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注浆施工方案 ()

路基注浆施工方案 ()

目录1、编制依据................................................ - 4 -2、工程概述................................................ - 4 -3、工程自然特征与地质特征.................................. - 5 -4、工程准备及临时设施...................................... - 5 - 4.1、征地及拆迁情况.. (5)4.2、生产、生活临建设施 (5)4.3、供水、供电 (5)4.4、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6)4.5、技术准备 (6)5、施工组织及人员配置...................................... - 6 - 5.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安排如下: .. (6)5.2、劳动力配置计划 (7)6、施工机具、设备配置及试验设备............................ - 7 - 6.1、施工机具、设备配置. (7)6.2、主要试验、测量、检测仪器 (8)7、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 9 - 7.1、施工前进行先导孔的目的 (9)7.2、施工准备 (9)7.2.1、施工现场......................................... - 9 -7.2.2、施工设备........................................ - 10 -7.2.3、计量设施........................................ - 10 - 7.3、施工方法. (11)7.4、注浆前设备调试 (11)7.5、浆液配制 (12)7.6、注浆 (12)7.6.1、注浆管路系统的试运转............................. - 12 -7.6.2、注浆顺序........................................ - 13 -7.6.3、填充较少的溶洞注浆............................... - 13 -7.6.4、填充量较多的岩溶注浆............................. - 13 -7.6.5、当遇有较大溶洞或注浆出现异常情况时............... - 13 -7.6.6、适合如下条件时应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 - 13 - 7.7、注浆结束标准 (14)7.8、拔管、回填 (14)7.9、施工过程控制 (14)8、质量控制与要求......................................... - 15 -9、质量保证措施........................................... - 17 -10、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措施................................ - 18 - 10.1、安全保证体系.. (18)10.2、安全管理 (18)10.3、人员安全 (18)10.4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9)10.4.1、文明施工....................................... - 19 - 10.4.2、环境保护措施 ................................... - 19 -K122+054.05~K122+870段路基注浆先导孔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关于京沪高铁铁路杭州至宁波段路基岩溶注浆先导孔施工交底会的会议纪要》;2)、南京至宁波铁路NASZ-5标(路)-54施工图;3)、业主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4)、NASZ-5标工程指挥部总体性“施工组织设计”;5)、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6)、我单位拥有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7)、《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2、工程概述本段注浆范围为K122+054.05—K122+087段路基基底采用钻孔注浆加固,孔间距5米。

注浆顶面至(3)-2层顶面,注浆底面伸入基岩深度不小于5米。

路堤段注浆孔采用梅花形布置,路堑段注浆孔采用正方形布置,孔间距5米,路堤加固范围路堤坡脚外大于5米。

路堑地段加固范围为基床底层坡脚范围内。

3、工程自然特征与地质特征K122+054.05~K122+870段地形主要为湿陷性软弱丘陵区,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

为确保线路的平顺性、稳定性,软弱地基的处理是施工重点。

4、工程准备及临时设施4.1、征地及拆迁情况本段路基用地我项目分部经过当地政府协商,已经同意我单位进行施工,施工场地清理、平整,满足施工的要求;4.2、生产、生活临建设施1)、水泥浆供应:本段岩溶注浆料由临县皓盛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和供应。

2)、临时住房:由于本段位于分部项目部附近,办公用房、职工宿舍、食堂等均设置在项目部,中心试验室设在皓盛搅拌站附近临近209国道。

3)、办公室、宿舍和材料库等应优先安排,其余随工程的进展情况逐步修建。

4.3、供水、供电本次岩溶注浆先导孔采用发电机发电,水利用拌和站井水(已经通过试验检测,满足施工用水要求)到现场以供施工所用,能够满足现场施工。

4.4、主要材料供应计划水泥:柳林华云水泥厂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4.5、技术准备设计单位的设计交底及现场交桩已完成,复测工作已完成,测量结果符合测量规范要求,现场按照梅花形布孔,测量放线准确无误。

水泥浆配合比已完成并批复使用,用于本次先导孔工作的必须试验仪器已完成标定和检测工作。

项目部组织施工队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召开了技术交底会议,已经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施工队落实。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施工指南、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实施细则和工序、工艺施工要求已齐全;已编制相关的施工工序及有关工序的施工工艺;针对该工程的突发事件处理办法和保证措施已编制。

5、施工组织及人员配置5.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安排如下:5.2、劳动力配置计划为满足先导孔工作的劳动力需要,计划投入劳动力如下:劳动力配置计划表6、施工机具、设备配置及试验设备6.1、施工机具、设备配置投入本次先导孔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6.2、主要试验、测量、检测仪器投入本次注浆的主要试验、测量、检测仪器表7、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7.1、施工前进行先导孔的目的根据设计要求的路堤注浆加固范围为坡脚外5米,路堑注浆加固范围为两侧沟平台之间布置注浆孔位置,采用“先探后灌、探灌结合”的原则进行。

设计选用30% 注浆孔作为施工探察孔(实际注浆孔布置1425孔即28749延米,先导孔489孔)。

通过分析先导孔资料,确定岩溶发育情况,确定相关的注浆深度与范围,确定不同地质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注浆方法及注浆材料等。

7.2、施工准备7.2.1、施工现场先导孔施工前,按照验标中关于原地面处理的要求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和碾压。

并按照京沪高铁公司“七个统一的要求”对施工场地进行规划,从施工布局、电线布设、机械停放、施工防护、材料堆码、弃浆处理、施工排水七个方面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是施工现场做到整齐有序。

7.2.2、施工设备按照上海局工厂化施工要求,我部对岩溶注浆施工也采用工厂化标准模式,浆液拌合由皓盛拌和站集中拌合生产,运输到现场进行注浆。

注浆现场在K122+400处线路左侧设置注浆车间,注浆车间内设泥浆池两个,一大一小,分别用于大量注浆和少量注浆时的临时储浆压浆池。

水泥浆由罐车运输到现场,将水泥浆注入泥浆池中,然后由注浆设备进行注浆。

在注浆施工前,对钻机、注浆泵等机械进行检查、调试、维修,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并报送监理验收后挂牌进行施工。

1)、根据设计要求标出注浆孔位置,并进行复测。

注浆孔采用梅花型布置。

2)、注浆孔位标定后,移动钻机至钻孔位置,完成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后,用倾斜尺、水平尺等工具调整钻机角度,安装牢固,定位稳妥。

各类设备就近安装,注浆管线固定,不宜过长,一般为30~50m,以防压力损失。

7.2.3、计量设施为了有效控制注浆量,防止浪费成本,我部采用现代化计量设施对成本进行监控。

水泥浆计量:水泥浆计量采用拌和站标准电子计量设备,对每一盘水泥浆材料用量进行准确计量,并记录出场水泥浆量。

注浆量计量:注浆设备上配备电磁流量计及台式定值控制仪,通过双仪表进行注浆计量。

注浆施工流程图7.3、施工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标出注浆孔位置,并进行复测,注浆孔间距见附图。

对准孔位开孔钻进,钻孔直径110mm,上部进入基岩0.5m下入套管,套管直径为108mm,再回转钻进入基岩5m。

基岩10m范围内未遇见软基,即可结束钻探,用水泥砂浆封口。

钻进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地层变化,详细作好钻孔记录。

达到钻进深度后,再跟进套管0.5~1.0m,将套管外壁与土层紧密接触,底部完全封闭。

注浆孔应跳孔施钻,不得全部钻孔完成后再注浆,以免孔位串浆。

7.4、注浆前设备调试1)、安装注浆管和止浆器,钻孔完毕进行清孔检查,在确定注浆管内无阻物后,立即进行注浆管安装。

注浆管采用Φ25镀锌管,底部0.5m为花管。

下管前在注浆管管口加上孔口盖,以防止杂物进入。

然后安装孔口止浆器或孔内止浆器或孔内止浆塞。

2)、开泵前先将三通转芯阀调到回浆位置,待泵吸水正常时,将三通回浆口慢慢调小,泵压徐徐上升,当泵压达到预定注浆压力时,持续二、三分钟不出故障,即可结束。

3)、压水试验。

注浆前进行简易的压水试验,检查孔口套管固结密封程度和止浆塞的止浆效果。

压水压力由小逐渐增大到预定注浆压力,并持续15min。

7.5、浆液配制水泥浆的强度根据《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 70-2009进行试块的制作、试压,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

试验室根据设计给定的水灰(0.8:1-1.2:1),试验室进行水泥浆的配合比试验:a按水灰比0.8:1;b按水灰比1:1;c、按水灰比1.2:1。

拌和站根据试验室给定的几种配合比分别搅拌水泥浆。

根据以上配合比拌制的水泥浆通过现场先导孔施工,从水泥浆的凝结时间、结石率、流动性、浆液扩展性及经济性等方面确定出合理掺砂量、粉煤灰掺量及水玻璃掺量,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确定出合理的配合比,指导以后的全面施工。

7.6、注浆7.6.1、注浆管路系统的试运转接好水、电,施工前1.5~2倍于注浆终压对系统进行吸水试验检验,检查管路系统能否耐压,有无漏水;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正常;检查设备机况是否正常;使设备充分热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