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的危害与认识
疲劳驾驶,等于方向失灵
▲高速行车容易导致疲劳驾驶
驾驶车辆时,随着速度的提高或持续高速行车, 驾驶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驾驶疲劳现象。驾驶车 辆高速行驶时,驾驶人的注意力十分集中,始终 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的状态,而随着速度的不断提 高和驾驶时间的延长,驾驶人会逐渐出现疲劳感 觉。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道路环境单一,交通干 扰少,速度稳定,行车中的噪声和振动频率小, 易使驾驶人产生单调感而困倦瞌睡,出现“高速 公路催眠现象”。由此可见,驾驶车辆高速行驶, 容易导致驾驶疲劳。
疲劳驾驶,等于方向失灵
▲驾驶期间缓解疲劳驾驶的方法
(1)用清凉空气或冷水刺激面部; (2)喝一杯热茶或热咖啡或吃、喝一些酸或辣的刺 激事物; (3)停车到驾驶室外活动肢体,呼吸新鲜空气,进 行刺激,促使精神兴奋; (4)收听轻音乐或将音响适当调大,促使精神兴奋; (5)作弯腰动作,进行深呼吸,使大脑尽快得到氧 气和血液补充,促使大脑兴奋; 以上方法只能是暂时的缓解疲劳驾驶,不能从 根本上解除疲劳,唯有睡眠才是缓解疲劳和恢复清 醒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
疲劳驾驶,等于方向失灵
三、疲劳驾驶的判定
驾驶的三个阶段: 1、驾驶适应阶段。(半小时至一小时) 2、驾驶心理、生理、体力、脑力正常发挥阶段。 (一至三小时) 3、产生疲劳阶段。(五至六、疲劳驾驶带来的危害
驾驶人疲劳时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和操作 失误增加。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档不 及时、不准确;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 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 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 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 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有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 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如果 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疲劳驾驶,等于方向失灵
要 素 生活环境
形成驾驶疲劳的主要原因 居住地离工作地点过远;家务事过多或夫妻不和睦;精神 负担重;社交太广,参加文娱活动时间太长。 就寝过晚,睡眠时间太少;睡眠效果差;嘈杂的睡眠环境 不能保证睡眠质量。 空气质量差,通风不良; 温度过高或过低;噪声和振动严 重;座椅调整不当;与同车人关系紧张。 在午后、傍晚、凌晨、深夜时段行车;路面状况差;道路 条件好,情况单一;风沙、雨、雾、雪天气行车;交通环 境差或交通条件拥挤。 长时间、长距离行车;车速过快或过慢;过于限制到达目 的地的时间。 体力、耐久力差;视、听能力下降;体力弱或患有某种慢 性疾病;服用驾驶车辆忌用的药物;女性生理特殊时期 (经期、孕期)。 技术水平低、操作生疏;驾驶时间短、经验少;安全意识 差。
疲劳驾驶,等于方向失灵
二、疲劳驾驶的原因
引起疲劳驾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驾驶人的疲劳主 要是神经和感觉器官的疲劳,以及因长时间保持固定姿 势,血液循环不畅所引起的肢体疲劳。驾驶人长时间坐 在固定的座位上,动作受到一定限制,注意力高度集中, 忙于判断车外刺激信息,精神状态高度紧张,从而出现 眼睛模糊、腰酸背痛、反应迟钝、驾驶不灵活等驾驶疲 劳现象。形成疲劳的顺序是:眼睛,颈部、肩部、腰部, 主要是眼睛和身体的疲劳。
疲劳驾驶,等于方向失灵
▲高速公路行车防范疲劳的办法
高速公路路面宽阔、固定参照物少、车流速度高;既无交 通信号灯控制和道路平面交叉,又无行人、非机动车和其他低 速机动车干扰,所有车辆都保持较高的速度各行其道有序的行 进。在高速公路行车,驾驶人的精力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体力消耗增大,而且会不知不觉地提高车速,甚至丧失制动减 速意识。在这种环境下长时间驾驶车辆会感到单调、枯燥,既 容易产生松懈或疲劳。因此,驾驶人没有休息好或感到有点疲 劳时,不要驾车进入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时,最好在 1个半小时到2小时到就近的服务区休息一下;若感觉有点疲倦 或有睡意时不要在继续驾驶,最好立即休息。
2009年10月5日13时40分,袁协发驾驶鲁BG1816号轿车载刘红春、刘帅、 袁超顺威青高速由东向西行驶致57KM处时与路北防护栏相撞,致刘帅当场死 亡,袁协发、袁超伤,轿车、防护栏损坏。原因,速度较快,中午发困,疲劳 驾驶造成的。
▲日常主动预防疲劳驾驶的办法 预防驾驶疲劳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最有效途 径,当已经感到疲劳再去改善,就不如做好预 防效果更好。预防驾驶疲劳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效果。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3)科学的安排行车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4)注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休息方式。 (5)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相关知识
——————安全经验分享
一、对驾驶疲劳的认识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 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 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 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 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 等诸方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 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 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 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 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 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因此,疲劳后严禁驾驶车辆。
疲劳驾驶,等于方向失灵
新疆库车“12.2”特大交通事故 2008年12月2日8时30分左右,国道314线库车县境内762km处发生一起特大交通 事故,造成22人死亡,3人重伤。据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委宣传部提供的消息说,一辆从 阿图什开往乌市的卧铺客车与一辆相向行驶的拉煤货车相撞。拉煤货车满载煤块,车 上有3人。客车上载有司乘人员及乘客共30人。在距事故发生地前7公里处,货车司机 因疲劳驾驶曾被执勤交警强制休息20分钟,但仍未能挽救这次悲剧的发生。另外从 事故照片中看到,客车的左半部(司机驾驶位)被整齐地从头到尾削掉一半,由此推 断客车司机在事发当时也极可能处于熟睡状态,根本没有做出本能的保护躲避动作!
睡眠质量
车内环境
车外环境 运行条件
身体条件 驾驶经历
▲ 夏季行车容易导致疲劳
在夏季炎热天气或驾驶室内温度过热的环境 下驾驶车辆,温度高、空气流通差,驾驶人很容 易疲劳,往往会感到精神疲倦,视线逐渐变得模 糊、思维变得迟钝,尤其是午后行车极易瞌睡, 甚至会出现驾驶人瞬间失去记忆的现象,勉强驾 驶极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夏季炎热天气行 车,应尽量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和湿度适 宜,出现疲劳时应及时停车休息,不得勉强驾驶 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