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肤科外用药物 (课堂PPT)

皮肤科外用药物 (课堂PPT)


硬膏
➢ 释放酸盐、橡胶、树脂等组成的半固体基质 贴附于裱褙材料上。
➢ 作用: 可阻止水分散失,软化皮肤, 增强药物渗透性。
➢ 常用: 肤疾宁贴膏 (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 伤湿止痛膏
2020/4/7
13
外用药的剂型
涂膜剂
➢ 将药物和成膜材料溶于挥发性溶剂中制成。 ➢ 作用:
外用后溶剂迅速蒸发,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薄 膜。 ➢ 用于治疗慢性皮炎。 ➢ 常用: 痤疮涂膜剂
对化脓性皮肤病,可选择抗菌药物; 对真菌性皮肤病,可选用抗真菌药物;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如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可选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
2020/4/7
33
种类选择
根据症状选择: 第二部分
伴有瘙痒者选用止痒剂; 有渗出者选用收敛剂。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根据病理变化选择:
角化不全者选用角质促成剂; 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松解剂。
寻常疣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慢性湿疹干燥脱屑时,建议外用卤米松乳膏
2020/4/7
28
剂型选择 第二部分 对慢性炎症性皮损,可选用软膏、糊膏、硬膏、乳剂、
酊剂、涂膜剂。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神经性皮炎,建议外用卤米松乳膏或肤疾宁贴膏
2020/4/7
29
剂型选择 第二部分 单纯瘙痒而无皮损者,可用酊剂、醑剂、乳剂或振荡
➢ 常用: 云南白药气雾剂来自2020/4/716
第二部分
外用药的种类
2020/4/7
17
外用药的种类
种类
作用
常见药物
清洁剂
清除渗出物、鳞屑、痂皮和 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
残留药物
植物油
保护剂
保护皮肤、较少摩擦和缓解 滑石粉、炉甘石粉、淀
刺激

止痒剂
减轻局部痒感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 (绿药膏)、激素药膏
3.皮肤干燥,角化过 度,伴有皲裂时,可
的溶液进行湿敷,如 3%硼酸或中药制剂, 在交替外用抗真菌乳 膏
刺激性大的外用药, 如酊剂,应选择较为 温和的乳剂,如克霉 唑乳膏等
在白天选用软膏,夜 间外用硬膏封包治疗, 如5%水杨酸软膏, 肤疾宁贴膏
2020/4/7
49
疣 第二部分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扁平疣
➢ 水包油(O/W):称为霜,容易洗去,适用
于油性皮肤。
➢ 作用:
具有保护、润泽作用,渗透性好。
➢ 用于亚急性、慢性皮炎。
➢ 常用:
复方樟脑乳膏
2020/4/7
10
外用药的剂型
软膏
➢ 用凡士林、单软膏(植物油加蜂蜡)或动物 脂肪等作为基质的剂型。
➢ 作用: 具有保护创面、防止干裂的作用。 渗透性较乳剂更好。
制分泌、促进炎症消退

破快和去除增生的肉芽组织 硝酸银棒 或赘生物
杀灭或抑制细菌
2%莫匹罗星、夫西地酸 乳膏、5%过氧化苯甲酰
杀灭和抑制真菌
2%克霉唑、复方酮康唑 乳膏、益康倍松乳膏
抗病毒
阿昔洛韦乳膏、更昔洛 韦滴眼液
2020/4/7
19
外用药的种类
种类 杀虫剂
遮光剂
作用
常见药物
杀灭疥螨、虱、蠕形螨
2020/4/7
14
外用药的剂型
凝胶
➢ 以有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溶剂为基质配成的 外用药物。
➢ 作用: 外用后可形成一薄层,凉爽滑润,无刺激性。
➢ 常用: 干扰素凝胶 阿达帕林凝胶
2020/4/7
15
外用药的剂型
气雾剂
➢ 又称喷雾剂,由药物和高分子成膜材料和液 化气体混合制成。
➢ 作用: 用于治疗急慢性皮炎或感染性皮肤病。
具有清洁、收敛作用,用于湿敷, 有减轻充血水肿和清除分泌物及痂皮的作用。 ➢ 常用: 3%硼酸溶液 1:5000呋喃西林溶液 0.1%硫酸铜溶液
2020/4/7
5
外用药的剂型
酊剂和醑剂
➢ 药物的酒精溶液或浸液。 ➢ 酊剂是非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
醑剂是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 ➢ 作用:
使溶解的药物均匀的分布在皮肤表面。 禁用于粘膜组织。 ➢ 常用: 皮炎宁酊 氯柳酊
皮肤科外用药物
1 外用药的剂型 2 外用药的种类 3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4 常见皮肤病的外用药治疗
2020/4/7
2
第一部分
外用药的剂型
2020/4/7
3
外用药的剂型
溶剂 酊剂和醑剂 粉剂 洗剂 油剂 乳剂
软膏 糊剂 硬膏 涂膜剂 凝胶 气雾剂
2020/4/7
4
外用药的剂型
溶液
➢ 药物的水溶液。 ➢ 作用:
44
注意事项
交待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
第二部分 激素类药膏不同部位使用的次数及时间不同,尤其
是面部应避免长时间使用,掌跖部位可适当增加次数; 他克莫司软膏开始使用时会出现灼热刺痛等不适,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可用生理盐水冷敷处理; 氟尿嘧啶注射液或软膏的局部刺激性较大,应提醒 患者使用的部位、时间、次数等,如有红肿不适,立即 停药;
布均不能使用) 方法: 1.将厚纱布块浸入溶液内,取出拧至半干;
2.将其贴敷于皮损处,应与皮肤紧密贴实; 3.一般每日湿敷2-3次,每次10-20分钟。
2020/4/7
36
使用方法
外用药的特殊使用方法: 湿敷
注意:
第二部分
1.当溶液逐渐蒸发后需再浸溶液,以保持纱布湿润状态;
2.当纱布块上渗出液、痂皮较多时,应更换新的纱布块;
无明显不良反应才逐步提高浓度。有的药物其不同浓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度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一定要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
浓度。
如3%水杨酸为角质促成剂,5%水杨酸为角质剥脱
剂;5%硫磺软膏用于婴幼儿疥疮,10%硫磺软膏用于成
人疥疮。
2020/4/7
43
注意事项
注意年龄、性别、部位
第二部分 婴幼儿、女性的皮肤较细嫩应注意药物的浓度不
能太高;
面部、口腔周围及外阴部的皮肤粘膜对外用药较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容易吸收,应注意药物的刺激性不能太强; 面部不宜使用有染色效果的药物,如中药汤剂、
利凡诺溶液等;夏季面部应避免使用光敏性药物;
强效外用糖皮质激素一般不宜用于面部和婴儿,
更不能大面积长期外用,以免吸收而引起全身副作用。
2020/4/7
➢ 用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 不宜用于急性皮炎、湿疹的渗出期。
➢ 常用; 卡泊三醇软膏
2020/4/7
11
外用药的剂型
糊剂
➢ 含有25%~50%固体粉末成分的软膏。 ➢ 作用:
吸水和收敛的作用。 多用于有轻度渗出的亚急性皮炎湿疹, 禁用于毛发部位。 ➢ 常用; 汗疱泥膏
2020/4/7
12
外用药的剂型
剂。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皮肤瘙痒症,可用炉甘石洗剂、皮炎平、皮炎宁酊等
2020/4/7
30
1 外用药的剂型选择
2 外用药的种类选择
3 外用药的使用方法
4 外用药治疗的注意事项
2020/4/7
31
种类选择
第二部分
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自觉症状等选 择药物。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2020/4/7
32
种类选择
根据病因选择: 第二部分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3.渗出较多时应增加湿敷次数,并定时取下敷料,以免 形成浸软;
4.湿敷后皮损无明显渗出时,则改换其他疗法,以免皮
损过于干燥;
5.棉签涂抹不能替代湿敷。
2020/4/7
37
使用方法
如何掌握外用药膏和化妆品的使用量?
第二部分 药膏的用量可以用一个指尖单位(FTU)来衡量,一个FTU大约是0.5g。
角质促成剂 促进表皮角质层正常化,收 3%水杨酸、5%硫磺、 缩血管,减轻渗出和浸润 10%黑豆馏油
角质剥脱剂 使过度角化的角质层细胞松 5%水杨酸、10%硫磺、
解脱落
0.1%维A酸
2020/4/7
18
外用药的种类
种类 收敛剂 腐蚀剂 抗菌剂 抗真菌剂 抗病毒剂
作用
常见药物
凝固蛋白质、减少渗出、抑 0.5%硝酸银、2%明矾溶
剂外用封包,使痂皮 变软,再用溶液进行 清洗,以此清洁创面
予抗菌溶液湿敷,或 同抗菌乳膏交替外用
予抗菌乳膏外用,如 百多邦乳膏、夫西地 酸乳膏
2020/4/7
48
真菌性皮肤病 第二部分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水疱型足癣
股癣
鳞屑角化型足癣
1.有水疱糜烂时,首 先应用收敛干燥作用
2.对于皮肤较薄柔软 部位,治疗不能选择
剂型选择 第二部分 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可用油剂。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间擦疹有红斑伴轻度糜烂无渗出时,建议外用氧化锌油
2020/4/7
26
剂型选择 第二部分 亚急性炎症性皮损渗出较少者,用油剂或糊膏。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亚急性湿疹轻度糜烂无明显渗出时,建议外用黑豆馏油软膏
2020/4/7
27
剂型选择 第二部分 无糜烂且呈干燥脱屑者宜用乳剂和糊膏。
2020/4/7
6
外用药的剂型
粉剂
➢ 作用: 具有干燥、保护和散热作用。
➢主要用于急性皮炎无糜烂和渗出的皮损, 特别适用于间擦部位。
➢ 常用: 痱子粉 氧化锌粉 滑石粉
2020/4/7
7
外用药的剂型
洗剂
➢ 又称振荡剂,是粉剂(30%~50%)与水的 混合物,二者互不相容。
➢ 作用: 具有止痒、散热、干燥和保护作用。
21
1 外用药的剂型选择
2 外用药的种类选择
3 外用药的使用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