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对外汉语教材中汉字教学环节
的设想——以《轻松学中文》第一阶段
为例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沿用千年的书面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更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象征。
近年来汉语学习者的年龄呈现低龄化倾向,所以针对中小学生的对外汉语教材也应运而生。
但是不论是哪一个年龄段的学习者,汉字的学习都是汉语学习的重难点。
本文就是针对中小学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汉字教学环节的研究,提出对教材中汉字教学环节的一些设想。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汉字教学,中小学
1.
中小学对外汉语教材的现状
现行的中小学对外汉语教材由于受众对象或者编写理念等方面的差异,每一系列的教材都有各自的特点。
如,《轻松学中文》和《轻松学汉语》作者相同,编写背景和教材设计相似,前者是面向非华裔,后者是面向华裔。
《快乐汉语》是为母语为英语的中学生编写的教材。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难点、是汉语学习者学习的难点、也是教材编写的难点。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轻松学汉语》1-2册(即第一阶段)教材中汉字教学环节的优缺点,从而提出一些对教材中汉字教学环节的设想。
1.
中小学对外汉语教材中汉字教学环节的优缺点
《轻松学中文》在教材设计之初就力图达到“语”与“文”的平衡。
在教材
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不仅有汉字的学习,还会通过练习或者活动的形式对之前学习
的汉字进行复习和巩固。
在第二册中还引入了查字典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学会
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查找不会的汉字的字音字义字形。
不仅如此,《轻松学中文》还十分注重对汉字结构的讲解,设计了专门讲解汉字部首的环节,并且选取的部首都很有代表性,都是《汉字等级大纲》甲级字中出现并且使用率
比较高的部首。
这些都是《轻松学中文》的优点,但是书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在汉字笔画和部首教学环节设计上缺乏趣味性,只能死记硬背汉字知识;
在学习简单字的环节中,只是在选取笔画较少的汉字,选取的汉字并不常用;缺
少对形近部首的比较性学习;汉字教学活动的设计以竞赛性为主,缺少文化体验
性活动。
1.
对教材中汉字教学环节编写的设想
1.
借鉴小学语文教材,增加教材趣味性
汉字本身就是各年龄段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难点,成人汉语教材中的汉字环节
十分简单直接,很多教材就是将课文中涉及到的汉字在每课的最后体现出来。
这
一点在中小学教材中有所改善,但是还有欠缺。
例如在《轻松学汉语》的部首讲
解中,就只是简单罗列出汉字,指出其中哪部分是本课需要讲授的部首,并用英
文解释了意义。
这样的环节设计并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汉
字教学初级阶段,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并且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小学语文教材,在《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
拼音字母教学中,教材就通过画出具体的情景,在图画中体现拼音字母的读音和
形状。
通过视觉手段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情景和知识点的结合增加学习的
趣味性、加强了学生的印象。
对于国内小学生来讲字母是陌生的符号,对于汉语
学习者来讲汉字是陌生的符号,汉字中的部首更是抽象难认。
所以在教材的部首教学中可以通过画出具体的场景,在场景中
融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在场景中理解部首的意义,通过色彩鲜艳的
图画增强学习印象。
如图,图画描画的是在森林和草地上,有一个长发的女孩手拿落地麦克风在
房檐下唱歌,台下的观众都张嘴欢呼。
在图中体现了6个常见部首,森林是“木”、草地是“艹”、房檐是“宀”、女孩是“亻”、麦克风是“讠”、张开
的嘴是“口”。
通过在具体的场景中融入部首,不仅很好地展现了部首的形态,
还解释了部首的意义。
相对比简单地列出汉字和英文意义,这样的教材环节更加
生动有趣,也降低汉字学习的难度。
1.
选用合适的汉字和部首
对外汉语教材中汉字的选取不是随意的,也不可以简单地选取课文中的生词。
教材中的汉字环节在选取汉字时要尽量选取最常用的、最有代表性的。
1.
选用常用的汉字
根据《汉字等级大纲》,发现《轻松学中文》第一阶段选取的汉字中会丙级
和丁级字。
在初期的对外汉语教材的汉字选择上,应该尽量选取甲级字,让学生
可以很快地将刚学习过的汉字应用到阅读和书写中,也可以在其他的教学环节中
复习刚学的汉字。
在整体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实现学习、复习和加强记忆的良性循环。
1.
选用形近的部首
通过统计《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级字的部首,可以发现最常用的部首中有
很多是形近的,这些都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在之后的汉字书写中出现偏误,所以在
教材设计时要尽量将形近的部首进行对比学习。
例如,将“口”和“目”放在一
起学习,“口”和“目”不仅形似而且都是关于五官的部首。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
同样形似的“日”和“月”也与“口”和“目”归类到一起进行对比学习,这样
将四个部首放在一页中,就很容易对比他们的字形差异,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尽
量避免产生书写偏误。
1.
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学生记忆
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更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
记忆和理解。
所以在教材的汉字教学环节设计中,也需要增加符合学习内容的汉
字教学活动,给使用教材的教师提供开展教学活动的思路。
例如:
1.
学写毛笔字
母语非汉语的留学生在学习汉字初期会觉得写汉字像画画,为了帮助学生了
解汉字书写规则并在汉字学习初期就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可以在教材中加入
“学写毛笔字”的环节。
在这项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中国的书写工具,并且可以了解关于“文房四宝”的文化知识。
最重要的是在学习书写毛笔字
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在毛笔字的教学环节中,并不是要求学生把字写
得很好,而是通过新鲜的书写工具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了解汉字结
构并且掌握汉字书写规则,改变写汉字就是在画画的刻板印象。
1.
一起造汉字
《轻松学汉语》第一册学习完之后,学生已经了解的汉字的结构,学习了汉
字的部分部首,所以在第二册开始了简单字的教学。
书中简单字的教学环节是通
过图片和英文注释向教材使用者展示简单字的字形和字义。
据此,教材中可以增
加“一起造汉字”的活动,选取简单的象形字并给出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笔
画造汉字,并且要有理有据。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巩固、复习笔画知识,并且拓展关于象形字的知识。
1.
补全汉字
在课文的教学中,会在课文熟悉之后把课文中抠出空格,让学生读课文填空。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熟练度会不断增加,为后续的语法教学打好基础。
因此,在教材的汉字教学环节设计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
例如,增加“补全汉字”的教学活动。
在学习完部首之后,将汉字中的部首部分空出来,用给出的部
首填进去。
在这个环节中选取的汉字可以是部首形近的汉字,例如“建”和“进”,在活动中学生用部首“廴”和“辶”补全汉字。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可以
帮助学习复习巩固学习过的汉字部首,也是对形近部首的比较和分辨,避免在之
后的书写中犯错。
结语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中小学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汉字教学环节,全文以《轻松学
中文》1-2册(第一阶段)的汉字环节为例,通过研究教材中的环节设计,发现
教材的优缺点。
并根据教材中的不足提出一些在教材的汉字环节设计上的设想。
但是由于笔者经验的限制,提出的设想还有待在实践中改进。
参考文献
1.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
赵金铭.对外汉字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
李香平.当前留学生汉字教材编写中的问题与对策[J].汉语学习,2011(01):87-95.
4.
肖奚强.汉字教学及其教材编写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4(0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