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牙周病的分类及牙龈病

牙周病的分类及牙龈病


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临床表现 ❖ 1、牙龈肿大,全口性 ❖ 2、组织坏死、溃疡、假膜形成 ❖ 3、明显的出血倾向 ❖ 4、口腔粘膜坏死,牙痛,全身症状
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诊断 治疗:保守治疗
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ANUG
病因
机遇性感染
发病相关因素 原有的慢性龈炎或牙周炎 致病微生物 (厌氧)
牙龈病
学习目标
❖ 掌握:菌斑性龈炎、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临 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 熟悉:青春期龈炎、妊娠期龈炎、药物增生 性牙龈肥大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牙龈病
概述
只局限于牙龈组织而不侵犯深 层牙周组织的一组疾病
以炎症为主
不包括发生在牙龈上的肿瘤
牙 龈 病 类 型 (新)
A. 菌斑性牙龈病 B. 非菌斑性牙龈病变
药 物 性 牙 龈 增生
drug-influenced gingival hyperplasia
治疗
停药或换药 在内科医生协助下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严格控制菌斑 手术治疗
预防
服药前进行口腔检查 治疗牙龈炎症 控制菌斑
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患者常会出现牙龈肿胀和出血 一、病因
幼稚血细胞
浸润
牙龈肿胀、出血
龈沟深度 可加深大于3mm 形成假性牙周袋 附着位置不变
探诊出血 诊断牙龈炎症有无的重要客观指标 龈沟液 增多 自觉症状 刷牙、咬硬物时出血
龈沟
龈 沟 假性牙周袋
正常龈 牙龈炎 牙龈炎
菌斑性龈炎
诊断
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 口腔卫生指导 (OHI)
石)
龈上洁治术(清除菌斑和牙
纠正菌斑滞留因素
(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
牙周病的分类
分类的目的和依据
❖ 按病因分类
如细菌感染性、功能性、创伤性、药物性等
❖ 按病理分类
如炎症、退行性变、萎缩、创伤、增生等
❖ 按临床表现分类
如急性、慢性、快速进展性;单纯性、复合型、 复杂性;局限型、弥漫型等
1999年新分类法的大纲
1. 牙龈疾病 2. 慢性牙周炎 3. 侵袭性牙周炎 4. 反应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5. 坏死性牙周炎 6. 牙周组织脓肿 7. 伴牙髓病变的牙周炎 8. 发育性和后天性(获得性)异常
牙周疾病和状况分类(1999年国际研讨会)
Annals of Periodontology, Vol 4, 1999.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36(5),P391-393.
菌斑性龈炎
流行情况 常见 广泛
儿童和青少年患病率 70-90% 青春期达到高峰
病因 龈上菌斑 — 始动因子
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 — 局部促进因素
中间普氏菌明显增多 成为优势菌 妊娠本身不引起龈炎 妊娠加重原有炎症
妊娠期龈炎
病理
非特异性炎症 多血管 大量炎细胞浸润
妊娠期龈炎
临床表现
▪ 发病时间
妊娠2-3个月—妊娠8个月—分娩后2个 月
出现
高峰
恢复
▪ 发生部位 个别牙或全口牙 以前牙为重
妊娠期龈炎
临床表现
▪ 牙龈表现 鲜红或发绀 松软光亮 炎性肿胀肥大 极易出血
梭形杆菌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 螺旋体 spirochete 中间普氏菌 Prevotella intermedia (Pi)
广泛存在 抵抗力降低 →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 侵入牙龈
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ANUG
机遇性感染
发病相关因素 原有的慢性龈炎或牙周炎 身心因素 吸烟 全身因素 免疫功能下降
青春期龈炎
诊断
▪ 年龄 青春期 ▪ 局部刺激物与临床表现不一致 (局部刺激物相对较少 临床反应明显)
青春期龈炎
治疗
▪ 口腔卫生指导 ▪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 辅助药物治疗 ▪ 严重者手术(牙龈成形术)易复发 ▪ 不严重者观察 青春期后手术
预防
妊娠期龈炎
发生率 30 ~ 100%
病因
▪ 局部因素 菌斑 牙石 食物嵌塞 不良修复体 ▪ 全身因素 性激素(黄体酮)水平增高
药 物 性 牙 龈 增生
苯妥英钠
药 物 性 牙 龈 增生
环孢菌素
药 物 性 牙 龈 增生
心痛定
药 物 性 牙 龈 增生
临床表现
可累及全口牙龈 以前牙区为重 龈乳头和边缘龈球状、结节状、桑葚状 严重时波及附着龈,覆盖牙冠、牙齿移位 牙龈质地坚韧 略有弹性、粉红色、不易 出血
诊断 服药史 牙龈增生特点
诊断 妊娠 典型牙龈炎表现
妊娠期龈瘤
发生率 1.8-5% 一般发生于妊娠第 3 个月 单个龈乳头瘤样增生 好发于下前牙唇侧龈乳头
妊娠期龈瘤
妊娠期龈炎
治疗原则
※避免全身药物治疗 ▪ 口腔卫生指导 严格控制菌斑 ▪ 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 ▪ 慎用药物 ▪ 手术治疗 妨碍进食的妊娠期龈瘤
手术时机 妊娠中期 4 – 6 个月
菌斑性龈炎
预后及转归
及时治疗— 预后良好 治疗后菌斑控制不佳— 龈炎复发 不及时治疗— 龈炎
— 牙周炎
青春期龈炎
发生于青春期 女性稍多
病因
▪ 局部因素 同前 ▪ 全身因素 内分泌变化 性激素
青春期龈炎
临床表现
▪ 好发于前牙唇侧的牙间乳头和龈缘 ▪ 牙龈红肿 龈乳头球状突起 松软光亮 ▪ 探诊易出血
营养不良 (VitC) 消耗性疾病 艾滋病 ◆
病因
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ANUG
病因和致病机理 不明确
多因素作用(药物、菌斑诱导的炎症、 基因易感性等)
胶原合成大于分解 局部刺激物和牙龈炎症加重加速牙龈增生
药 物 性 牙 龈 增生
drug-influenced gingival hyperplasia
病理
上皮棘层显著增厚 钉突伸长 结缔组织中有致密的胶原 纤维束和新生血管 炎症细胞少 继发炎症后有炎症细胞浸润
预防
药 物 性 牙 龈 肥大
1939年 首先报告苯妥英钠引起牙龈增生
1980’s 报告环孢菌素和钙通道阻断剂
(心痛定)引起牙龈增生
患病率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 phenytoin 50%
免疫抑制剂 环孢菌素 cyclosporine 30%
钙通道阻断剂 心痛定 nifedipine 20%
药物性牙龈增生
菌斑性龈炎
菌斑性龈炎
不良修复体(甲冠边缘不良)
正常牙龈
临床表现
牙龈 色 粉红 形 菲薄而紧贴牙面 附龈有点彩 质 致密而坚韧 有弹性
龈沟深度 不超过 2-3 mm 附着位置 釉牙骨质界 探诊出血 无
菌斑性龈炎
临床表现
牙龈 色 深红 暗红 鲜红 形 龈缘变厚 不紧贴 龈乳头圆钝 点彩消失 质 松软脆弱 缺乏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