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30分)1.秘书的知识结构应当具备【】A.专与博的兼容性 B.较强的理论性 C.精深的专业性 D.无所不包的广泛性2.社会学和语言学属于秘书知识结构的【】A.基础层次 B.中间层次 C.最高层次 D.专业层次3.快速阅读法中的“六看”不包括【】A.看目录 B.看标题 C.看序言或后记 D.看主要段落4.科学预测中的德尔菲法又叫做【】A.函询调查法 B.头脑风暴法 C.思维共振法 D.主观概率法5.把有限的时间安排分配在处理少数最重要事项上的时间管理方法叫做【】A.ABC分类处理方法 B.甲乙丙分类时间计划法 C.目标时间法 D.统计时间法6.秘书参谋作用通常不具有【】A.独立性 B.中介性 C.辅助性 D.科学性7.秘书人员应树立的最基本的观念是【】A.服务观念 B.创新观念 C.法治观念 D.价值观念8.影响秘书参谋场的因素除了秘书的主观基础外,还包括【】A.领导的职责范围 B.组织的社会功能 C.组织管理的透明度 D.领导的主观基础9.国家保密法规定的秘密等级是【】A.绝密、机密、内部 B.绝密、机密、秘密 C.机密、内部、公开 D.机密、秘密、公开 10.秘书能快速成文的关键是【】A.写短文章 B.使用速记法 C.使用电脑自打自印 D.准确领会行文意图11.在秘书与领导的关系中,最能体现秘书角色关系本质特征的是【】A.辅助与决策关系 B.上级与下级的关系C.政治上的平等关系 D.人格上的平等关系12.思维“必要的张力”是指既需要发散式思维也需要【】A.创造性思维 B.收敛式思维 C.开放式思维 D.求异式思维13.客观环境影响秘书主动开展职能活动的程度叫做【】A.职能环境信任度 B.职能环境和谐度C.职能环境开放度 D.职能环境自由度14.科学决策的基础是【】A.群众评议 B.政策设计 C.情报信息 D.目标管理15.在秘书职能环境要素关系中,最主要的是【】A.与上级机关的关系 B.与本级组织领导的关系C.与职能部门的关系 D.与群众的关系16.秘书的工作流程应是【】 A.开放的 B.全封闭的C.闭环运作的 D.时放时闭的17.近代著名的幕府型秘书是【】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汪辉祖18.秘书学的研究对象是【】A.秘书及其群体活动 B.秘书工作现象 C.秘书工作及其规律 D.秘书工作机构19.清代军机处从事秘书工作的叫【】A.参军 B.章京 C.师爷 D.主簿20.秘书学的研究起点是【】A.秘书工作 B.秘书活动 C.秘书现象 D.秘书21.我国秘书起源于【】A.周代的史 B.殷商的巫 C.秦代的御史 D.汉代的中书22.秘书发现上司的决策有错误时应【】A.向上级反映 B.参谋提醒C.记下来,不表态 D.坚决反对23.不纳入本单位大事记的是【】A 工作人员参加上级业务会议 B.秘书部门编印信息简报C.中层干部任免 D.主要领导人休假24.秘书部门的基本功能是【】A.辅助决策 B.直接辅助与服务C.参谋与决策 D.决策与服务25.进入决策层的秘书长的基本任务是【】A.掌管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 B.主管政务、掌管事务、辅助服务C.掌管事务、搞好服务、主管政务 D.参与政务、掌管事务、搞好服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秘书学具有政治性、._______ 与应用性的特点。
2.最早的秘书人员称为“_______”。
3.秘书部门是介于单位领导层和职能层之间的_______。
4.虽然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的秘书工作各有侧重,不尽一致,但就总体而言,秘书工作一般包括___________具体任务。
5.以个性特征与能力划分,秘书可分为_________型秘书、秀才型秘书,公关型秘书和办事型秘书。
6.__________是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状态。
7.智能结构即___________的综合反映。
8.人际关系一般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个体性,第二是__________,第三是对应性。
9.___________,是指专门就某一项目、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进行的调查。
10.按___________分,可分成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
11.公文撰拟,即公文写作,是公文办理的____________。
12.在协调过程中,既要讲政策、讲原则,也要讲灵活、________________。
13.做好督查工作,一是有利于保证_______顺利、有效的实施。
14.会议的作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作用、组织协调作用、动员教育作用和信息交流作用。
15.根据会议的进程, 一般把会务工作分为会前准备工作、会间________________和会后整理服务工作三个阶段。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秘书的表达能力2.个别访谈3.协调4.会见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秘书机构的设置,必须遵循适应、精简、高效的原则。
2.秘书如何搞好调查研究工作?3.会议的性质?4.保密工作具有什么特点?五、案例题(共16分)你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
本市的友好城市日本长崎市将派代表团来本市作友好访问。
市长办公会议决定由市府办公室组成一个接待小组负责本次接待工作。
如让你担任这个接待小组的组长,你将如何筹办本次接待工作?外事接待是秘书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首先,应该组织整个接待小组的同志温习有关外事接待工作的规定,也要了解当前中日关系的基本现状以及日本在国际国内的一些基本情况。
其次,要详细了解外宾情况,包括外宾的人数、性别、年龄、身份和来访目的,要适当了解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拟好接待计划,做好各个方面的联系和准备工作,包括食宿、接送车辆及迎接的领导人,以及外宾的参观、访问和业务洽谈的日程安排。
《秘书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秘书的表达能力秘书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两方面。
口头表达能力就是如何运用口头语言表达思维的能力。
秘书人员在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工作过程中均离不开口头表达。
如汇报工作、提出建议、传达指令、沟通协调、接待来访等,均要求运用口头语言进行正确的表达。
秘书的口头表达要求反应敏捷、清晰自然、准确简练、有条不紊。
文字表达能力指书面表达的能力,即一般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秘书人员的基本功。
秘书人员根据领导授意与工作需要,需经常撰拟各种文稿,写作范围很广。
这就要求秘书不仅应具备一般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而且应熟知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如通用公文、专用公文和公务常用文。
2.个别访谈,是指有选择地对一个存在特定社会关系和环境的具有生动个性的特定个体的访问。
3.协调:就一般意义而言,协调是主客体之间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的而相互沟通,寻找共同点,从而实现某种平衡,达到某种默契的一种行为方式。
协调既是领导机关组织社会活动的一种手段,也是有效地进行行政管理的一种基本工作方法。
任何领导机关,都必须对所属的各种机构、各项工作、各方面的人员经常进行协调,才能使之有序运转,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4.会见 :会见指双方会晤。
凡身份高的会见身份低的,或是主人会见客人,又称接见或召见。
反之凡身份低的会见身份高的或是客人会见主人,称为拜见或拜会。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秘书机构的设置,必须遵循适应、精简、高效的原则。
所谓适应性原则,是指秘书机构的设置,要适应领导的决策与管理工作的需要。
秘书机构的规模大小、人员多少,取决于不同机关、单位的职级高低及其工作任务的需求。
其次,秘书机构设置的适应性还表现在要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异,具有一定的弹性。
所谓精简性原则,是指秘书机构必须精简。
其目的是减少层次、减少环节,有利于高效运转。
所谓高效性原则,是指秘书机构的设置,要力求高效。
要达到高效,必须重视秘书群体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秘书机构的整体效能。
2.秘书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科学地去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最根本的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调查研究的具体实践中,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群众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
3.会议的性质:会议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民主,实行集体领导的重要形式;是实施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现代管理职能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贯彻政策、统一思想、议事决策、布置工作、沟通信息、统筹协调的有效途径。
4.保密工作具有政治性、群众性、封闭性和相对性的特点。
①政治性是保密工作的最突出的特点。
因为保密工作是国家工作的一部分,它在外御强敌、内保社会安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成了我国保密工作的中心任务,其政治色彩更加鲜明。
②群众性是指保密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紧紧地依靠群众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可靠保证。
这是因为,与广大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秘密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之中,只有动员人民群众加入保密工作的行列中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守秘密。
③保密工作的封闭性是由秘密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所谓秘密,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能让极少数人掌握的信息和事物。
这种秘密,如果不加以保守或保护,一旦被外人知晓,就是泄密,如果在社会上公开,就不再成为秘密。
所以,保密工作说到底就是对自己的秘密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不使之外泄。
④相对性是指保密工作的时间性与一定的区域性(即保密范围)而言。
五、案例题(共16分)你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
本市的友好城市日本长崎市将派代表团来本市作友好访问。
市长办公会议决定由市府办公室组成一个接待小组负责本次接待工作。
如让你担任这个接待小组的组长,你将如何筹办本次接待工作?外事接待是秘书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首先,应该组织整个接待小组的同志温习有关外事接待工作的规定,也要了解当前中日关系的基本现状以及日本在国际国内的一些基本情况。
其次,要详细了解外宾情况,包括外宾的人数、性别、年龄、身份和来访目的,要适当了解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拟好接待计划,做好各个方面的联系和准备工作,包括食宿、接送车辆及迎接的领导人,以及外宾的参观、访问和业务洽谈的日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