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实验性研究证据
给受试对象施加一定 的干预措施,如:
•随机对照试验
•非随机对照试验
6月9日
观察性研究证据
未施加干预措施,如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断面调查 •描述性研究 •病案报道
二次研究证据
对原始文献的系统阅读、综 合分析、加工提炼和概括论 述,如: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综述 •临床实践指南 •决策分析 •经济学分析
6月9日
34
【摘要】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商品名阿乐)治疗高脂血 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 安 全 性 。 方 法 211例 高脂 血症 患者随 机分 为两 组:A组:阿托伐他汀组11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 B组:辛伐他汀组101例,给予辛伐他汀10mg/d。观察 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
6月9日
43
2.是否随访了纳入研究的所有 病人,观察期是否足够长
¨ A. 是随机对照研究,我们还应看是否随访
了所有纳入研究的病人
¨ 实际:临床研究要做到随访全部纳入病人, 有时会很难,特别是需要长期观察的研究
-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原因,研究对象会出现
退出、不依从、失访、剔除等情况
6月9日
44
¨ 失访
6月9日
31
最佳资料库
Ø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ews(EBMR)
Ø Cochrane Library(CL) www.update.cochrane.couk;
Ø Best Evidence(BE)
Ø Medline /PubMed
随机分 配方案 Ø 2. 是否随访了纳入研究的所有病人,观
察期是否足够长 Ø 3. 是否对随机分配入组的所有病人的有
关结果都进行了分析 Ø 4. 是否对患者和医师采用盲法 Ø 5. 除试验措施不同外,各组患者接受的
其他治疗措施是否相同 Ø 6. 组间基线是否可比
6月9日
38
1.研究对象是否随机分配?是否隐藏 了随机分配方案
6月9日
12
我国临床治疗性研究质量的现况
Ø 35种中华牌医学杂志164RC(1995-1996)随机分配方法
随机分配方法 15% 6%
79%
15 ﹪ 合格
1 6 ﹪ 错误
2 3
79 ﹪ 不清楚
6月9日
13
组间基线状况分析(涉及可比性)
基线情况
29%
1
2
55%
3
16%
¨ 基线资料 29﹪ 清楚 16﹪ 无组间基线信息 55﹪ 组间基线不清楚
q 原始研究证据
病因学/不良反应研究证据 诊断学研究证据 治疗性研究证据 预后研究证据
q 二次研究证据
系统评价 临床决策分析研究证据 卫生经济学分析
临床实践指南
6月9日
11
评价治疗性研究证据的基本原则
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研究对象是否随机分配?是否隐藏了随机分配方案 研究对象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是否均进了随访 是否根据随机分组的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结果分析(是否采用意向性
6
1. 初筛临床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相关性
¨ 这篇文章是否值得花时间精读(P.71 )
¨ 阅读这篇文章的摘要和结论部分,确定 相关性
6月9日
7
2. 原始研究涉及的主要临床问题 及常用的设计方案
临床问题
病因 诊断
治疗 预后
常用设计方案
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 断面研究(将新的试验与金
标准进行比较)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6月9日
14
防治性证据的评价原则和方法
6月9日
15
(一)治疗性研究证据的级别
¨ A级: 1a: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同质) 1b:单个的RCT(窄可信区间)
¨ B级: 2a: 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 2b: 单个队列研究(包括低质量RCT, 随访<80﹪)
¨ C级: 3a: 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同质) 3b: 单个病例-对照研究 4:大样本得病例报道、质量较差的队列 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治疗性研究的评价原则
6月9日
2
临床研究证据的评价
6月9日
3
(一)评价临床研究证据的重要性
¨ 证据来源复杂
专业杂志、非专业杂志、报纸、因特网等
¨ 证据质量良莠不齐
全世界每年有200多万篇有关生物医学的文章在2万余种生物医学 杂志上发表
¨ 临床研究证据必须结合患者具体情况
研究证据是某一疾病的“平均疗效”,医务人员必须综合考虑临床 专业知识、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选择,作相应调整
6月9日
8
3. 根据研究类型评价临床研究证据
¨ 研究证据的内在真实性 -内在真实性是评价研究证据的核心
-研究证据的内在真实性(internal validity)是指就该文章本身而言,其研 究方法是否合理,统计分析是否正确, 结论是否可靠,研究结果是否支持作 者的结论等。
6月9日
9
¨ 研究证据的临床重要性
6月9日
32
中文数据库:
¨ 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 CMC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 ¨ 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 ¨ VIP(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等
6月9日
33
检索结果
题目:阿托伐他丁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北京阿托伐他丁临床试验协作组 杂志: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3):132-135
6月9日
17
¨ 随机分配所有的研究对象 ¨ 所有研究对象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到治
疗组或对照组
¨ 同时进行随访观察
6月9日
18
¨ 常用的随机分组方法
查随机数字表 抛硬币法 掷骰子法 抽签随机法 计算机随机法(如:SAS软件) 分层随机法 区组随机法
6月9日
19
¨ RCT可最大限度的避免选择性偏倚 ¨ 最真实地反应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 论证强度最高 ¨ 是治疗性研究中经典的设计方案
结论 我们建议阿托伐他汀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 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 高脂血症
6月9日
35
第三步:评价证据
6月9日
36
评价治疗性证据的基本内容:
Ø 证据的真实性 Ø 证据的重要性 Ø 证据的实用性
6月9日
37
(一)治疗性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六条原则
Ø 1. 研究对象是否随机分配?是否隐藏了
结果 高胆固醇血症,阿托伐他汀降低低密度 脂 蛋 白 胆 固 醇 (LDL C); 动 脉 硬 化 指 数 (TCHDLC)/HDLC ) 作 用 优 于 同 剂 量 的 辛 伐 他 汀 (P 均 <0.05)。对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降低 甘油三酯(TG),作用亦明显优于辛伐他汀(P<0.05)。
-与RCT比较 选择性偏倚机会大 结果可靠性较RCT差 花费同RCT
6月9日
22
¨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
¨ 指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受试对象不是 采用随机的方法分组,而是由病人 或医生根据病情及有关因素人为的 纳入试验组或对照组,并进行同期 的对照试验。
6月9日
23
¨ -分配方法:
由医生/病人/病人家属决定
study)
6月9日
25
(三)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
Ø提出问题 Ø检索证据 Ø评价证据 Ø应用证据 Ø后效评价
6月9日
26
第一步:提出问题
6月9日
27
¨ 举例:
¨ 女性,55岁,血脂异常患者。当主 管医师应用阿乐( 阿托伐他丁)为 其治疗时,患者问:阿乐治疗与舒 降之相比哪个降血脂疗效好?
6月9日
¨ 是否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配研究对 象?
¨ 随机分配方案是否隐藏?
--为了减少选择性偏倚
6月9日
39
¨ 是否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配研究对象?
Ø 常用随机分配方法
6月9日
40
随机方案隐藏(randomization concealment)的方法:
¨ 采用随机分组时对具体分组别(试验组 或对照组)的隐匿,使随机分组的方案 确定者与具体执行者为不同的人员,使 得研究执行者只知道研究对象用药的序 号,而不知研究对象的组别。
Ø 通常认为失访率应小于10﹪ Ø 特殊情况 下失访率不能超过20﹪
¨ 同时
Ø 是否对失访原因要作以说明 Ø 是否对失访进行了意向治疗分析
(intention-treat,ITT)(后述)
6月9日
45
¨ 本研究描述:
试验结束时, 试验组有2例失访, 对照组有3 例失访,均剔除之。另外, 对照组1例因腹胀 退出试验,不参加疗效分析,但计入不良反 应。最后进行疗效分析者, 试验组110例,对 照组101例。其中合并TG≥2.03mmol/L者 (混合型高脂血症); 试验组52例,对照组53 例。仅有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试验组58例,对 照组48例。
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刘雅莉 2005.6
6月9日
1
主要内容
¨ 了解如何评价临床研究证据
¨ 评价临床研究证据的重要性 ¨ 医学文献的主要类型 ¨ 评价临床研究证据的基本步骤 ¨ 各类研究证据的评价原则
¨ 了解防治性证据的评价原则和方法
¨ 治疗性研究证据的级别 ¨ 治疗性研究常用的设计方案 ¨ 应用防治性研究证据的循证医学步骤
-优点:
方便、简单、易被医生病人接收,依 从性好
-缺点:
选择性偏倚发生可能性大
6月9日
24
¨ 交叉试验(cross-over design) ¨ 自身前后-对照研究(before-afte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