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漫谈小人物大作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漫谈小人物大作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漫谈小人物的大作用近来读书,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领导身边的人不可小视。

从古到今,小人物既能帮助领导建功立业,成就大事业,也能狐假虎威。

败坏领导形象,甚至丧心病狂,置领导于死地,下面笔者举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为证。

上篇:那些成就大事的小人物我们先来盘点一下那些帮助领就大事业的小人物。

刘邦VS韩信:小人物运筹帷幄,领导者坐拥江山韩信年轻时带剑投奔项梁,默默无闻;后隶属项羽,也只做个郎中,他多次献策以求重用,项羽都未采纳。

刘邦人蜀时,韩信弃楚投汉,依然默默无闻,只任迎宾小吏,后因犯法被处斩刑,刀下口出狂言,惊动滕公夏侯婴,荐为治粟都尉。

后萧何发现了韩信这个奇才,但仍未重用。

军至南郑,韩信自觉出头无日,便随众将逃亡。

萧何未及请示,便月下追韩信。

有人向刘邦报告说丞相也逃亡了,刘邦惊怒。

过了两天,萧何回来了,刘邦且喜且怒,骂道:“你为什么逃跑了?”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是去追逃跑的人。

”刘邦得知他去追韩信,又骂道:“将领们跑了数十人,你没去追,去追韩信,是假的。

”萧何说:“诸将易得,但韩信那样的国士,却是独一无二的。

大王若只想称王汉中,就用不着韩信;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人可同您共谋大事了!”于是劝刘邦选择古日良辰,斋戒没坛,隆重拜韩信为大将。

一夜之间,韩信从一个无名小卒而位冠三军。

这就是历史所谓的“成也萧何”。

韩信由一个起初不为领导(刘邦)看好甚至歧视的小人物,幸遇刘邦高级谋僚萧何的举荐才得以重用。

后来,韩信运筹帷崛,逐鹿中原,为刘汉王朝打下半壁江山,封王列侯。

只不过,封建时代小人物的命运往往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况且“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向来是封建君主给予开国功臣的“重赏”,比如刘邦以谋反之名清洗功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等。

刚当上皇帝,刘邦便害怕韩信拥兵自重。

如何整治韩信呢?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便削了韩信的兵权。

汉十年,刘邦亲征陈地叛军。

韩信称病未出,却暗中派人与陈联络,其舍人告密,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

解铃还须系铃人,毕竟萧何老谋深算,他派人传旨给韩信,声称陈地叛军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并劝说韩信:“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

临刑前,韩信叹道:“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被妇人小子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随后,吕后诛杀了韩信三族。

这就是历史所谓的“败也萧何”。

点评:如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早已成为成语,似乎有埋怨萧何的意思,但是,韩信的命运岂止是系于萧何一人?试想:倘若刘邦不爱才、不识才,只有萧何的举荐,恐怕韩信也不可能由一个小人物成为一个大将军。

如果不是刘邦疑心韩信拥兵自重进而谋反,决定诛杀韩信,萧何又有什么理由帮助刘邦谋害韩信呢?而且,不管“成也萧何”也好,“败也萧何”也罢,毕竟韩信在萧何的举荐下,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为开国大将军,帮助刘邦打下半壁江山。

这表明领导身边的小人物不容轻视,说不定能够帮助领导成就一番大事业呢。

晋文公VS介子推:小人物”割肉奉君”,领导者”悲乎足下”历史上“割肉奉君”,说的是王储落魄流亡,小人物割股奉食;“悲乎足下”说的是王储登基,遗忘救命恩人之后的感恩与悔恨。

这个故事出于《左传》。

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君主晋献公非常宠爱他的妃子骊姬,想把君位让给她生养的小儿子奚齐,就把原来立的太子申生杀害了。

申生之弟重耳为了躲避后母骊姬的陷害,就离开晋国流亡到国外避难去了。

重耳在国外避难期间,屡遭磨难,艰苦备尝。

有一次,他在山里迷失方向,几天几夜没有吃饭,饿的头昏眼花,几近死亡。

随从介子推认为他是继承国君的人,自己应当尽心尽力辅佐,于是背着重耳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做成肉羹送给重耳吃。

重耳知道后,万分感动地说:“我日后将用什么来报答你呢?”介子推回答说:“你我流亡在外,饱经风霜之苦。

但愿你今后多思治国良策,做一个清明的国君。

”重耳听后十分感慨,表示一旦做国君后,一定要做个明君。

重耳流亡19年后,得到了秦穆公的帮助,打败其弟奚齐,当上了国君,立为晋文公。

接着,他对陪同他一起流亡过的人都论功封赏,唯独把赤胆忠心、割股献君的介子推给忘记了。

介子推也不愿争功,就与母亲—起归隐绵山。

他的从人深感不平,就写了一首《龙蛇歌》悬挂于宫门,歌词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

五蛇从之,周遍天下。

龙饥无食,一蛇割股。

龙返其渊,安其壤土。

凹蛇入穴,皆有处所。

一蛇无穴,号于中野。

”(参见{说苑·卷六》)晋文公听闻此歌后,十分惭愧,深感不安,亲自到绵山求访,介子推避而不见。

重耳派他的御林军上山搜索,仍然未见。

有人建议说:可以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出一条小路,料想介子推一定会负母而出。

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未见人影。

待大火熄灭后,只见介子推背着老母,靠着一棵大柳树被烧死了。

晋文公非常惋惜,即把介子推母子葬于绵山之下,立子推祠堂,并把绵山封给他,改绵山为介山。

后世于绵上立县,谓之介休县(又称界休县),意思是说介子推永远休眠于此地。

绵山周围百余里,山势巍峨,古木繁茂,溪流回转,鸟语花香,迄今仍为晋中一大名胜。

山上有介子推庙宇,上有联语曰:“主辱臣忧,当在外从亡,一饭已经肝胆碎;功成身退,问诸君食禄,千秋留得姓名无。

”就是记述介子推的故事和后人的感触的。

据说当年晋文公还把那棵柳树之木作屐,每天望着木屐叹道:“悲乎足下。

”可见晋文公对介子推的感念之情。

后来,为了追思怀念介子推,晋文公规定,以后每年介子推的殉难日,全国三天之内都不准动烟火,一律吃冷食、饮凉水。

因此,这一天称寒食节,又称禁火节。

点评:呜呼!“割肉奉君”,演绎了小人物对领导者的赤胆忠心,“悲乎足下”,提醒领导者对小人物理应重视和尊重,特别是对在自己艰苦创业路上捉供帮助的小人物,要心存感激之情,常怀敬佩之意;主政后理应“清明复清明”,善待百姓,善治天下篇:那些坏了大事的小人物我们再来盘点一下那些坏了领导者大事的小人物。

统帅华元vs车夫羊斟:“你有权不给我吃肉,我有权让你当俘虏。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经常是你敲我一榔头、我打你一棒槌,军事行动比演习都多。

有一年,郑国攻打宋国,宋国大夫华元率军迎敌,夜宿某地。

由于第二天就要和郑军交战了,为了鼓舞士气,华元吩咐炊事员给大伙加餐,每人分一大块羊肉,却没有分给自己的马车夫羊斟。

当晚,见士兵们兴高采烈地捧着大块羊肉吃得满面红光,羊斟不禁气不打一处来,决定以牙还牙,第二天要华元好看。

第二天,宋郑两军相遇,双方摆开阵势,准备大战一场。

此时,羊斟忽然一甩鞭子,驾着马车风驰电掣般向郑军的营地驶去。

车上的华元大惊,对羊斟喊道:“你晕头了吗?那边是敌营!”羊斟回过脸答道:“昨晚你有权不给我羊肉吃,今天我就有权让你当俘虏。

”就这样,羊斟驾着指挥车径直到了郑军大本营。

可怜华元研究了一晚上的兵法计谋还未施展,就稀里糊涂地成了战俘。

点评:统帅慢待车夫,车夫就让统帅当俘虏。

这个案例表明,领导者善待身边工作人员很有必要,不可忽视袁绍vs许攸:领导者的冷漠,引发小人物的背叛小人物不仅能够毁家灭国,他们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能够深刻地影响历史的走向。

公元199年,袁绍和曹操之间爆发了争夺北方老大地位的官渡之战。

在战争过程中,曹操处于不利的地位,眼看就要弹尽粮绝了。

曹操屡次向留守许都(今河南许昌)的苟彧写信告急,苟彧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拿不出粮食,只能回信给曹操,古诉他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不久,曹军还真的等来了战争的转机。

原来袁绍手下有个叫许攸的谋士,他经常喋喋不休地给袁绍出谋划策。

不过袁绍是个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的主儿,许攸的主意又恰好不合他的口味,于是袁绍就对许攸表现出一副爱答不理、有你不多没你不少的态度。

许攸得不到重用,伤了自尊,便投降了曹操,向曹操提供了袁军乌巢粮仓的详细情况。

曹操听了喜出望外,急忙派军夜袭乌巢,把袁绍辛辛苦苦积攒的粮食连烧带拿,折腾了个精光,从而一举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点评:领导者的冷漠,可能引发小人物的背叛。

这种背叛或离心离德,或反戈一击,甚至一人背叛可抵百万雄师。

这就提醒领导者,要时常关注身边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想法,切忌冷漠,更不能歧视慢待。

苻坚VS朱序:小人物“身在曹营心在汉”,领导者上当受骗惨败而归历史总是喜欢重演。

官渡之战100多年后,前秦皇帝苻坚也尝到了小人物给他带来的苦果。

公元383年,已经统一北方的苻坚把矛头指向了偏居江南的东晋,他打算消灭这个苟延残喘的政权,以成就自己并吞八方的伟业。

苻坚为了让统一中国的最后一战上演得华丽一些,一口气征调了90万大军南下。

苻坚率领前秦军的先锋部队到达了寿阳(今安徽寿县),和晋军隔淝水相望。

他派出东晋的降将朱序去现身说法,劝说晋军统帅谢石和谢玄放弃无谓的抵抗。

没想到朱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一到晋营,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建议二谢趁前秦军还没集结完毕,速战速决,歼灭其先头部队。

晋军采纳了朱序的建议,主动向前秦军挑战。

谢玄派人对苻坚说,前秦军应该后撤,以便晋军过河后能腾山一块决战的场地。

苻坚答应了谢玄的请求,命令前秦军后撒。

前秦军人多,在战前突然接到了后撤的命令,立即阵势大乱。

这时朱序又在后方煽风点火,高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这样一来,前秦军将士们顿时心慌意乱,六神无主,后撤变成了逃命,全军大溃。

志在必得的苻坚败在了朱序的手中,他建立的强盛的前秦帝国也因遭受重创而迅速土崩瓦解,北方又重新陷人四分五裂的局面。

中国统一的时间,被朱序的一声大喊大大地推迟了。

点评:淝水之战,小人物“身在曹营心在汉”,领导者上当受骗惨败而归。

这就说明领导身边的~人员并非都是赤胆忠心之人,心怀鬼胎的大有人在,不可不防。

这就提醒领导者,除了对身边工作人员正视礼遇之外,平常还应当注意加强教育,公平公正对待下属,对心术不正的要及时清理出去,以免后患。

许玲VS郑军:女县长把司机变情人酿噩梦许玲是湖北省某县的副县长,然而她的婚姻却是名存实亡,事业成功并不能减轻她内心的痛苦。

许玲内心的这种隐痛,被她的专职司机郑军发现了。

郑军明白,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紧紧抓住许玲。

2007年8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许玲在应酬中喝了几杯酒。

筵席散后,郑军直接将车开向郊外一家僻静的宾馆,向许玲表白了心意……眼见许玲一步步被套牢,郑军非常得意,不断利用许玲的关系帮一些工程公司谋取利益,自己也从中获利。

在许玲不答应的情况下,郑军甚至以自己偷拍的性爱照片相威胁。

9月中旬,郑军又一次要求许玲出面帮某建筑公司争取县电力局办公大楼的建设工程。

许玲非常气愤。

郑军向她保证,这绝对是最后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