾向下运动,其中的原因是受热不均引起空气的运动。

过渡:课前通过检查同学们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大家主要存在以下疑点,这些疑点在课堂上会一一解决。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2-3以及动画视频完成导学案上的探究一。

探究一共有5个问题,分为5个小组讨论,给大家5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派一个代表展示本组成果。

1、当A、B、C三地受热均匀时,空气有无运动?
2、A地受热,B、C冷却,垂直方向上空气运动有何差异?
3、同一水平面空气密度产生了怎样的差异?气压呢?
4、等压面的弯曲规律?
5、会进一步引起大气在水平方向上如何运动?
时间到,请同学们做到自己的位子上,讨论的很好,很热烈,下面分组展示你们的讨论成果。

问题答案:
1、大气无明显运动
2 A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B、C两地冷却收缩下沉。

3、在高空,A地上空密度变大,形成高气压 B、C上空密度变小,形成低气压
等压面如何弯曲? A为低压,等压面向低处弯曲,对应高空等压面向高处弯曲;B、C两地为高压,等压面向高处弯曲,对应高空等压面向低处弯曲。

由此)我们总结出等压面的弯曲规律:高压向高处弯曲,低压向低处弯曲。

简化为“凸高低凹”
4、大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过渡:每组学生展示的都非常好,下面我们总结热力环流的过程:由于地面冷热不均首先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大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异,进而导致大气的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现在,请同学们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ABC三地的热力环流。

同学之间可以进行相互交流。

大家注意,热力环流先有大气的垂直运动,然后才有大气的水平
运动。

我们在描述的时候也应注意先后顺序。

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空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吗?
2、高压的数值一定高于低压
的数值吗?
结论:在同一水平面空气有高压流向低压;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
高压的值大于低压,近地面的气压大于高空的气压。

接下来哪位同学给大家梳理以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找一位
学生进行回答)
不知道老师是不是讲的很清楚,可能有的学生对于热力环流形成
过程中气压的比较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看小
试牛刀。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来思考一下,A与A1、B与A、B与B1气
压值得关系.
答案如下; A 〉A1 B 〉A、 B >A>A1>B1 过渡:给同学们用二分钟时间整理巩固以上所学知识点。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很多热力环流的现象。

例如:烧开水的时候
水汽是上升的,打开冰箱的时候水汽是向下的。

冬天楼道里的风。


季夏季博士腾湖和陆地之间的风向等等都是比较典型的局部地区的
空气环流。

请同学们继续完成导学案探究二湖陆风和城市风。

请同学们在图中画出湖陆间的热力环流
分析湖陆风对该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白天来自湖泊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该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该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

湖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湖泊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过渡:同学们,生活在城市和郊区之间也存在一种典型的热力环流.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以上的知识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城市热岛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由于城市
风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笼罩在城市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达郊区后下沉。

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回市中心,并将郊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也带回了城市,致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2、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为了减轻城市的空
气污染,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研究城市上空的风到郊区下沉的距离。

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

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避免相互污染。

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城市风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地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地进行植树造林。

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热力环流有关的例子?(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说)接下来我们来做个【随堂练习】。

(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运动,再形成运动;(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热力环流歪歌》
【课后思考】:巴山夜雨和山谷风有没有一定的关系?
【课堂小结】;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请哪位同学来小结以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请大家认真完成导学案上的其他内容。

【课后作业】
1.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上升或下沉,引起地面冷热不均
B、空气受热,使空气膨胀下沉
C、热力环流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D、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2.下列各图表示高空和低空等压面的弯曲,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3.下面四幅图,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的是()
读右图,分析回答4~6题。

4.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5.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增温和增湿B.净化和增温C.净化和增湿D.减湿和减温6.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板书设计】



最简形式
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