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专题4 酶的探究与应用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0×2=60分) 1.下列叙述正确是( ) A .果胶酶是一种能够分解果胶的酶B .目前常用的酶制剂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淀粉酶C .高果糖浆是指果糖含量为30%的糖浆D .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 [答案] D2.在一个合成连锁反应中:X ――→E 1A ――→E 2B ――→E 3C ――→E 4Y ,如果E 4酶失效,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细菌能够正常生长,我们至少要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 )A .XB .AC .X 和AD .Y[答案] D[解析] E 4酶失效,Y 物质不能合成,细菌便不能正常生长。
3.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B .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C .相同pH 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 .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 B[解析] 由于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所以不能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A 项错误;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两种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所以观察指标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B 项正确;酶具有适宜的pH 值,在适宜的pH 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高于普通洗衣粉,但高于或低于适宜pH 时结果相反,C 项错误;酶具有专一性,所以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的用量都会影响实验结果,D 项错误。
4.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B .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C .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D .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 2和杂菌 [答案] C[解析] 酶的固定方式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的影响小,A项正确;消化酶在人体消化道内发挥作用,一般通过口服方式给药可进入消化道起作用,B项正确;尿糖试纸是将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和无色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制成测试尿糖含量酶试纸。
这种酶试纸与尿液相遇时,很快会因为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由少到多而依次呈现,所以不能反复利用,C项错误;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的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D项正确。
5.下列有关酶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解法和吸水胀破法常用于制备微生物的胞内酶B.透析、电泳和酸解等方法常用于酶的分离与纯化C.棉织物不能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D.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位于片剂的核心层[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多种酶的制备与应用。
利用酶解法可以去除微生物的细胞壁,然后用吸水胀破法破坏原生质,从而提取胞内酶,A项正确;酶的结构和活性的维持需要一定的条件,酸解法会使酶遭到一定的破坏,不宜使用此法,B不正确;棉织物可用纤维素酶处理,以改善手感和外观,C项不正确;食物首先经过胃,所以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应位于片剂的外层,D项不正确。
6.酶在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中的核心问题是固定化技术,而酶固定化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在于酶具有( )A.热稳定性B.催化高效性C.催化特异性D.可反复使用性[答案] D[解析]酶的固定化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固定化酶技术依据的原理就是酶催化反应后可以反复使用。
7.纺织工业上的褪浆工序通常有两类:化学法,每升需要7~9gNaOH,在70℃~80℃条件下作用12h,褪浆率仅为50%~60%;加酶法,用少量细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时,只需作用5min,褪浆率即达到98%,这一事实可作为什么例子( )A.酶具有多样性B.酶具有高效性C.酶具有专一性D.酶具有活性[答案] B[解析]题中事例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8.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葡萄糖溶液时发现无酒精产生,原因不可能是( )A.试验瓶盖了塞子B.瓶内氧气充足,进行了有氧呼吸C.固定化酵母细胞内可能没有酵母细胞D.所谓的葡萄糖溶液可能是其他物质[答案] A[解析]试验瓶盖了塞子,正好造成无氧环境。
本题所示结果应与此无关。
9.如图为四种不同的酶(分别以a、b、c、d表示)在不同温度下酶活性的曲线。
在36℃时酶活性最高的是( )A.a B.bC.c D.d[答案] B10.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B.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C.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同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答案] A11.根据酶在生物体内存在的部位,可分为胞内酶和胞外酶,下列属于胞外酶的是( ) A.呼吸酶B.光合酶C.解旋酶D.消化酶[答案] D[解析]消化酶为分泌到细胞核外起作用的酶,因此属于胞外酶。
12.能产生果胶酶的生物有( )A.植物B.霉菌C.酵母菌和细菌D.以上全部[答案] D[解析]植物、霉菌、细菌和酵母菌均可产生果胶酶。
13.为保证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应注意( )A.使用沸水先冲泡洗衣粉B.用含氯较高的自来水C.和其他洗涤剂混合使用D.室温时用温水先溶解洗衣粉[答案] D[解析]加酶洗衣粉在使用前最好先用温水溶解。
14.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上的汗渍、血渍以及人体排出的蛋白质类物质等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物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尼龙品A.①②③ B.③④⑤C.④⑤⑥ D.②④[答案] D[解析]加入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不能用来洗涤蛋白质成分的衣物。
15.加酶洗衣粉中含有的常见酶类为( )A.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B.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纤维素酶C.脂肪酶、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D.蛋白酶、淀粉酶、麦芽糖酶、肽酶[答案] A16.蛋白酶能分解其他蛋白质类的酶,但洗衣粉中,蛋白酶并没有将其他几种酶分解掉,以下叙述解释正确的是( )A.其他几类酶不是蛋白质类B.蛋白酶处于抑制状态C.蛋白酶具有识别作用,不分解作为酶作用的蛋白质D.缺少水环境或各种酶在添加前已作了保护性修饰[答案] D[解析]蛋白酶不能在无水条件下起作用,也不能分解经修饰过的蛋白质成分。
17.图中表示胃蛋白酶的催化反应速度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 B18.加酶洗衣粉的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是破坏了蛋白质的( )A.全部肽键B.空间结构和部分肽键C.氨基酸D.双螺旋结构[答案] B[解析]蛋白酶只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部分肽键。
19.当前生产酶制剂所需的酶主要来自( )A.动物组织和器官B.植物组织和器官C.微生物D.基因工程[答案] C[解析]当前生产酶制剂所需的酶主要来自微生物。
20.在研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是否设置了对照实验( )A.无对照实验B.有对照、空白对照C.有对照、相互对照D.有对照、条件对照[答案] C[解析]研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应设置对照实验,且是相互对照。
21.某同学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
他的实验设计如下: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为相同。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
下面是对这个实验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A.未设置对照实验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C.没有自变量D.因变量不能描述[答案] A[解析]实验课题是“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因此设置的2组实验应该是:一组用普通洗衣粉作对照组,另一组用加酶洗衣粉做实验组。
如果设置3组,一组用普通洗衣粉作对照组,实验组设置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22.为了探究影响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人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向甲、乙组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下列针对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乙组只加入了蛋白酶B.将温度渐升至90℃,甲组清除血渍的时间会逐渐缩短C.甲、乙两组洗衣粉洗涤效果有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D.实验表明,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答案] D[解析]血液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油渍中不含蛋白质而含脂肪。
分别将甲组和乙组与丙组进行比较,则甲组加入了蛋白酶,乙组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A项错误。
温度过高,酶会变性失活,B项错误。
由于甲、乙两组中都加入了酶,不能得出酶具有高效性的结论,只有在有酶和无酶的对照下,才能得出上述结论,故C项错误。
由表格分析可知,针对污渍的成分添加相应的酶或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温度,都能缩短清除污渍的时间,D项正确。
23.蛋白酶L是一种专门用在液体洗涤剂中的高强度蛋白酶溶液。
蛋白酶L的活性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洗涤剂适宜于酸性条件下使用B.该洗涤剂在温水中的洗涤效果比在冷水中好C.该洗涤剂在偏碱性条件下洗涤效果较好D.该酶的活性随pH的升高不断增强[答案] C[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在偏碱性环境中蛋白酶L的活性最强。
虽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但该图并没有显示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24.下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研究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洗衣粉是否加酶B.本研究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C.两类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t1D.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根据实验目的而人为改变的变量是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是因变量。
加入的洗衣粉不同,温度不同,都会造成洗涤效果的差异,故A项正确。
可用污渍的残留量来表示洗涤效果,故B项正确。
若纵坐标表示污渍残留量,则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t1,普通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t2,故C项错误。
温度过高,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故D项正确。
25.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顽固油渍,则它含有( )A.脂肪酶B.蛋白酶C.淀粉酶D.氧化酶[答案] A26.细胞固定化技术与酶固定化技术相比,所具备的特点是( )A.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不能连续性生产B.成本更高、操作更难、不能连续性生产C.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能连续性生产D.成本更低、操作更难、能连续性生产[答案] C[解析]固定化细胞操作更容易,对酶活性影响更小,且能更新,容易回收,可连续性生产,成本自然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