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摄氏温度把的温度规定为O℃,把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

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它有两种方式——和——4.物质从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所有气体,
在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
用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5.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
速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成小水滴落下来。

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至,最小分度值是。

7.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
有和。

8.海波的溶点是48℃。

则:50℃的海波呈态,10℃的海波
呈态。

9.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的冷却效果较好。

因为它在过程中要热量。

10.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汽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凝固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液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华
吃冰棒解热升华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把℃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D.无法判定2.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
A.熔化、汽化B.熔化、液化C.液化、凝华D.液化、升华。

4.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D.无法确定
5.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

这是因为()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
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
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6.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
A.积雪融化B.雾、露的形成C.霜的形成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7.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磨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8.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新奇B.为了美观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解暑降温
9.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10.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A.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
B.眼镜上有灰尘
C.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D.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三、实验题(共10分)
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
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现象。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热,但温度。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1.冰水混合物,沸水,-3℃2.升华,凝华;3.汽化,蒸发,沸腾
4.气态,温度,压缩体积5.升华,凝华,熔化6.35℃~42℃,0.1℃;
7.升华,凝华8.液态,固态;9.冰,熔化,吸热;
10.
二、选择题
三、实验题
1.(1)内部、表面、汽化、吸热、温度不变;(2)第7分钟;
(3)5分钟、99℃;(4)图(b)是水沸腾前,图(a)是水沸腾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