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纱复习

纺纱复习

它主要由六只45度倾斜角排列的辊筒组成辊筒下面包围有振动尘棒辊筒上装有交叉状的四列角钉角钉为圆柱体在辊筒间装有剥棉刀棉花受到辊筒的无握持打击而逐渐开松和除去部分杂质
一、纺纱技术 1、纤维的细度:棉纤维的细度是影响其可纺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纤维越细,则成纱横截面中的纤维根数就越多,成 纱强力就越高,纤维的可纺性能就越好。同时,纤维越细,成纱的条干不匀率就越低。决定原棉细度的主要因素是棉 花品种和成熟度。我国细绒棉的线密度一般在 1.5~2.0dtex (5000-6500 公支)范围内;长绒棉的线密度一般在 1.2~ 1.4dtex(7000~8000 公支)范围内。 1)号数:1000 米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标记为 Tex(特克斯),号数是定长制。Nt=G(克)/L(1 千米) (棉纱线、棉型化纤纱线、中长化纤纱线均采用号数制); 2)麦克隆值(英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时,1 磅重的纱线具有长度为 840 码的倍数,为定重制。 Ne=L(码)/840G (磅) 号数制与英制支数的换算:tex=583.1/Ne; 3)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时,1 公斤重量的纱线,长度有多少个 1000 米,或 1 克重纱线长多少米,为定重制。Nm=L (米)/G(1 克); 4)旦数 D=G(克)/L(9 千米)为定长制。 2、定重制和定长制与纱线细度之间的关系:定重制值越大,纱线越细,纱线的支数反比于其线密度;定长制值越大, 纱线越粗。 3、普梳纱加工工艺流程:开清棉——普梳——并条——粗纱——细纱 4、精梳纱加工工艺流程:开清棉——普梳——精梳——并条——粗纱——细纱 5、混合的主要目的:1)合理使用原料、保证成纱质量;2)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3)节约原料、降低成 本。 6、纤维的三大特性:纤维细度、纤维长度、纤维强度。 7、六辊筒。握持开松强于 自由开松。所以在工艺流程中,六辊筒开棉机安排在前,豪猪式开棉机安排在后。 开清棉工序的任务:开松、除杂、混合、成卷。 开清棉机械的组成:抓棉机械、混棉机械、开松除杂机械、清棉成卷机械。 开清棉联合机的六大作用区:开松区、粗请区、混合区、细清区、精开清区、梳棉机的喂给区。 8、六辊筒开棉机开松原理:它主要由六只 45 度倾斜角排列的辊筒组成,辊筒下面包围有振动尘棒,辊筒上装有交叉 状的四列角钉,角钉为圆柱体,在辊筒间装有剥棉刀,棉花受到辊筒的无握持打击而逐渐开松和除去部分杂质。通过 辊筒角钉对自由状态的棉块打击和尘棒的振荡,使棉块得到开松。速度自下向上依次递增。 9、除杂指标:1)落棉率:反映落棉的数量指标 。 2)落棉含杂率:反映落棉中杂质数量多少 。 3)落杂率:反映 喂入原棉中的杂质被除去多少。4)除杂效率:反映机器除去杂质效能的大小 。 例:喂入开清棉联合机的原棉重量为 150 千克,原棉含杂率为 2.5%,所制成的棉卷含杂率为 l%,落棉称重为 3 千 克,试计算其落棉率、落棉含杂率、落杂率及除杂效率。 (1)落棉率=落棉重量/喂入品重量×100%=3/150×100%=2%; (2)落棉含杂率=落棉中所含杂质重量/落棉重量×100%=[150×2.5%-(150-3)×1%]/3=76%; (3)落杂率=落棉中所含杂质重量/喂入品重量×100%=[150×2.5%-(150-3)×1%]/150=1.52%; (3)除杂效率:落棉中所含杂质重量/喂入品所含杂质重量×100%=[150×2.5%-(150-3)×1%]/150×2.5%=60.8% (或者除杂效率=落杂率/原棉含杂率×100%)。 10、LA004 型开清棉联合机主要设备:1- A002A 自动抓棉机×2→ 2- A006B 自动混棉机(附 A045)→ 3- A034 六辊 筒开棉机▲→ 4- A036 豪猪开棉机▲(附 A045)→ 4- A036▲(附 A045)→A062 电器配棉器→ 5- A092A 双棉箱给 棉机×2→ 6- A076A 单打手成卷机×2 11、盖板式梳棉机的针布工作区及针齿配置方式:针布工作区:弹性针布和半硬性针布现用于盖板,金属针布用于锡 林和道夫。针齿配置方式:1)针齿平行配置:两针齿相迎,两针齿间的纤维主要受到分梳作用,也是有部分移作用。 锡林、盖板间及锡林、道夫间的针布便属于平行配置。2)针齿交叉配置:两针齿同向,两针齿间的纤维主要发生转 移作用。锡林与刺辊针布便属于这种配置。 12、盖板式梳棉机除杂区的分布:(落杂区的划分)第一落杂区:给棉板与刺辊隔距点到除尘刀;第二落杂区:除尘 刀到小漏底入口;第三落杂区:小漏底落杂区。 13、分梳工艺长度与梳理效果及短绒率之间的关系:分梳工艺长度 LA:刺辊、给棉板隔距点(A)以上一段工作面长 度(L1)与鼻尖宽度(a)之和。分梳工艺长度↓→梳理长度↑(梳理早)→梳理效果↑→短绒率↑。根据经验:LA ≈纤维的主体长度 14、精梳准备工序及其特点:1)条卷工艺(并条条卷工艺):梳棉棉条→并条机→条卷机,其特点是:横向有条痕, 钳板横向握持不匀,精梳落棉多。工艺流程短,投资少,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应用较多。2)并卷工艺(条卷并卷工艺):
二、络筒工程
1、络筒时,纱圈重叠的成因?答:在一个或几个往复的导纱周期中,筒子的回转数正好是整数时,长时间的维持位 移角ψ=0。筒子上的纱圈就会前、后重叠起来。由于筒子的传动直径增大的很慢,重叠现象会持续相当时间。 2、累加式张力器和倍积式张力器的特点?答:累加式张力装置:常用的有垫圈式张力装置、圆盘式张力装置、圆盘 式张力装置、弹簧加压式张力装置、杠杆式张力装置。其特点是:不扩大纱线张力的不匀程度,纱线的粗节、结头对 压力板产生冲击,发生动态张力波动。 倍积式张力装置:常用的有门栅式张力装置。其特点是:动态张力波动小,但扩大了纱线进入张力器之前的张力波动 量。 3、络筒工序管纱退绕时张力是如何变化的?答:⑴ 退绕一个层级时,纱线张力变化规律受气圈速度的影响 ,退绕 一个层级的纱线张力有一定的变化。规律:T 顶 >T 底 (2)整只管纱退绕时纱线的张力变化:1)满管时:张力最小,气圈最多;2)中管时:张力增加,气圈减少;3)管 底时(接近空管):张力最大,气圈最少。随着退绕的进行,摩擦纱段逐渐增加,退绕到一定时候,气圈颈部与管顶 碰撞,气圈形状突变,气圈个数减少,张力发生阶跃。 4、圆锥形筒子卷绕中,当导纱速度不变时,(1)同一层纱圈的螺旋角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哪端的螺旋角较大?(2) 当卷绕直径增大时,大端螺旋角又如何变化?答:筒子大小端卷绕角不同,大端的卷绕角小于小端的卷绕角。随着卷 绕 d 增大, 纱圈的平均节距增加,故大端螺旋角逐层增大。
梳棉棉条→条卷机→并卷机,其特点是:成形良好,层次清晰,且横向均匀度好,有利于钳板的握持,落棉少;产量 低,一套只能工应 5-6 台精梳机。3)条并卷工艺:梳棉棉条→并条机→条并卷联合机,特点是:小卷横向均匀,牵 伸大,纤维伸直好,但小卷易粘连,对车间温湿度要求高;占地面积大。 15、精梳准备工序的偶数法则:精梳机适于消除纤维的前弯钩,而梳棉生条后弯钩纤维较多,为保证喂入精梳机的多 数纤维呈前弯钩状,在梳棉与精梳之间的准备工序应按偶数配置。 普梳纱条(后弯钩)→预并条(前弯钩)→条卷机(后弯钩)→精梳机(前弯钩) 16、影响落棉的因素:1)落棉隔距:B 大,落棉多;2) 喂棉系数:K 大,即给棉早,顶梳刺入迟,落棉少;3) 给棉 长度 A:K<0.5,A 大,落棉多;K=0.5 时,A 对落棉无影响;K>0.5,A 大,落棉少。因为 A 影响产量和梳理质量,所以 在实际工作中调节落棉率主要是改变 B。 17、精梳的给棉方式:前进给棉和后退给棉。一般前进给棉配备较长的给棉长度,后退给棉配备较短的给棉长度。产 品质量要求较高时采用后退给棉。 18、牵伸、牵伸倍数、引导力、控制力的基本概念:牵伸:将须条抽长拉细,使须条截面减细变薄。牵伸倍数 E :牵 伸前后纤维条长度之比,表示牵伸的程度。引导力与控制力:引导力与控制力是对一根纤维而言。a、控制力(阻止 纤维变速):在牵伸区中,慢速浮游纤维所受周围慢速浮游纤维对它的极限摩擦力的总和。b、引导力(促进纤维加速): 在牵伸区中,慢速浮游纤维所受周围快速浮游纤维对它的动摩擦力的总和。浮游纤维加速的条件:引导力>控制力 19、机械(理论)牵伸倍数和实际牵伸倍数:⑴机械牵伸(理论牵伸):Em= V1/V2(式中:V1 、V2—前后罗拉表面速 度);⑵实际牵伸:Ep=L1/L2=G2/G1=Tt2/Tt1(式中:L2 、L1—牵伸前后须条的长度;G2 、G1—输入、输出须条单位长 度重量;Tt2 、Tt1 —输入、输出须条特数);⑶总牵伸与部分牵伸:a、总牵伸倍数 E:最前与最后罗拉线速度之比。 b、部分牵伸倍数 e:相邻两对罗拉线速度之比。例:V1>V2 >V3 >V4 解:e1=V1/V2;e2=V2/V3;e3=V3/V4;则:总牵伸倍 数等于各部分牵伸倍数之积。 20、牵伸区:(现代并条机只有两个牵伸区——前(主)牵伸区,后(预)牵伸区。) 牵伸区须条内摩擦力界及分布:⑴ 摩擦力界:摩擦力的作用空间(摩擦力场),摩擦力场强度分布称摩擦力界分布。 摩擦力界可沿纵向和横向分布。⑵ 影响摩擦力界的因素:a、纵向摩擦力界:罗拉加压 P:P↑,强度↑,范围↑;罗 拉直径 d:d↑,强度↓,范围↑。须条定量 G:G↑,强度↓,范围↑。b、横向摩擦力界:皮辊弹性好,力分布较均 匀;弹性差,边缘纤维不易控制。 21、开/闭环自调匀整系统的特点:1)开环自调匀整系统特点:是匀整反应快,适于短片段匀整。但不能匀整本机牵 伸产生的不匀。另外,易产生“零漂移”,无法匀整长片段不匀。2)闭环自调匀整系统的特点:由于闭环系统是先匀 整后检测,因此 它不能匀整波长等于或小于匀整点到检测点距离的不匀波,从匀整点到检测点的距离即为匀整死区, 它决定了闭环系统主要是匀整较长片段的不匀。 22、浮游纤维和受控纤维,快速纤维和慢速纤维:纤维运动的类型:⑴ 按控制情况分:a、受控纤维:受罗拉握持, 并以该罗拉表面速度运动的纤维。b、浮游纤维:未被罗拉握持的纤维。⑵ 按速度情况分:a、慢速纤维:以后罗拉 速度运动的纤维,包括后纤维和未变速的浮游纤维。b、快速纤维:以前罗拉表面速度运动的纤维,包括前纤维和已 变为前罗拉速度的浮游纤维。 23、并条机牵伸机构的压力棒的主要作用:答:1)压力棒的弧面压在须条上,迫使须条通道形成曲线状,压力棒所 产生的附加摩擦力使后部摩擦力界加强和向前延伸,加强了对浮游纤维的控制,使纤维变速点分布靠近前钳口,出条 质量好。2)压力棒放在须条上方有利于前罗拉的直径增大,以适应高速生产。3)压力棒对须条的压力有自调作用。 4)有利于将传动齿轮箱设计成“油浴”结构。 24、什么是大、小圈条?答:大圈条:圈条直径大于条筒半径,条子圈出条筒中心。小圈条:圈条直径小于条筒半径, 条子不越出条筒中心。一般认为,在条筒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大圈条的容量要大于小圈条的容量(10%左右),逆向圈 条的圈条效应要小于同向圈条。所以,异向大圈条较优。 25、粗纱卷绕的类型,棉纺常用的卷绕类型?答:翼导型(锭翼转速大于筒管转速)、管导型(筒管转速大于锭翼转 速),翼导,粗纱断头时,纱线易飘散,影响邻近纱线;大纱时筒管转速变大,回转易于不稳定。故,棉纺粗纱机大 多采用管导。 26、粗纱机的钢丝圈转速与细纱卷绕直径有何关系?Vf=πdx(ns-nt),(vf-前罗拉表面速度;dx -纱管卷绕直径;ns -锭子转速;nt -钢丝圈转速)。可见,钢丝圈的速度在卷绕大直径时大,小直径时小(相差 1.5%左右)。 27、细纱卷绕成形?要求:卷绕紧密,层次清楚,高速退绕时不脱圈。卷绕形式:圆锥形交叉卷绕(或短动程升降卷 绕 )。细纱的卷绕过程:(1)管纱成形角:γ/2=12.5~14°;(2) 管底:每层纱卷绕高度 h 和级升 m(每卷绕一层 纱后钢领板有一个很小的升距,称为级升)逐渐增大,直到管底形成。管身:h 和 m 为常数。 28、绕线的强度与捻度成正比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