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经济第一章绪论1.工程技术经济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应用经济分析和评价指标。
对各种设计方案,工艺流程方案.设备方案的科学决策就是工程建设经济的任务。
3.经济的含义:①生产关系;②社会生产和再生产;③节约。
4.工程技术与经济的关系:①工程技术与经济互为基础、条件;②经济是工程技术的目的,经济发展为工程技术的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③工程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5.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的技术经济分析包括:⑴对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与构成的经济分析;⑵工程建设前期的项目可行性研究;⑶规划与设计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⑷工程施工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⑸工程交付使用后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估;⑹改、扩建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6.工程技术经济学的特点:⑴立体性;⑵预测性;⑶方案的比选与决策;⑷定量性。
7.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⑴预测分析的原则;⑵动态分析的原则;⑶定量分析的原则;⑷适当满足的原则;⑸全过程效益分析的原则。
8.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基本程序:⑴调查研究,确定目标;⑵寻找关键要素;⑶建立方案;⑷评价方案。
第二章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1.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指工程项目的生产、使用直至消亡的整个寿命过程。
2.寿命周期划分三个阶段:⑴初始阶段:①机会研究阶段②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③可行性研究阶段⑵实施阶段:①计划准备、设计阶段②施工及验收阶段⑶使用阶段:①项目审核②合同履行评价③使用者需求研究。
3.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寿命周期:⑴项目选定;⑵项目准备;⑶项目评估;⑷项目谈判;⑸项目的执行与监督;⑹项目后的评价。
第三章市场调查与技术经济预测1.市场调查就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有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市场营销信息和资料,分析市场情况,了解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
2.市场调查的内容:⑴市场容量调查⑵价格现状调查⑶竞争状况调查3.预测是指对现实和历史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中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以此为依据,对出现的未来事件及其状态进行的预计和推断。
4.预测的步骤:⑴确定预测目标和要求;⑵收集、整理调查资料;⑶选择预测方法,确定预测模型,进行科学预测;⑷分析和评价预测结果;⑸追踪与反馈。
5.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分类:⑴技术预测;⑵经济预测;⑶:①市场需求预测;②市场占有率预测;③资源预测。
6.定性预测分析方法:⑴专家预测法;⑵特尔菲法:①准备预测;②预测阶段;③结果处理阶段。
7.定量预测分析方法:⑴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法包括:①简单平均法;②移动平均法;③指数平均法。
第四章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资金与项目融资1.世界银行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资金构成:⑴项目直接建设成本;⑵项目建设间接成本;⑶应急费用包括:①未明确项目的准备金;②不可预见准备金。
2.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包括⑴固定资产投资❶建筑安装工程费用;❷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❸预备费用;❹其他费用。
⑵建设借款利息。
⑶流动资金。
3.预备费用指为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各种因素可能导致的造价的增加而预备的费用。
4.流动资金指经营性建设工程项目为保证生产和经营正常进行,按规定应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的铺底流动资金。
5.项目融资指以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或权益作抵押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或贷款活动。
6.项目融资资金来源:①商业银行贷款;②设备供应商的受控财务公司;③进出口信贷;④世界银行及地区开发银行;⑤政府;⑥机构贷款人;⑦辛迪加贷款;⑧产品支付协议;⑨短期融资工具;⑩证券融资;⑪中期票据;⑫基金投资;⑬证产证券。
7.资金成本指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8.财务拮据成本指因为公司没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而产生大量的额外费用或机会成本。
第五章现金流量的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1.现金流量指在一定的时间点上,以货币形式发生的资金流出或流入。
2.固定资产投资指项目按拟定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建设内容进行建设所需的费用。
3.流动资金指为维持生产所占的全部周转资金,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
4.折旧指固定资产损耗发生的价值转移称为固定资产折旧。
5.利润指项目经济目标的集中表现,它是项目投产后所获得的纯收入。
6.现金流量分类⑴财务现金流量;⑵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
7.利息指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超过原借贷款金额的部分。
8.利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得利息额于本金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9.利率的高低由以下因素决定⑴利润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并随之变动;⑵在平均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率的高低取决于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⑶借出资本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也影响利率的高低;⑷通货膨胀也对利息的波动有直接影响;⑸借出资本的长短对利率也有重大影响。
10.等值又叫等效值指资金运动过程中,由于利息的存在,不同时刻的资金绝对值不等,但资金的实际价值是相等的。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指标1.静态评价指对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计算时,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2.投资回收期指建设项目投产后用净收益回收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3.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投资回收期越短,项目的经济效益就越高;若Tp≤Tb,则项目可以考虑接受;若Tp>Tb,则项目应予以拒接。
投资回收期指标的优点是:概念清晰,简单易用。
4净现值指在项目的寿命周期内,根据某一规定的基准收益率货折现率,将各期的净现金流量折算为基期的现值,然后求其代数和。
5.费用年值指方案能够满足需要而产出效益难以计算,此时,方案的净现金流量表现为一系列的费用支出,即负的现金流量。
第七章风险分析与决策1.工程项目风险分为⑴盈亏平衡;⑵敏感性分析;⑶概率分析。
2.分析因素的特征是具有不确定性和可能造成损失。
3.风险因素的来源⑴市场、行业风险;⑵资源风险;⑶公司、项目风险⑷政治和社会风险;⑸外部协作条件风险。
4.风险的性质⑴随机性指风险事件的发生与否、发生时间和发生后导致的结果通常都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⑵相对性;⑶风险的可变性表现在①风险性质的变化;②风险的后果的变化;③出现新的风险。
5.应对风险⑴风险回避;⑵风险降低;⑶风险转移;⑷风险自留。
6.盈亏平衡点越低,说明项目盈利的可能性越大,亏损的可能性越小,因而项目有较大的抗风性能力。
7.固定成本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增减变动而变化的成本。
8.变动成本指随产量的增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9.敏感性分析的具体步骤⑴确定敏感性分析的指标;⑵选择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⑶按照预先给定的变化幅度,先变动一个变量因素,而其他因素不变;⑷在逐步计算的基础上,将结果加以整理风析,选择其中变化幅度大的因素作为敏感素,变化幅度小的因素则为不敏感因素;⑸综合分析,采取对策。
10.决策指决策者根据所面临的风险和风险程度在不确定环境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
11.决策程序由五部分构成⑴定位;⑵设计备选方案;⑶模式化;⑷评价;⑸检验。
第八章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1.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2.财务评价指跟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借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财务评价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以企业盈利最大化为目标,财务评价是经济评价的核心内容。
4.财务评价的表现或作用⑴反映竞争性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⑵为权衡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的财政补贴及经济优惠措施提供依据;⑶是制定项目资金规划的重要依据;⑷为中外合资合营合作项目提供基础;⑸为国民经济评价提供了调整计算的基础。
5.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内容⑴财务费用和效益的识别与计算;⑵进行财务效益分析①盈利能力分析;②清偿能力分析。
6.影响财务评价的若干因素⑴财务条件;⑵财务价格;⑶项目计算期;⑷计算期的年序;⑸项目范围。
7.新建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⑴财务现金流量表;⑵损益和利润分配表;⑶资金来源与运用表;⑷借款偿还计划表;⑸资产负债表。
8.资产评估指专门的机构或专门评估人员,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以货币作为计算权益的统一尺度,对在一定时点上的资产进行评定估算的行为。
9.资产评估的特点⑴独立性;⑵综合性;⑶预测性;⑷咨询性。
10.资产评估的基本步骤⑴明确评估目的,确定评估对象;⑵制定评估工作计划;⑶进行具体资产的评估;⑷写出评估报告,得出评估结论。
11.资产评估的方法⑴现行市价法;⑵重置成本法;⑶收益现值法。
第九章工程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1.国民经济评价指从国家的整体经济出发,以能反应实际价值的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计算工程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并消除各项内部转移支付,然后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的工作。
2.影子价格指依据一定原则确定的,能够反映投入物和产出物真实经济价值,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的价格。
3.国民经济评价的其他重要参数⑴影子利率;⑵影子汇率;⑶影子工资算系数;⑷贸易费用率。
4.国民经济评价的步骤⑴识别国民经济效益和费用;⑵确定影子价格;⑶编制评价报表;⑷评价指标的计算与分析;⑸作出评价结论与建议。
5.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关系:⑴联系①评价目的相同;②评价基础相同,⑵区别①评价角度不同;②费用效益的划分不同;③采用的价格不同;④主要参数不同;⑶两者的关系①两者均可行的项目应予通过;②相反否定。
6.国民经济评价报表,在财务评价基础上编制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①调整固定资产投资;②调整流动资金;③调整经营成本;④调整销售收入;⑤调整外汇价值。
第十章价值工程1.价值工程指对象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之比。
2.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活动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内容。
3.功能分类⑴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⑵使用功能和美观功能;⑶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4.功能评价的基本程序⑴计算功能的实现成本(目前成本);⑵确定功能评价值(目标成本);⑶计算功能的价值(价值系数);⑷计算功能改善期望值;⑸选择价值系数低,功能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或功能区域作为重点改进对象。
第十一章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经济分析1.可行性研究指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对一项建设工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综合科学。
2.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作用⑴编制和审批设计文件、签订设计合同的依据;⑵筹资和融资的依据;⑶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部门签订协作合同依据;⑷作为从国外引进技术、引进设备与国外厂商谈判和签约的依据;⑸编制新技术、新设备需要计划和大型专用设备生产予安排的依据。
3.项目后评价指在工程项目的运营阶段,对项目进行的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