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故损失统计及计算方法

事故损失统计及计算方法

计算
编辑
伤亡事故统计计算方法伤亡事故统计计算有如下几种方法:
(1)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其计算公式:
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00
(2)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间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伤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

其计算公式:
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00
(3)工伤事故严重率:表示某时期内,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数。

其计算公式:
工伤事故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次
(4)工伤事故频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发生事故的次数。

其计算公式:
工伤事故频率=事故次数/平均职工人数×1000
(5)百万吨死亡率:表示每生产一百万吨物质如煤、钢平均死亡人数。

其计算公式:
百万吨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吨)×1000000
7损失
编辑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

是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所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其计算范围包括:
①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②丧葬费及抚恤费;
③补助及救济费用;
④歇工工资;
⑤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⑥现场抢救费用;
⑦清理现场费用;
⑧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⑨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⑩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2)间接经济损失。

是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其计算范围包括:
产、减产损失价值;
②工作损失价值;
源损失价值;
④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⑤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及其他损失费用。

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规定,按伤害程度分类为:
(1)轻伤,指损失1个工作日至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2)重伤,指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工作日;
(3)死亡,指损失工作日超过6000工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