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历程

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历程

商务动态图片新闻商务视频商务统计商务研究商务委年鉴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商务研究> 上海开放型经济30年> 正文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历程(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日期:2009-06-25)长期以来,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改革开放前沿,服务业门类较为齐全,发展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

改革开放30年来,依托产业、区位、人才等优势,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形成良好势头:在所有服务贸易进出口项目大类上均实现了贸易量;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优秀服务业企业落户上海;服务业“走出去”位于全国前列。

上海正在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服务贸易中心城市。

服务贸易附加值高、摩擦少、解决就业多、对环境友好,能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是我国商务工作新的重点和舞台。

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工作从1997年提出到现在已经整整推进了十年。

回顾这十年的历程,我们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在全国第一个提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并举”的外贸工作指导思想,在全国第一个设立服务贸易处,在全国第一个成立服务贸易协会,在全国第一个建立服务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在全国第一个发布服务贸易年度发展报告等等,为全国服务贸易推进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与货物贸易相比,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时间尚短、规模尚小、管理体制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迫切要求我们加紧研究,采取新的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上海服务贸易更好更快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工业中心城市之一,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贸易规模很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上海第三产业和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

如果按照五年计划来分期,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九五”以前是认识提高期,“九五”到“十五”是探索实践期,“十一五”是大力发展期。

由于上海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可采集年份始于2000年,因此在第二部分就近十年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情况给予量化分析。

对上海改革开放30年来服务贸易发展历程的分析,将通过服务贸易主要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观察。

运输是上海服务贸易的主要项目,目前约占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0%左右。

1980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仅0.18亿吨,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仅2.99万标准箱;2007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已达5.6亿吨、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已达2615.2万标准箱、已跃居全球第二位。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是运输服务贸易的重要主体。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际货代业务由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独家垄断经营,仅在上海设有分支机构;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生了?岸70%以上的进出口运输代理业务。

上海国际货代行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三十年来我国外贸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开放和深化。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加上CEPA政策的全面实施以及《行政许可法》的全面贯彻,2004年7月1日起取消对内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资格的审批;2005年12月11日起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向内外资各种所有制全面开放。

目前,上海国际货代行业竞争充分,本土企业的服务水平、管理理念进步快,与国外先进物流与货运企业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国有、外资、民营企业同台竞争,互相促进。

旅游也是上海服务贸易的主要项目,目前约占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0%左右。

1978年上海年国际旅游入境人数为24万人次,平均每天来沪旅游人数仅658人次;到2007年,上海年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达665.6万人次,平均每天来沪旅游人数为18236人次。

目前,全市已有星级宾馆320家,其中五星级宾馆32家;已有旅行社875家,其中国际旅行社54家。

上海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不断增强。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是上海服务贸易近年来增长较快的新兴项目。

上海第一笔软件出口业务是在1980年,由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和上海计算所共同承接来自美国的定制软件。

1988年,上海软件出口仅为74.4万美元。

90年代开始上海一些软件骨干企业逐渐发展壮大。

自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18号文和市政府54号文以来,上海软件出口呈现了高增长的发展速度:从事软件出口的单位已改变了原主要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软件企业为主的结构,而成为全由软件企业承担;软件出口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产业链逐步形成,初具国际化规模。

2007年,上海软件出口达11.9亿美元,通过CMM/CMMI3级以上认证的软件企业已有98家,其中通过CMM/CMMI5级的有11家。

二、近十年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1、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速度快,对本市经济的贡献程度不断提升。

2000年—2007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由79.1亿美元增加到559.1亿美元,8年间增长了7倍,年均增长率达32.3%,高于同期上海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率、高于同期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也高于同期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率。

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上海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比重由2000年的12.6%上升到2007年的16.5%。

2、贸易规模全国占比不断提高,与亚洲主要市场的差距逐步缩小。

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内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0年的11.2%上升到2006年的21.0%,2007年占比约为21.9%,是国内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最大的省市。

与香港、新加坡等亚洲主要市场的差距不断缩小:2000年香港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是上海的8.2倍,新加坡是上海的7.2倍;2007年香港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是上海的2.2倍,新加坡是上海的2.4倍。

表1:上海服务贸易占全国服务贸易的比重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上海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上海服务贸易进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口总额(%)2000年12.0 12.0 12.02001年13.2 14.0 12.52002年13.5 14.5 12.72003年15.8 16.7 15.12004年18.3 19.5 17.22005年20.6 21.8 19.62006年21.0 21.1 21.02007年21.9 19.7 24.0数据说明:计算中采用的2000-2006年全国数据来自商务部《2007中国服务贸易统计》, 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采用WTO的预估数。

3、传统服务贸易规模大,新兴服务贸易增长快。

《服务贸易总协定》(GA TS)划分的12个服务贸易门类,上海都已实现服务进出口实绩。

其中,运输、旅游这两项传统服务贸易一直是上海最主要的服务贸易项目,但比重持续下降:2007年这两项服务出口合计占上海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6.8%,比2000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

新兴服务贸易增长迅速:2007年,本市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电影音响等新兴服务贸易项目的出口增长分别为60.4%、154.4%、124.8%,大大高于运输(增长38.5%)、旅游(增长6.5%)等传统服务贸易项目的增长速度。

表2:服务贸易出口中各部门所占比重(单位:%)部门全球我国上海2000年2006年2000年2006年2000年2007年运输23.4 23.1 12.2 23.0 41.7 43.3旅游32.0 27.2 53.8 37.1 19.9 13.5其他44.5 49.7 34.0 39.9 38.4 43.2合计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4、市场格局和贸易主体高度集中。

上海服务贸易的主要市场是香港、美国、日本和欧盟,这一格局与货物贸易基本相符。

2007年上海服务贸易出口市场按占比排序依次为:美国(27.6%)、香港(25.2%)、日本(12.2%)等。

外资企业占据上海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

2007年在运输、旅游、咨询三个规模最大的项目中,外资企业出口占比分别达59%、68%和87%。

5、“走出去”与“引进来”步伐加快,商业存在的服务贸易活跃。

随着外资对上海服务业投入的增加和上海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商业存在”形式的服务贸易十分活跃。

2000年上海服务贸易FATS统计的总收入为58亿美元;其中,内向FATS即在上海的外国投资企业提供服务收入为46亿美元;外向FATS即上海到境外投资的企业提供服务收入为12亿美元。

2006年上海FATS总收入达216亿美元,是2000年的3.7倍;其中,内向FATS为179亿美元,外向FATS为37亿美元。

三、开展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工作的主要经验(一)提高认识深入研究,把服务贸易工作摆上重要议程1、认识服务贸易的重要性。

上海1997年提出发展服务贸易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第一是中国入世应对挑战的需要;第二是上海产业结构、贸易结构调整的需要;第三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上海靠制造业、靠货物贸易再要快速增长后劲不大,一定要依靠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以,当时市领导提出了“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并举”的思路。

2、认识服务贸易的现状。

认识服务贸易现状就要从统计入手,没有统计数据就是雾里看花,看不清楚。

所以市外经贸委与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和市统计局加强合作,逐步建立了上海服务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包括一个进出口BOP统计和一个商业存在FATS统计。

从2000开始,现在每年都有一份统计分析报告。

建立了这个统计指标体系以后,可以对上海服务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包括进出口规模、增长情况、部门分析、结构分析、市场布局和所有的占比情况、增长情况等;同时也可以对服务贸易与经济的关系,与产业的关系,与贸易的关系等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市外经贸委每年都出一本《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蓝皮书)。

3、认识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

在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由市外经贸委牵头,联合相关部门每年开展一些行业调研和专题调研。

近年来先后重点开展了上海服务外包发展研究、上海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研究、上海发展服务贸易战略研究等工作。

上海2005年成功举办了世界服务贸易论坛;2007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认真听取国内外专家对服务贸易发展的真知灼见。

(二)发展产业,扩大开放,为服务贸易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货物贸易是以制造业为基础,服务贸易发展同样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

所以,上海遵循贸易与产业相互关系的规律,一是抓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二是抓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从产业来看,2007年上海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9%,中心城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至吸收外资的比重已超过50%,2007年这个比重达?经成为上海服务贸易的主要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