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站深基坑施工方案

地铁站深基坑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1)1.1危大工程概况及特点 (1)1.2施工环境概况 (6)1.3工程重点及应对措施 (11)1.4施工场地布置 (13)1.5施工要求 (16)1.6技术保证条件 (16)2.编制依据 (17)2.1编制依据 (17)2.2编制范围 (19)3.施工计划及资源投入计划 (19)3.1施工进度计划 (19)3.2资源投入计划 (20)4.施工工艺技术 (23)4.1技术参数 (23)4.2钻孔灌注桩(立柱桩、抗拔桩)施工方案 (24)4.3SMW工法桩施工方案 (32)4.4基坑降水 (38)4.5基坑开挖及支撑施工方案 (41)4.6钢支撑施工 (50)4.7检查要求 (57)4.8监控测量 (58)4.9混凝土支撑拆除施工方案 (68)5.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69)5.1组织体系 (69)5.2施工任务划分 (73)5.3作业人员配备及分工 (74)6.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75)6.1安全管理目标及责任制 (75)6.2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76)6.3安全管理措施 (76)7.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85)7.1质量管理体系 (85)7.2质量保证措施 (88)8.环水保及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94)8.1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目标 (94)8.2环保与文明施工管理保护体系 (94)8.3环水保及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95)9.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97)9.1雨季的施工措施 (97)9.2冬季的施工措施 (99)9.3夏季的施工措施 (100)10.应急预案 (101)10.1应急组织体系 (101)10.2指挥机构及职责 (102)10.3应急救援流程 (107)10.4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109)10.5应急救援物资与设备 (110)10.6医疗保证措施 (112)11.验收要求 (114)11.1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验收 (114)11.2地基基础及支护结构分部工程验收 (117)12.附件 (119)1.工程概况1.1危大工程概况及特点XX站附属结构为1~3号风亭组,1~4号出入口、1~3号公共区疏散出入口。

其中1号风亭组与2号出入口合建,3号出入口与1号公共区疏散出入口。

另西端头井物业预留1组风亭、A、B号出入口(不在施工范围内)。

1号风亭及2号出入口基坑围护结构采用φ850@600SMW 工法桩148幅,桩长为17.5m。

基坑内抗拔桩(兼减沉桩)13根,桩径800mm,桩长7m;立柱桩10根,桩径900mm,桩长8m;基坑开挖深度约10m(局部集水坑开挖深度达12.9m)。

2号风亭基坑围护结构采用φ850@600工法桩79幅,桩长为16m。

基坑内抗拔桩(兼减沉桩)11根,桩径800mm,桩长7m;立柱桩4根,桩径900mm ,桩长7m;开挖深度约9.8m (局部集水坑开挖深度达11.3m)。

3号出入口及1号公共区疏散出入口基坑围护结构采用φ850@600SMW工法桩99幅,桩长为16m。

开挖深度约10.05m (局部集水坑开挖深度达13m)。

1号出入口基坑围护结构采用φ850@600SMW工法桩100幅,桩长16m,开挖深度约9.3m(局部集水坑开挖深度达12.3m)。

4号出入口基坑围护结构采用φ850@600SMW工法桩110幅,桩长16m,开挖深度约9.3m(局部集水坑开挖深度达12.3m)。

3号公共区疏散出入口基坑围护结构采用φ850@600SMW 工法桩110幅,桩长16m,开挖深度约9.55m。

2号公共区疏散出入口基坑围护结构采用φ850@600SMW 工法桩55幅,桩长16m,开挖深度约9.55m。

3号风亭基坑围护结构采用φ850@600工法桩82幅,桩长为16m。

基坑内抗拔桩(兼减沉桩)14根,桩径800mm,桩长7m;开挖深度约9.85m(局部集水坑开挖深度达11.35m)。

基坑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附属深基坑和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属专家论证范围。

附属基坑需附属主体结构封顶且完成回填后,基坑安全风险即解除。

XX站附属围护结构主要工程数量详见下表:表1.1-1 XX站附属围护结构主要工程数量表部位SMW工法桩(m³)Φ800抗拔桩(m)Φ900立柱桩(m)混凝土冠梁支撑(m³)Φ609钢支撑(m)土方开挖(m³)土方回填(m³)1号风亭1901.04 434.5 296.25 284.06 449.95 15149.17 5456.18 2号风亭1068.61 317.6 39.7 119.64 92.52 5921.74 1859.76 3号出入口1756.43 / / 114.35 174.56 4678.05 1780.28 1号出入口1635.92 / / 135.75 168.13 4645.2 1610.08 4号出入口1805.39 / / 142.66 163.71 4684.85 1654.02 3号疏散口822.09 / / 53.27 29.81 1398.98 378.72 2号疏散口822.09 / / 53.27 29.81 1398.98 378.72 3号风亭1154.21 288.89 / 124.07 123.58 5857.17 1825.96图1.1-1 XX站附属结构基坑平面图图1.1-2XX站1号风亭及2号出入口基坑断面图图1.1-3 XX站2号风亭基坑断面图图1.1-4 XX站3号出入口及1号公共区疏散出入口基坑断面图图1.1-5 XX站1号出入口基坑断面图图1.1-6 XX站4号出入口基坑断面图图1.1-7 XX站3号公共区疏散出入口基坑断面图图1.1-8 XX站2号公共区疏散出入口基坑断面图图1.1-9 XX站3号风亭基坑断面图XX站附属结构总平面见附图一、纵横剖面图见附图二。

1.2施工环境概况1.2.1地质情况图1.2.1-1 XX站附属基坑地层分布图表1.2.1-1 地质情况表土层编号土层颜色土的状态特征描述厚度(m)最小~最大①2层素填土棕红色干-稍湿松软结构较松散,主要为回填中粗砂,实测标贯锤击数为4~12击。

0.5~11m②1粉质粘土褐黄、棕黄色可塑状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37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为5.19MPa,中等压缩性。

液性指数范围值为0.26~0.74。

实测标贯锤击数为7~13击。

0.5~10.6m②2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状以粉粘粒为主,局部夹少量砂砾、刀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5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为4.2MPa,高等压缩性。

液限指数范围值为0.47~1.07。

实测标贯锤击数为2~3击。

0.5~5.6m⑤1-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中厚层状中厚层状构造,粉砂质结构,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及短柱状,碎块可用手掰断、正常钻进速度较快、岩芯采取率较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0.5~3.5m土层编号土层颜色土的状态特征描述厚度(m)最小~最大⑤1-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中厚层状中厚层状构造,粉砂质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见少许垂直裂隙,裂面见Fe、Mn质渲染,局部见有钙质浸染及胶结(表现为青灰色)及局部粉砂质含量较高。

锤击声较响、无回弹、有轻微凹痕、易击碎。

岩石遇水易软化,暴晒易崩解。

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少数为短柱状,属软岩,岩石质量指标RQD≈80-93%,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7.5~18.7m图1.2.1-2 XX站土方开挖地层分析1.2.2水文情况根据地下水含水空间介质和水理、水动力特征及赋存条件,本合同段沿线地下水类型可分为上层滞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三种类型。

⑴上层滞水赋存于填土层之中,主要接受降雨入渗补给及城区下水管的渗漏补给。

水位随气候变化大,无连续的水位面,水量一般较小,初见水位埋深一般为 1.00~3.90m,而雨季持续降雨水位可平地面。

⑵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砂砾层中。

粉质粘土为含水层的隔水顶板,下伏基岩为相对隔水层底板。

沿线分布的砂砾石层一般为稍密~中密,饱和,属于富水地层,具有透水性强的特征,且与地表水水力联系十分密切。

砂砾石层主要被人工填土层及粉质黏土覆盖,局部地段被淤泥质粉质黏土覆盖,地下水具微承压性。

⑶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三系新余群较破碎的泥质粉砂岩与钙质泥岩层段,该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主要受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节理)控制,裂隙(节理)多呈闭合状,其富水性受张性裂隙控制,一般富水性极差。

该地下水与上覆孔隙水直接接触,形成互补关系,一般具统一的地下水位面。

XX站附属地质情况详见附图四。

1.2.3交通情况图1.2.3-1 XX站周边交通环境现状图(一期)一期:XX站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即现在正在实施。

二期:XX站附属结构,采用全明挖施工,二期施工持续时间7个月。

待顶板吊装孔封闭后,附属管线迁改至主体车站顶板上方,车站主体上方道路恢复,交通导致至车站主体顶板,双向各2条机动车道,共宽14m,两侧附属围挡进行围闭。

在按照现场实际需要及其交通方案组织施工的同时,还应做好以下几点:1、工程实施前,主动与交通管理部门联系、汇报交通组织方案,请交通部门给予支持和指导改进、完善交通运输方案,制定实施细则。

2、为了减轻给城市道路交通造成的压力,工程材料的运输及土方外运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并与交通主管部门协商确定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并在相关交通线路上布置限速、禁行、禁停等交通标志,并配合交管部门,安排专职人员在主要路口疏导交通。

3、施工期间,进出工地的车辆和人员严格遵守XX市交通法规,服从交通管理部门的命令和管理,接受交通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影响交通的问题,立即按要求进行整改,施工完成后尽快按要求恢复路面上交通设施。

XX站附属结构施工详细交通组织线路见附图三。

1.2.4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表1.2.4-1 管线分布表燃气PE DN200 2m沿龙兴大街由东西向敷设主体顶板北侧主体基坑北侧强电10kv 1.5m沿龙兴大街由东西向敷设主体顶板北侧主体基坑两侧弱电 1.2m沿龙兴大街由东西向敷设主体顶板北侧主体基坑两侧燃气PE DN2002m沿龙兴大街由东西向敷设三清山大道横跨车站主体基坑北侧管线分布示意如下图所示。

图1.2.4-1 管线现状图XX站附属范围内需迁改管线较多,分别为:1根DN1500雨水管、1根2400×1500雨水箱涵、1根DN300自来水管、1根DN600自来水、1根DN800自来水、2根DN1200自来水、2根DN200燃气管、2根DN500污水管、1根DN800污水管、2根10KV强电,弱电管线若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