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内营养泵的应用流程

肠内营养泵的应用流程

肠内营养泵的应用流程
1、护士核对病人,向病人做自我介绍。

2、告知病人行肠内营养的目的、营养液的种类、灌注方法、优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配合。

3、评估病人的意识、病情、胃肠功能状态、及营养状况指标,如:体重、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浆蛋白指标等。

4、评估病人肠内营养的制剂类型、日输注量、喂养管置入途径、深度、固定情况、通畅性、上次喂养时间、胃内有无出血及潴留情况(用50ml 空针回抽胃内容物,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若胃残留量超过100ml,汇报医生,暂停输注)。

5、环境清洁,使用营养袋者提前空气净化30分钟。

6、物品准备:肠内营养液、营养泵及泵管、加温器、温开水、肠内营养专用标识。

7、携用物至病人床边,核对病人,取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注意与病人沟通交流。

8、再次检查喂养管,无禁忌症用温开水30ml脉冲式冲洗管腔。

9、连接电源,按“ON”打开肠内营养输液泵的电源开关。

10、将配置好地肠内营养液连接连接肠内营养输液泵管,打开泵管排气孔,排尽泵管内空气,漏斗壶内液面至标记线,正确安装在肠内营养泵内。

11、在泵管距病人端20cm处安装加温器,观察电源灯的启动情况,控制营养液温度在37-38℃。

12、按设置键设置肠内营养总量,按“∧”/“∨”调节。

13、按设置键设置输注速度,单位为ml/h,按“∧”/“∨”调节,匀速滴入,速度由慢至快,从开始的25ml-50ml/h,之后每12-24小时递增20ml/h,直到控制在100ml/h为宜。

14、连接肠内营养泵管与病人喂养管,按“启动键”开始。

15、密切观察肠内营养泵运行情况,正确识别报警及时排除故障。

16、健康宣教:不可自行调节输注速度;翻身时防止滑脱、移位;保持口腔清洁。

17、建立肠内营养警示标识,使用两个输液架与静脉输液分开放置。

18、输注中观察:(1)预防堵管:连续饲食时,每隔4小时用30ml温开水脉冲式冲管1次,并用手指轻柔管壁,彻底清洗。

(2)预防误吸:输注时应将病人头部抬高30°或更高,鼻饲后半小时内保持半卧位;每4小时测定胃内残留量,如超过100ml应延缓肠内营养使用;检查有无腹胀、反流等误吸因素,每班听诊肠鸣音。

(3)预防便秘:摄入充足的水分,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增加食物纤维,尤其是可溶性纤维。

(4)预防腹泻: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从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对于乳糖不耐受的病人,应给予无乳糖配方;推荐使用含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制剂或含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制剂。

19、按“暂停”键停止肠内营养,分离肠内营养泵管与病人营养管。

20、用温开水20-50ml脉冲式冲管,检查固定情况。

21、保持半卧位,至少半小时。

22、清水擦拭鼻饲泵机身,如有污染用500mg/L有效氯擦拭机身,放置固定地点备用
注意事项:
1、使用肠内营养泵及专用泵管,每24小时更换泵管。

2、肠内营养液现配现用,常温下放置不超过24小时。

3、配置完暂未使用的肠内营养液应放置于4℃冰箱内,输注前加温。

4、使用时泵应处于水平位置,减少输注报警。

5、喂养管给药前后用25-50ml温开水脉冲式冲管。

6、定期查看肝肾功能及白蛋白的变化,观察病人的血糖、血脂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