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安全技术管理规定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为进一步加强技术管理,严格各类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执行程序,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实现技术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确保矿井安全无事故,结合公司实际,经研究,特制定本规定。

一、安全技术管理责任制1、矿长对作业规程和施工措施的管理负领导责任,在其领导下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规程措施管理体系。

2、总工程师是规程措施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对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及贯彻实施负总责。

3、生产矿长对规程措施的管理负主要责任,负责落实规程措施的各项规定。

4、安监处长对规程措施的管理负监督检查责任,确保按章指挥、按章作业。

5、副总工程师对分管范围内的规程措施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具体负责组织有关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和实施。

6、通防技术科是规程措施管理的主管部门,在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领导下,组织机电、煤质、安监、区队等有关单位完成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和实施等项工作。

定期对规程措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区队技术人员补充措施。

7、通防技术科地测专业人员负责提供编制规程措施所需要的地质报告或地质说明书,并及时做好地质预报工作,为编制规程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8、通防技术科通防专业人员负责规程措施中的一通三防方面管理,定期排查和处理矿井一通三防方面的安全隐患。

9、机电部门负责规程措施中机电、运输方面管理,保证矿井的安全供电和正常运转。

10、煤管科负责煤炭质量管理,负责落实规程措施中有关保证煤炭质量的管理规定。

11、安监处负责规程措施的监督检查,依据规程措施,及时制止现场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把好规程措施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口。

12、区队长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学习贯彻落实规程措施,发现现场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在用作业规程措施无法正确指导现场安全生产时,应及时要求区队技术员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13、区队技术人员在技术科室的指导下编制规程措施,在区队长的组织下负责向本单位职工传达规程措施,并负责规程措施的试卷命题、考试、补考及成绩登记。

根据现场变化及技术科室的安排及时补充措施,与区队其他管理人员共同抓好规程措施的落实。

二、安全技术审批制度(一)安全技术审批内容21、作业规程的格式、内容,必须符合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编制的《煤矿作业规程》样本和《肥城矿业集团公司关于加强作业规程和措施管理规定》。

内容应密切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的相关规定。

2、作业规程编制以批准的工程设计为前提,符合工程设计对该工程的各项技术参数要求,规程编制前,由分管副总组织通防技术科、机电部门、安监处及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进行方案对比,科学合理地确定施工方法、通风和支护方式等技术安全问题。

3、作业规程编制要以矿井初步设计、水平延深设计、采区设计和地质说明书为依据。

4、采、掘工作面,必须编写作业规程,一面一规程,一个单位工程一规程。

并坚持一工程一措施的原则,采掘工作面剩余的三角煤、断层带,在掘进和回采时,均应编制专项措施。

6、采煤工作面要一个工作面编一份作业规程,对拉工作面,受村下压煤或地质构造影响布臵的刀把式工作面,一个工作面被地质构造分割为多个块段,均视为一个工作面,可合编一份作业3规程。

7、煤矿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不得使用。

试验涉及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前,必须经过论证、安全性能检验和鉴定,并制定安全措施。

8、煤矿企业在编制生产建设长远发展规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必须编制安全技术发展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9、采煤工作面遇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或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10、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收尾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11、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必须根据矿井各个生产环节、煤层地质条件、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瓦斯涌出量、自燃发火倾向和矿山压力等因素,编制设计(包括设备选型、选点)。

(2)运送、安装和拆除液压支架时,必须有安全措施,明确规定运送方式、安装质量、拆除工艺和控制顶板的措施。

(3)工作面煤壁、刮板输送机和支架都必须保持直线。

支架间的煤、矸必须清理干净。

倾角大于15°时,液压支架必须采取防止防倒、防滑措施。

倾角大于25°时,必须有防止煤(矸)窜出刮板输送机伤人的措施。

(4)液压支架必须接顶。

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

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4(5)处理倒架、歪架、压架以及更换支架和拆除顶梁、支柱、座箱等大型部件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6)工作面爆破时,必须有保护液压支架和其他设备的安全措施。

12、针对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和放顶煤开采工艺的特点,必须对防瓦斯、防火、防尘、防水、采放煤工艺、顶板支护、初采和工作面收尾等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13、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必须编制专门设计。

冲击地压煤层掘进工作面临近大型地质构造、采空区,通过其他集中应力区以及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措施。

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中,必须规定发生冲击地压时的撤人路线。

14、在无冲击地压煤层中的三面或四面被采空区所包围的地区、构造应力区、集中应力区开采和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防治冲击地压的安全措施。

15、井筒大修时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维修井巷支护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堵人和支架歪倒。

16、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必须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

17、采用沿空送巷或沿空留巷布臵方式的工作面,必须采取防止从巷道两帮和顶部向采空区漏风的措施。

18、采用放顶煤采煤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厚及特厚煤层时,必须编制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设计,并遵守下列规定:5(1)根据防火要求和现场条件,应选用注入惰性气体、灌注泥浆(包括粉煤灰泥浆)、压注阻化剂、喷浆堵漏及均压等综合防火措施。

(2)有可靠的防止漏风和有害气体泄漏的措施。

(3)建立完善的火灾监测系统。

19、水淹区积水面以下的煤岩层中的采掘工作,应在排除积水以后进行,如果无法排除积水,必须编制设计。

20、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时,开采前必须采取下列措施,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1)采取疏水降压的方法,把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值降到隔水层能承受的安全水头值以下,并制订安全措施。

(2)承压含水层不具备疏水降压条件时,必须采取建筑防水阀门、注浆加固底板、留设防水煤柱、增加抗灾强排能力等防水措施。

21、凡受水威胁的工作面,回采前要编制水害治理专门设计及措施。

22、巷道开门、贯通、特殊工程、巷道扩修,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23、矿井必须有因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以后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的安全措施。

24、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接近这些地点时,必须6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瓦斯。

排除瓦斯工作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25、工作面撤架期间,要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保持工作面全风压通风,特殊情况必须制定专项通风安全措施。

26、工作面因地质构造等原因推进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或搬家回撤时,必须及时编制专项防火措施。

(二)安全技术审批程序1、严格执行肥矿集团《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决定》,公司成立技术管理考核小组,组长为公司总工程师,副组长由分管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及安监处主任工程师组成,成员为各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必须做到一级对一级严格管理,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总工程师对生产技术批准的方案设计、规程、措施,除同级行政正职外,任何人无权否定和改变。

2、各专业副总工程师要协助总工程师抓好全公司技术管理工作,按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配合,互相信任,努力实现技术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确保我公司整体目标实现。

3、通防技术科是全公司的技术主管部门,要加强基层技术管理,在技术上进行有效地指导、监督和考核,并对各工区负直接的技术管理责任,各工区要诚恳接受通防技术科的监督检查,服从通防技术科的业务安排。

74、通防技术科及施工单位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总工程师签署的方案、设计、规程、措施,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及时向总工程师反映,总工程师要召开专业会,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正确决策。

未经总工程师同意,任何人不得改变方案、设计、规程、措施。

5、严格落实业务保安和分工负责制。

一般的技术问题,由分管部门自行处理,较大、较难的技术问题或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分管副总汇报解决。

在事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主导性意见。

6、重大技术问题要坚持会审和现场办公制度,坚持重大隐患报告制度和重大责任事故追究制度。

技术管理分层次领导,上一级对下一级要加强领导和管理,下一级要为上一级负责,学习好、落实好集团公司关于顶板、一通三防,防治水、机电、运输等技术管理规定,落实业务保安责任制,各负其责,分口把关,不折不扣地按时完成交办的工作。

8、作业规程会审由通防技术科牵头,总工程师主持,分管副总、安监、机电、运销和工区等技术人员参加。

89、凡采煤工作面初采、残采、过断层、过老巷,初次放顶、停采撤面、顶板破碎等措施,掘进工作面开门、施工、透巷、过巷、过停采线、掘各类小峒室、过断层、顶板破碎等措施,其它如施工卸压孔、探放水、回撤、修复、设备安装及回撤等措施,必须及时编制并按审批权限,先由技术部门把关签字后,再由安监处主任工程师审查签字,最后由分管副总工程师或总工程师签字后生效,方可传达给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措施内容改变规程内容时,必须由总工程师签字。

10、作业规程由施工区队技术人员负责编写,编制完成后应征求区队长意见,获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报矿审批。

11、专业工程师、分管科长外出时,专业的规程措施由主管科长或总工程师指定的分管科长代为签批;专业副总工程师外出,由总工程师指定的副总工程师代为签批;总工程师外出时,由总工程师指定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副总工程师代为签批。

所有签批人员必须具有同等职级的技术职称。

(三)安全技术审批标准1、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工业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

2、技术管理要体现“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工程设计、规程措施编制到现场施工的全过程、全方位,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9并有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

3、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矿井经济效益。

4、技术管理要坚持安全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一切方案设计和规程、措施,都要以科学分析为基础,优化设计,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切实体现“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操作方便”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