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优质高效特色设施农业

发展优质高效特色设施农业

发展优质高效特色设施农业——肃州区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肃州区委党校孙伟祥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地把握设施农业的基本内涵;基本了解肃州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认识到肃州区发展设施农业的巨大潜力以及发展设施农业面临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肃州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科学举措;最终为学员创设一个开拓思维、形成共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交流平台。

教学重点:引导学员更好地解放思想,科学而辩证地认识肃州区设施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有效组织课堂讨论,集中学员智慧,共同探索肃州区设施农业发展大计。

教学方法:系统分析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言(图文展示)春节来临,在肃州区农村处处洋溢着增收的喜悦,一排排蔬菜温棚错落有致,菜农忙着采摘装车,一座座高标准的暖棚圈舍整齐划一,膘肥体壮的牛羊撒着欢儿,……2010年,依托现代农业的发展,肃州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55元,突破7000元大关达到了7013元。

近年来,肃州区按照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立足区情,超前思维,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种植,积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加快设施农业发展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措施来抓,坚持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科技指导、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探索出了一条在传统农区发展设施农业的新路子,与中央、省、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农村发展新思路不谋而合,为千家万户建立稳固的增收支柱产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功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

一、肃州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一)设施农业及其分类(课件展示)《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农机发》[2008]3号文件对设施农业做出了准确的定义——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动植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设施农业从种类上分,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

设施园艺按技术类别一般分为玻璃/PC板连栋温室(塑料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阳棚)四类。

设施养殖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

(二)我区设施农业的建设情况(实证分析)肃州区设施农业主要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养殖暖棚等三种类型为主。

具有代表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有以常青花木公司为代表的连栋温室;以总寨沙河戈壁绿丰蔬菜合作社、银达六分五百亩日光温室示范园和百亩滩地温室科技示范园为代表的日光温室;以泉湖乡四坝村为代表的塑料大棚(拱棚);以金佛寺镇红山堡村、西峰乡塔尔寺村为代表的标准化暖棚养殖小区。

(三)种养结构情况1.设施蔬菜:2010年,肃州区以经作制种、设施蔬菜为主的特色产业面积明显上升,粮食种植面积下降,全区新建日光温室2126亩,日光温室总量达到2.49万亩。

建成百亩大棚蔬菜小区15个,种植大棚蔬菜1.68万亩。

平均亩产4680公斤,亩产值8750元,亩纯收入6520元。

重点产区农民设施蔬菜纯收入占到了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2.设施花卉:以常青花木公司为代表,2010年全区设施花卉面积926.5亩,其中日光温室、大棚花卉275.5亩,智能化连栋温室花卉119.5亩,智能温室以生产名贵花卉为主;设施花卉产值已超过60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3.设施食用菌:肃州区是反季节食用菌生产的最佳生态适宜区之一,主要种植种类有平菇、双孢菇、香菇、金针菇、等10多个品种,面积约1000亩,总产量达到6200吨。

4.标准化暖棚养殖小区:2010年,全区新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43个,建成规模养殖场15个,万元规模养殖户发展到6500户,2万元养殖示范户达到1100户,全区畜禽饲养总量达到807万头只,出栏550万头只。

(四)设施装备应用情况(简述)肃州区设施园艺主要配套使用的设施装备有:卷帘机、制钵机、真空吸附式播种机、起垄铺膜机、嫁接育苗机、多功能田园微耕机、滴灌设施、二氧化碳施肥器、机动喷雾器、反光幕、遮阳网、防虫网、根外追肥器等设备。

设施养殖主要配套使用的装备有:秸秆揉丝机、粉碎机、压捆机、制粒机、自动饮水器、挤奶器、取暖装置、换气装置、消毒设备、青贮池、氨化池等设备。

近年来,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下,用于畜牧养殖的秸秆加工设备和日光温室配套的卷帘机增速很快,大大地降低了设施农业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效益。

二、肃州区设施农业发展的优势及潜力分析(一)肃州区发展设施农业空间优势明显。

肃州区地域辽阔,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水土资源富集,光热充足,适宜各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生长。

全区总耕地面积63万亩,可开发利用的宜农、宜林、宜牧荒地120万亩,同时,由于我区是甘肃省畜产品的主要产区,牛、羊、猪、鸡的养殖,在全省占据较大份额,而辽阔的土地资源,为设施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肃州区发展设施农业产业基础稳健。

近年来,肃州区积极推广日光温室蔬菜的综合栽培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以及标准化暖棚养殖小区。

以大棚温室为主的高效有机无土栽培蔬菜种植在茫茫戈壁上异军突起,栽培面积累计达到2183亩,为提高蔬菜产量、效益和产品品质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2010年,肃州区累计建成标准化节能日光温室2.49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21.8%,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总量约13.6万吨,亩均收入预计8750元。

其中食用菌预计亩均收入超过1万元。

同时,设施养殖产业的经营方式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转变,涌现出一批金佛寺镇红山堡村、西峰乡塔尔寺村、总寨单闸村、清水镇西三村等连片小区。

有力地促进了我区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区今后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1.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特色逐渐形成。

在生产环节上,全区已建成了一批日光温室千亩乡、百亩村和百亩连片小区,大田蔬菜种植上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化种植特色也日趋明显,建成果园高闸沟百亩无公害冬瓜示范园区、下坝村百亩加工型辣椒示范园区等13个无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园区。

截止2010年底,累计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243个,规模养殖场1680个,万元规模养殖户5253户。

在区域布局上,建成了果园、银达、三墩3个万亩制种乡镇,西峰、银达、泉湖、三墩、总寨5个万亩蔬菜种植乡镇,泉湖、上坝、金佛寺、清水4个万头畜禽养殖乡镇。

2.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已初步形成。

一是以春光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的一批规模较大的批零专业市场,拓宽了蔬菜销售渠道,加快了蔬菜产销信息流转。

二是以清水、西洞农产品集散中心和铧尖、总寨购销协会及营销大户为代表的流通实体,每年外销蔬菜价值达1亿元以上。

三是以西域阳光番茄制酱公司、巨龙脱水菜有限公司、酒泉辣源辣椒制品厂、特尔鲜蔬菜经销储藏公司等为主的43家蔬菜生产、销售、加工、储藏龙头企业,不仅拉长了产业链,带动蔬菜产业的发展,而且为形成“市场+龙头+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打下了基础。

四是以戎发牛羊交易市场为动力的禽畜外销市场逐步形成,在西北具有较大的带动力。

五是以“缔味斯、哈利德”等肉类品牌的肉类加工企业效益不断提升,有力地延伸了设施养殖链条,增强了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肃州区发展设施农业产业人力资源丰富。

肃州区现有农村劳动力达11.36万人(不计算外来务工人员),有相当数量的外出劳动力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纷纷回家创业,许多投入到设施农业的建设中,基于此,我区发展蔬菜产业所需的劳动力资源比先前更为充足。

4.肃州区发展设施农业产业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由于区内大型的现代工业企业少,污染小,气候适宜,蔬菜作物营养物质积累充分,灌溉水源富含各种矿物质,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的自然条件较好。

而据肃州区城(乡)镇居民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城市居民年人均蔬菜消费支出为638元,农村住户年人均蔬菜消费支出为296元,属较低消费水平,随着国家新能源基地建设的迅速崛起,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交通设施的日益发达,不仅本地居民蔬菜需求量持续增加,而且还可以有效进行对外输出。

同时,肃州区周边有工业城市嘉峪关、十号、十四号军事基地和种棉大县金塔、风电主战场玉门、瓜州,国家级旅游城市敦煌,都属蔬菜“进口”型城市,优越的区位优势使肃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扩大。

三、发展中的瓶颈及难题1.从政策层面来开,我区设施农业虽然谋划深,起点高、但思想解放的力度还有所欠缺,与发展风电的标准还有较大距离。

虽然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设施农业发展,但在政策、资金扶持、小区建设用地等方面的保障力度还有所欠缺,不少农户和企业想扩大规模,但受到了土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

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田水利等设施老化陈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同时,农户由于怕担风险不原投入,另一方面政府财政困难,扶持投入不够,造成设施农业的起点低,规模小,严重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2.从技术层面来看,一方面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培训滞后,从事施舍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文化层次底,先进生产技术缺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二是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目前50%的温室还是“寿光一代”钢管装配式日光温室。

这种温室起架低,跨度小,采光和保温性能都不太好,而且室内空气湿度大,不利于病虫害防治,也不利于田间配套和机械化作业,更影响了栽培作物的品质。

80%以上温棚结构简单,农民自行建造的竹木结构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只能起一定的保温作用,不能对光、温、气等环境因子进行调控。

三是质量意识,如设施简易、农药残留等问题较为突出。

3.从市场要素层面来看,一是设施农业建设一次性投入高,群众筹资难度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资金短缺,制约了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尿素、磷肥等大宗化肥价格高位运行,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这些不仅影响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而且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

二是农业种植品种多、杂、散,低水平种植面积比重依然较大,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

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低,精深加工不足,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三是效益相对比重逐年下滑,低端设施农业增收的边际效益日益显现。

四是设施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小,设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能力较差。

四、发展设施农业的建议(一)以肃州区工业发展为榜样,敢于开拓肃州设施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1.要敢想,即要大力解放思想。

酒泉风电的发展,凝聚了酒泉儿女无数的智慧和心血,更重要的是他们立足现实、勇于创新的伟大实践。

没有这种带着超越和挑战的思索,人们很难将肆虐的狂风视为宝贵的资源,人们也很难将戈壁上炎炎的烈日视为最亲密的朋友。

今天,我们茫茫的戈壁开始风车林立,太阳能电池板也遍地开花。

靠的就是科学的探索和实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