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钠过氧化钠教学设计(新)

氧化钠过氧化钠教学设计(新)

第一课时:钠的氧化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Na2O和Na2O2的物理性质。

2.重点掌握Na2O2的化学性质。

3.认识Na2O2在生活中的特殊用途。

4.通过实验和探究,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的过程,组织学生小组归纳探究Na2O2的化学
性质。

2..运用探究法获得Na2O2的化学性质。

3.运用迁移法衍生出Na2O的化学性质。

4.运用比较法,识别并牢记Na2O和Na2O2的化学性质的差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演示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趣味以及科学研究的乐趣。

3.体现合作和讨论交流的力量,养成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4.关注Na2O2在生活生产上的应用,体现化学学科与生活的紧密相连,体验化学科学的不
断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过氧化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
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分析法,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使知识得以巩固和落实;同时采用讨论等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烧杯、脱脂棉、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蒸发皿、铁架台、镊子、过氧化钠、水、酚酞试剂、玻璃导管等
教学模式:边实验边讨论
教学地位:
1、钠的化合物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化合物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钠的知识,
并为碱金属、卤素等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氧化钠又有着重要的用途,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2、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这节内容出现的频率较高,所以在教材中本节内容占据着非常重
要的地位。

设计思路:
主要思路:引入→兴趣实验“滴水生火”→学生猜测产物→学生推断产物→学生实验验证产物→得出结论(方程式及反应特点)→自然过渡到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学生趣味实验(吹气生火)→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特点)
本节课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增进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参与、激励学生进步、提高课堂效益为宗旨,突出科学探究的过程。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思路为:以实验为中心,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最终升华为系统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
不但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而且培养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同时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投影】:生火图片
【创设情境】:说到生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从古人:钻木取火,到现今:打火机点火。

在我们的意识中,水是可以灭火的,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水亦可以生火呢?哪位同学把手中的矿泉水奉献出来一点,我们一起来共同创造“滴水生火”的奇迹。

(设计意图:教师用学生提供的水展示“滴水生火”的小实验,彻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觉得每日都在饮用的水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能将一团棉花点燃。


【教师提示】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水是不可能将棉花点燃的,这个实验中的棉花能够被点燃,说明棉花中一定藏着某种特殊的物质,其实它就是Na2O2,它就在我们的实验台上,仔细观察Na2O2的颜色状态。

【分配任务】下面请同学们利用实验台上现有的药品和仪器,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找出“滴水生火”的真正原因,小组成员相互监督所需药品必须取适量。

(设计意图:用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而不是直接将“滴水生火”原因或结论呈现给学生。

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助的意识)
【学生活动】小组进行探究实验
O
木溶液先
振荡后溶液验证实验步骤你的结论是:
【学生总结】通过实验填写表格。

通过实验得出“滴水生火”的真正原因是棉花中放有固体粉末是Na2O2,综合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为:Na2O2与水反应放出O2并且此过程放热,且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先由无色变为红色,振荡后颜色褪去,说明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

【板书】一、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学生活动】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教师分析】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O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Na2O2比O2强,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做强氧化剂,能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羽毛织物麦秆等。

【即使巩固】
O
O
【教师补充讲解4】Na 2O 2固体粉末滴入几滴蒸馏水后,再滴入酚酞试剂,溶液先由无色变为红色,振荡后颜色褪去,原因是反应中生成了一种具有氧化性的物质H 2O 2,H 2O 2与变红酚酞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褪色,同时H 2
O 2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O 2。

【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Na 2O 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那Na 2O 2能否与CO 2反应呢?能不能用Na 2O 2和CO 2创造出“吹气生火”的奇观呢? 【学生演示】吹气生火实验 【教师】用“滴水生火”实验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这个实验,为什么棉花会燃烧?产物是什么?如何验证产物?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 【教师评价】
【板书】2.与CO 2 反应: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学生活动】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教师】能否根据Na 2O 2的化学性质推测出Na 2O 2在生活中的用途?
性质决定用途
【总结】Na 2O 2的用途
【拓展】Na 2O 2与盐酸的反应 【思考】通过对刚才知识的学习,请问Na 2O 2 +HCl →? Na 2O 2是不是碱性氧化物?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思考讨论,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师】总结
【教师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设计表格对比Na 2O 、Na 2O 2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学生整合】
【老师】如何才能牢记过氧化钠的有关知识呢?我给大家分享一首诗:
过氧化钠色淡黄,与水反应可生氧; 强氧化性能漂白,酚酞先红后褪色; 二氧化碳也反应,密封保存记心上; 防毒面具里供氧,航天潜水受赞扬。

【即时巩固】
即时巩固: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

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A 是制取CO 2的装置,BCD 中各装什么试剂,
其该目的是什么?F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试管F 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
制取CO 2
除去CO 2中混有的HCl
除去O 2中混有的CO 2
2.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 Na B. NaOH C. NaCl D. Na 2O 2
AD
板书设计:
钠的氧化物
一、 N a 2O 2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2Na 2O 2+2H 2O=4NaOH+O 2↑ 2.与CO 2反应: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3.与盐酸反应(拓展)
2Na 2O 2+4HCl=4NaCl+2H 2O+O 2↑ 4.用途: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 二、Na 2O 和Na 2O 2性质对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