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查房优秀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查房优秀课件

③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一条选用静脉留置针, 另一条静脉通路可以根据血管情况选择,因尿激酶与 肝素存在配伍禁忌,不能经同一输液管路同时给药, 同时也方便多渠道补液及随时应用抢救药物,以备病 情变化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
④吸氧:采用鼻导管吸氧,流量4 L/min ~6 L/min, 吸氧对休克或心功能衰竭的病人特别有益,并改善心遵医嘱予以药物应用并准确记录用药开始 和完毕时间,同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
b. 严密观察心电监护情况,当缺血心肌经溶 栓得到血流再灌注时,由于心肌细胞成活程度不 同,很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应备好除颤仪和急救 药品。
6.搭桥
六、护 理
1、抢救室护理 ①立即置病人于抢救室,保持相对安静,专人护理, 床边备多参数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吸引装置、呼吸 机,急救车内各种抢救药品均处于备用状态。
②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恰当应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 要求护士沉着冷静,动作有条不紊,适时用镇定和蔼 的语气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 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 使管腔迅速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时,如该动脉与其它冠状动 脉间侧枝循环原先未充分建立,即可导致该动脉所供应的心肌 严重而持久缺血。一小时以上即可致心肌坏死,在粥样硬化的 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心排血量骤降(出血.休克 或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左心室负荷剧增(重体力活动.情绪过 分激动.血压剧升或用力大便时) 也可使心肌严重持久缺血, 引起心肌坏死,饱餐,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局部 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而致血栓形成,睡眠时迷走神经张 力增高,是冠状动脉痉挛,都可加重心肌缺血而致坏死,心 肌梗死即可发生于频发心绞痛的病人,也可发生在原来并无症 状者中。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 理查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一、概述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治疗原则 六、护理 七、健康指导 八、案例分析
一、概 念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坏死在冠状动 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急剧下降或 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 导致的心肌坏死。 其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少数为其他病变,如急性冠状动 脉栓塞。
四、辅助检查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包括休息、持续给氧、加强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等。
无禁忌者即服用阿司匹林150-300mg,然后每日一次, 3日后改为75-150mg每日一次,长期服用。 2、保守治疗 对症处理 解除疼痛可选用以下药物: (1)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 必要时1-2小时内再注射一次。以后每4-6小时可重复使 用 (2)疼痛较轻者可用可待因肌注或口服。 (3)硝酸脂类:硝酸异山梨醇酯片5-20mg每日三次。 (4)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25-50mg每日2次。 (5)抗血小板凝集:低分子肝素钠。
三、临床表现
先兆: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 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 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和原有心绞痛加 重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前频繁,硝酸甘油 疗效差,应警惕心梗
前驱症状 约1/3病人突然发病,无先兆症状。2/3病人发病 前数日至数周可有胸部不适、活动时气急、烦躁、 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已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 心绞痛恶化最为严重。
主要表现
体征 通常没有特异性体征,可完全正常;也可出现心率增快、心尖 部S1减弱,血压普遍下降。如出现并发症可有相应体征。
1、疼痛:最常见,也是最先出现的症状,性质可与过去曾发 生过的心绞痛相似,但程度较前严重,难以忍受,大汗,有濒 死感;疼痛持续时间长,一般大于30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 油不能缓解。少数不典型者可表现为上腹痛,易误认为急腹症: 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下颌、咽部、牙龈、颈部,常被误诊为相应 的其他疾病
2、全身症状:可有发热,T38℃左右,持续约一周,白细胞 增高、血沉增快,一般发病在24~28小时出现,为坏死物质吸 收所致。
3、胃肠道症状:上腹痛可以是首发症状和主要症状,也可以 是放射痛的表现,伴有恶心、呕吐等;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 一般认为是坏死心肌对迷走神经的刺激。
4心律失常:可以有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频繁发作,以室性心 律失常最常见,室性期前收缩最普遍,室扑/室颤最致命。心 肌梗死后在24小时内发生心律失常最多见和最为严重,是早 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一般前壁心肌梗死常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下壁心肌梗死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而前壁 心肌梗死出现传导阻滞,是梗死范围广泛的表现。
⑤心电监护:持续进行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 呼吸的监测,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和心功能的 变化,必要时每15 min~30 min记录心电图1次,并固 定各导联位置,以便观察溶栓前后ST-T的动态演变, 为治疗方案提供客观资料。
⑥积极准备药物,正确配制药液,保证用药剂量准确。 ⑦遵医嘱立即采血化验血细胞分析、血凝系列、肌钙 蛋白、心肌酶等,及时取回结果。⑧遵医嘱应用胃黏 膜保护剂,以预防消化道出血。
5心力衰竭:可以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发或唯一表现,主要 是急性左心衰竭,严重者出现肺水肿甚至心源性休克;下壁 心肌梗死时,若合并右室梗死,可出现急性右心衰竭。
6、低血压、休克:低血压比较常见,当心肌损伤范围广泛, 可发生心源性休克;右室心肌梗死时可出现右心衰竭及严重 的休克。
7、少数病人已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可称为“无 痛心肌梗死”,多见于老人、有脑血管病变或糖尿病病人。
3、溶栓治疗 尿激酶(uk)150-200bu 30分钟内静脉滴注。
4.口服给药治疗: 病人入住抢救室或重症监护病房,常规给予心电监护、 吸氧、镇静治疗,严格卧床休息;建立静脉通路,嚼 服阿司匹林片0.3 g,口服硫酸氯吡格雷片300 mg
5.介入治疗(PCI) a.直接的PTCA b.支架植入术 c.补救性PCI d.溶栓治疗再通者的PC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