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纳米材料及其基本性质

第二章 纳米材料及其基本性质

13
纳米金属硫化物
纳米碳(硅)化物
14
【例】纳米透明隔热涂料
纳米氧化铟锡、氧化锡锑、掺铝氧化锌
15
在可见光区均有较高的透过率(80%~90%),ITO用量提 高,可见光透过率略有下降。在波长大于800 nm的近红 外区透过率开始下降,波长在1 500 nm以上的红外光透 过率几乎为零
16
四、纳米材料的研究内容
*纳米微粒催化剂 纳米Ni作有机物氢化催化剂,比普通Ni催化剂效率高十倍 *自洁玻璃:玻璃+纳米TiO2涂层 ----催化碳氢化合物的进一步氧化 *汽车尾气净化剂 ----纳米Fe、Ni与r-Fe2O3混合烧结后可代替贵金属
24
二、 小尺寸效应 随着颗粒尺寸的量变,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颗粒性 质的质变。由于颗粒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 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 (1) 特殊的光学性质 (2) 特殊的热学性质 (3) 特殊的磁学性质 (4) 特殊的力学性质
1×10-2
1×10-3 1×10-5 1×10-7
1
103 109 1015
6 ×102
6 ×103 6 ×105 6 ×107
1×10-9
1021
6 ×109

22
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增大
表面能增大
在T和P组成恒 定时,可逆地 使表面积增加 dA所需的功叫 表面功 《
23
应用 表面粒子活性高—>纳米粉体活性高
34
2、纳米颗粒的蒸汽压
上升
2 M ln p0 RTr p
式中: P、P0 :分别为纳米颗粒和块状物质的蒸汽压; M:摩尔质量; R:为气体常数; T:为绝对温度
35
3、纳米颗粒的烧结温度
降低
原因:
界面具有高能量,在烧结中高的界面能成为原子
运动的驱动力
36
4、纳米颗粒的结晶温度
降低
纳米颗粒开始长大的温度随粒径的减小而降低, 即非晶纳米颗粒的晶化温度降低。 纳米颗粒的熔点、开始烧结温度和晶化温度均随 粒径的减少而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蒸汽压则有 较大幅度的升高。
物质熔点下降
金纳米微粒的粒径与熔点的关系
33
物质熔点下降的程度:
2 slT0 T rH
△T:块状物质熔点(T0)与纳米颗粒熔点(T)之差;
γSL :为固液界面张力;
ρ:密度;△H为熔化热;r为颗粒粒径。
纳米颗粒熔点下降的原因: 熔化时所需增加的内能小得多,这使得纳米颗粒熔点 达尔效应示意图
Fe(OH)3胶体
31
小体积效应引发的商机
护肤品
优点 1. 增加活性成分吸收率、使产品 更好吸收、效果发挥更快 2. 使活性成分更精确的到达皮肤 深层发挥作用 3. 大大降低刺激性及过敏发生机 会 4. 较少的剂量就可以达到更高效 率效果
32
2.2 热学性能
1、纳米颗粒的熔点
/ kB = (1.45 x 10-18)/V
(K cm3)
50
4 d V 3 2
d0=14 nm。
3
如果取δ/kB=1K,微粒直径为d,代入上式,求得
根据久保理论,只有δ>kBT(热运动能)时才会产生能
级分裂,从而出现量子尺寸效应,即
/ kB = (1.45 x 10-18)/ V > 1
3
2.1 维数
0维: 指在空间3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 1维:指在空间有2维处于纳米尺度 2维:指在空间中有1维在纳米尺度 3维:纳米固体,由纳米微粒组成的体相材料
A
B
C
4
2.1 维数
0维: 指在空间3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
1985年,科尔、科罗脱和斯麦利发现了C60团簇, 5 也叫巴基球,C60直径大约是1纳米。
①纳米金属Fe(5nm)饱和磁化强度比常规α-Fe低40%, 其比饱和磁化强度随粒径的减小而下降 ②单晶FeF2由顺磁转变为反铁磁的奈耳温度范围很窄,只 有2K,而纳米 FeF2( 10nm)在 78~88K由顺磁转变为 反铁磁,即有一个宽达12K的奈耳温度范围; ③1988年日本发现纳米合金Fe-Si-Bi-Cu(20~50nm) 具有好的软磁性能,可用作高频转换器,其芯耗低至 200mW/cm3,有效磁导率高于108。当晶粒度大于 100nm时,上述软磁性能消失。
表面原子比物质内部原子具有更高活性和化学反
应性
20
比表面:
把物质分散成细小微粒的程度称为分散度
常用比表面来表示多相分散体系的分散程度
Am A / m

AV A / V
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 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
21
【例】 把边长为1 cm的立方体1 cm3逐渐分割成小立方体时,比 表面增长情况列于下表: 边长l/m 立方体数 比表面Av /(m2/m3)
1维:指在空间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
纳米管 纳米线 纳米棒
6
2维:指在空间中有1维在纳米尺度
纳米膜——纳米膜分为颗粒膜与致密膜 颗粒膜是纳米颗粒粘在一起,中间有极为细小的间隙的薄膜
致密膜指膜层致密但晶粒尺寸为纳米级的薄膜。
可用于:气体催化(如汽车尾气处理)材料;过滤器材料; 平面显示器材料;超导材料等。
(导体—绝缘体)的临界粒径d0,Ag的电子密度:n = 6 x 1022/cm3 , h为普朗克常数,6.63×10-34J•s, m为 电子的静止质量,9.108×10-31 kg,由久保公式:
4 EF V 1 3 N
已知: 得到
2 EF 3 n 2m
2


2
3
(EF费米能级)

h m

6.631034 J s 0.05 kg 300m s 1
4.4 10
35
m
26
2.1 光学性质 1、 宽频带强吸收
纳米颗粒大的比表面导致了平
均配位数下降,不饱和键和悬
键增多,使得界面极化,吸收 频带展宽。
在红外光场作用下,纳米颗粒
对红外吸收的频率存在一个较 宽的分布,导致纳米颗粒的红 外吸收带的宽化。
27
纳米吸波复合材料 高效光热、光电转 换材料
28
2、蓝移和红移现象 蓝移:吸收带向短波方向移动
纳米颗粒的吸收带普遍存在“ 蓝移”现象的原因:
量子尺寸效应; 表面效应
D B

C
29
3、纳米粒子发光
产生原因: 半导体具有窄的
直接跃迁的带隙,因此在光激
发下电子容易跃迁引起发光
蝴蝶翅膀的色彩
30
25
h h p mv
小尺寸效应产生原因:
当纳米颗粒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
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
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被破坏,非晶态纳米颗粒表面层
附近原子密度减小
这将导致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特性均会出现新的 尺寸效应 一质量m=0.05㎏的子弹,以速率v=300m/s运动着,其德布 罗意波长为多少?
7
3维:纳米块体材料 由纳米微粒组成的体相材料 由大量纳米微粒在保持表(界)面清洁条件
下组成的三维系统,其界面原子所占比例很高
单相微粒组成的纳米相材料; 两种或以上的相微粒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
8
3-D 大块材料
量子阱
2-D
量子线
1-D
量子点
0-D
9
按材料的性质、结构、性能、来源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化学组成:纳米金属、纳米晶体、纳米陶瓷、纳米玻璃、
纳米高分子和纳米复合材料。
按材料物性:纳米半导体、纳米磁性材料、纳米非线性光 学材料、纳米铁电体、纳米超导材料 按应用:纳米电子材料、纳米光电子材料、纳米生物医用 材料、纳米敏感材料、纳米储能材料等。
10
三、 纳米粉体 纳米微粒是指尺度处于1~100nm之间的粒子的集合 体,是处于该几何尺寸的各种粒子集合体的总称。
51
由此得出,1K时,当粒径do <14 nm,Ag纳米微
粒可以由导体变为绝缘体,如果温度高于1K,
则要求do<<14 nm才有可能变为绝缘体。
实验表明,纳米Ag的确具有很高的电阻,类似于 绝缘体,这就是说,纳米Ag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随着尺度的降低,准连续能带消失,在量子点出 现完全分离的能级。
44
1. 原子中电子的能级
量子化:量子力学中,某一物理量的变化不是连续
的,称为量子化。 如:各种元素都具有自己特定的光谱线,如氢原子 和钠原子分立的光谱线。
45
2.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久保理论
对于宏观物体包含无限个原子(即导电电子数N→∞)。
久保公式 :
4 EF 3 N
能级间距δ→0,费米能级 ( EF) 大粒子或宏观物体能级间距几乎为零------以能带形 式存在
4. 费米能级
费米-荻拉克分布函数
能级间隔增大,费米能级 附近的电子移动困难,从 而使能隙变宽,金属导体 将变为绝缘体。
48
说明:

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电子能级一般是连续的, 这一点只有在高温或宏观尺寸情况下才成立。

对于只有有限个导电电子的超微粒子来说, 低温下能级是离散的。
49
【例】 :Ag微粒为例计算在1K时出现量子尺寸效应
第二章 纳米材料及其 基本性质
1
第一节 纳米材料
一、纳米材料学
关于纳米材料的性质、合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和
应用的一门学科。 纳米粉体材料及其衍生材料的工艺技术路线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基础应用等
2
二、纳米材料 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尺寸小于100 nm的材料或 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 分类方法: 维度(数)、材料的性质、结构、性能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