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肤外用药大全〔制剂〕

皮肤外用药大全〔制剂〕

皮肤外用药大全〔制剂〕皮肤病外用药制剂(上)1. 1. 1一扫光配方:苦参黄柏各500g 烟胶500g 枯矾木鳖肉大枫子肉蛇床子点红椒潮脑硫磺明矾水银轻粉各90g 白砒15g[[制法]]共研细未,熟猪油1120克化开,入药后搅拌均匀,做丸如龙眼大小,资瓶收贮,备用。

[[主治]]疥疮,头癣,脂性皮炎等。

用法:外搽皮损处,每日1—2次。

(《外科正宗》)1.1.2一笔钩配方:毛慈菇90g 蜗牛105g 蟾酥(酒制)105g 白芷30g 煅甘石川芎官粉各15g 生半夏60g 冰片麝香各0.6g 制法:除蟾酥、冰片、麝香外,共研细粉,麝香另研兑入,蟾酥化开,冰片水溶,混匀做锭,每锭3克。

主治:疖痈初起。

用法:醋磨浓汁,外涂患处,每天1—2次。

(《万病回春》)1.1.3七层丹配方:银珠60g 章丹125g 铜绿30g 松香250g 制法:以上各药依次入乳钵内,研成极细粉。

主治:小腿溃疡,疮面腐肉不清。

用法:用芝麻油调膏,摊敷疮面,有新鲜肉芽肿时,改为生肌散换药。

(《朱仁康临临床经验集》)1.1.4七厘散配方:血竭30g 儿茶6g朱砂3.6g 红花乳香没药各3 麝香冰片各0.36g 制法:共研极细粉,混匀备用。

主治:有活血化瘀作用,多用于创伤出血等。

用法:白酒调成糊状,外敷,每天1—2次。

(《良方集腋》)1.1.5八宝丹配方:珍珠3g 牛黄1.5g 象皮琥珀龙骨轻粉各4.5g 冰片0.9g 炉甘石9g 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主治:生肌收口,多用于皮肤溃疡等. 用法:撒于患处,每天2—3次。

(《疡医大全》)1.1.6九一丹配方;熟石膏900g 升丹100g 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

主治:提脓祛腐,多用于溃疡、瘘管等。

用法:撒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口或瘘管。

(《医宗金鉴》)1.1.7二白散配方:铅粉15g 轻粉6g 制治:以上先研成细粉备用。

再用麻油炸槐枝梢枯,去渣取油,调入已备药粉备用。

主治:脓疱疮等。

用法:外用疮面,每天1—2次。

(《外科大成》)1.1.8二味拔毒散配方:明雄白矾各100g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

主治:拔毒消肿,清热止痛,多用于痈疡等。

用法:浓茶水或熟葱泥调和,围敷患处。

(《医宗金鉴》)1.1.9丁桂散配方:公丁香100g 肉桂100g 制法:研成细未,混匀备用。

主治:活血化瘀,消散肿疡,常用于疖肿等。

用法:掺于膏药上,贴患处,1—2天一换。

(《临诊一得录》)1.1.10九华粉洗剂配方:朱砂18g 川贝母18g 龙骨120g月石90g 滑石620g冰片18g 制法:将各药研成细未,研和备用。

或分装成30克一包,加麻油30ML,蒸馏水1000ML,摇匀即得。

主治:收湿止痒,多用于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用法:用毛笔刷涂于患处,每天多次。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1.1.11大黄汤配方:大黄15g 桂枝20g 桃仁30g 制法:共研细未,纱布包煎。

主治:润燥养肤,常用于鱼鳞病。

用法:加水1000ML,煎成500ML,温洗患处,每天1—2次。

(《圣济总录》)1.1.12三妙散配方:槟榔100g 苍术100g 黄柏100g 制法:共研细粉,混匀备用。

主治:渗湿止痒,主用湿疹皮炎。

用法:少量渗出时外掺,脱屑结痂时麻油调敷。

(《医宗金鉴》)1.1.13三品一条枪配方:白砒45g 明矾60g 明雄7.2g 乳香3.6g 制法:将砒矾二药研面细粉,入小罐内,煅至青烟尽白烟起,片刻后,约上下通红,住火,放置一宿,取出研粉,约可得净粉30克左右。

再加雄黄、乳香二药,共研细末。

厚糊调稠,搓条如线,阴干备用。

主治:有腐蚀疮面作用,多用于瘰疬,疖肿,瘘管等。

用法:将药条插入患处,每天1—2次。

(《外科正宗》)1.1.14万宝代针膏配方:硼砂血竭轻粉各4.5g 全头蜈蚣1条蟾酥1.5g 雄黄3g 片脑许麝香1.5g 槟榔0.3g 制法:共研细粉,蜜调为膏。

主治:有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作用,故常用于毛襄炎、疖肿、痈肿等。

用法:疮顶用小针挑破,贴敷患处。

(《证治准绳》)1.1.15马齿苋膏配方:马齿苋干粉50g 蜂蜡10g 熟猪油40g制法:先将油蜡共熔,兑入马齿苋干粉,调匀成膏。

主治:杀虫灭菌,可用于深部真菌病,疣类等。

用法:换药用,每天1—2次,或外搽。

(《证治准绳》)1.1.16五香散配方:沉香100g 檀香100g 木香100g 零陵香100g 麝香100g 制法:各研极细粉,和匀备用。

主治:花斑癣等。

用法:水调为糊,外搽患处,每天1—2次。

(外科正宗〉〉)1.1.17五倍子汤配方: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蓬房荆芥各30g 制法:水煎成药水。

主治:消肿止痛、收敛止血,多用于肛周湿疹、外痔等。

用法:熏洗患处,每天1—2次。

(〈〈疡科选粹〉〉)1.1.18化毒散配方:川连面乳香没药贝母各60g 无花粉大黄赤芍各120g 雄黄60g 甘草45g 冰片15g 牛黄12g 制法:除雄黄、冰片、牛黄另研细外,余药共研细粉,与前三味药混匀即成。

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可用于湿疹、皮炎脓疱疮等。

用法:可用10%--20%的药粉配成粉剂或软膏剂外搽。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1.1.19化腐生肌散配方:水银30g 火硝30g 白矾30g 青盐12g 青矾12g 白砒9g 硇砂1.5g 制法:上药先用瓦罐微火熔化凝定(即坐胎),然后以竹筒装水,捆于板凳上,将瓦罐倒封竹筒口。

后用瓦盆装杠炭2.5公斤,安瓦罐上,文武火炼之,则药遂逼入水中,将水倾去,澄取丹药,干燥后,加入朱砂、麝香、冰片,共研极细粉即得。

主治:提脓拔毒,化腐生肌,多用于疖肿痈疽、久溃难愈者。

用法:撒布、或药条、药线换药。

(〈〈外科十三方考〉〉)1.1.20化疮根洗熨法配方:莽草露蜂巢白芷桑根白皮甘草防风细辛各15g 垂柳枝葱白各1握制法:共切碎,水煎煮。

主治:有温通腠理,祛风解毒、消肿止痛作用,多用于疮疖之类。

用法:消毒纱布浸药水中,取出热熨患处,以水冷为止。

每天2—3次。

(《太平圣惠方》)1.1.21月白珍珠散配方:青缸花1.5g 轻粉30g 珍珠粉3g 制法:各研细粉,共和一处,拌匀备用。

主治:祛腐生肌,可用于女阴溃疡,硬下疳、湿疹等。

用法:外掺皮疹处,每天2—3次。

(《医宗金鉴》)1.1.22丹参膏配方:丹参芍药各60g 白芷30g 制法:以上以酒浸一夜,再用熟猪油180g,微火熬前煎,去渣成膏,备用。

主治:乳痈早期,结节性红斑等。

用法:敷贴患处。

(《刘涓子鬼遗方》)1.1.23玉肌散配方:绿豆250 滑石白芷白附子各6g 制法:共研极细粉,调匀备用。

主治:荣肌润肤,故多用雀斑、黄褐斑、皲裂症、湿疹等。

用法:每天用10克左右,早晚温水调,擦洗患处,后搽润肌膏即可。

(《外科正宗》]1.1.24 玉容肥皂配方:白芷白附子杏仁绿豆粉各30g 儿茶10g 密陀僧樟脑各15g 白薇三棱猪牙皂12 g 轻粉10g制法:先将牙皂,去里皮外筋,弃子取净肉一茶盅,捣烂,入以鸡子清和,晒去气息,将各药末同肥皂、鸡子清和丸。

主治:黄褐斑,黑变病等。

用法:外擦患处,每天2—3次。

(《疡医大全》)1.1.25 玉容膏配方:芙蓉叶100g 凡士林400g 制法:研成细粉,凡士林加热熔化将粉兑入调匀,并且加入石炭酸液8滴,,以作防腐之用。

主治:凉血清热,常用于疮疖、丹毒、脓疱疮等。

用法:将软膏敷于患处。

1.1.26灭疥油配方:硫磺60g 白矾灰120g 制法:各研细末,和匀。

主治:杀虫止痒,主治疥疮。

用法:麻油调粉成糊状,外搽全身,每日2次,共用3—5天。

(《普济方》)1.1.27 四黄散配方:荆芥栀子牛蒡子黄连黄芩连翘薄荷木通蒲黄各3g 灯心1撮甘草1.2g 制法:共研细末。

主治:清热祛风,主治口舌生疮。

用法:搽患处,每日2—3次。

(《外科证治全生集》)1.1.28生肌玉红膏配方:当归白蜡各60g 甘草36g 白芷15g 轻粉血竭各12g 紫草6g 麻油500ML 制法:先将当归、白芷、紫草、甘草四药,入麻油内浸渍3天,慢火熬煎去渣,细绢滤清,复入锅内熬滚,入血竭化尽,次入白蜡,微火化开,用茶盅四个,预炖水中,将膏分成四处,倾入盅内,候片时,下研细轻粉,每盅3克,搅匀,备用。

主治:活血祛腐,润肤生肌,主治溃疡腐肉已尽,肉芽生长缓慢者。

用法:将药膏平摊沙布上,敷贴中性上,每日1—2次。

(《外科正宗》)1.1.29 生肌橡皮膏配方:真象皮15g 真轻粉12g 锌氧粉白占各30g 血竭18g 降香密陀僧各30g 生龙骨24g 梅片9g 麻油500ML 制法:麻油煎沸,入密陀僧粉,再煮沸后,入二蜡熔化、离火、入各药调匀。

刷绵纸上,阴干候用。

主治:生肌收口,可用于疮疖痈肿之不收口者。

用法:用时以沸水壶烘烊贴患处。

(《疡科纲要》)1.1.30冬虫夏草酒配方:冬虫夏草60g 白酒240g 制法:药入酒中,浸泡七天,滤渣存酒,备用。

主治:补气血助生发,乌须黑发,可用于斑秃、白发等。

用法:外搽患处,每天2—3次。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1.1.31皮癣水配方:土槿皮620 g 千金子50粒苦参310g 苦楝根皮150g 生地榆150g 紫荆皮310g 斑蝥100只(布包)蜈蚣30条樟脑310g 制法:上药入75%酒精5000ML中,密封浸泡2周后滤渣存酒,再入樟脑溶化,备用。

主治:杀虫止痒,主治银屑病、神经性皮炎、体癣等。

用法:用毛笔刷涂皮损上,每日2—3次。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斑蝥本书中为100克,《中国药酒配方大全》为100只。

按100克给于配方用一例患者,药后皮肤出现水疱较甚,考虑为此药剂量大的问题。

1.1.32百部酊配方:百部20g 高梁酒80ML 制法百部粗粉入酒,浸泡1个月,滤渣存酒,待用。

主治:杀虫解毒,疏风止痒,常用于虱病、疥疮、结节性痒疹、荨麻疹、社经性皮炎等。

用法:外搽,每日2—3次。

(《医宗金鉴》)1.1.33西瓜霜配方:西瓜1个皮硝适量制法:将西瓜装入黄泥钵中,瓜内装满皮硝,封钵,数日后钵体外析出白霜,收集装瓶备用。

主治:收敛生肌,可用于口腔溃疡等。

用法:吹撒患处,每日3—4次。

(《疡医大全》)。

1.1.34鸡苏散配方:滑石300g 甘草50g 薄荷50g制法:共研细粉。

主治:痱子。

用法:外搽患处,每日多次。

(《河间六书》)1.1.35青蛤散配方:蛤粉30g 煅石膏30g 轻粉6g 黄柏15g 青黛10g 制法:共研细粉。

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主治脓疱疮、湿疹等。

用法:用冷水或麻油调擦,每日2—3次。

(《外科大成》)。

1.1.36金黄散配方:大黄姜黄、黄柏、白芷各2500g 南星、陈皮、苍术、厚相、甘草各1000g、天花粉5000g制法:共研细粉,混匀备用。

主治:清热除湿,消肿止痛。

主治阳证疮疡。

用法:可用酒、蜜、葱汁、麻油等调敷患处,每日1—2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