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钦定宪法大纲》
是清政府于1908年8月27日颁布的宪法文 件,是清朝政府“预备立宪”活动的一个重要 步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宪法”字样的 宪法文件;分正文“君上大权”与附录“臣民 权利义务”两个部分;无论在结构形式上还是 在条文内容上,都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 的精神。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C.《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精神
•D.《大清民律草案》经正式公布,但未及实施,清王 朝即告崩溃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五、主要诉讼法规的制定
1.《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中国历史上第
一部近代意义上的诉讼法草案;首次引进了近代的陪审 制度和律师制度;未及颁行即告夭折。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一、清末的“预备立宪”与宪法性文件
•(一)清末的“预备立宪”
•(二)宪法性文件
•1.《钦定宪法大纲》 •2.《十九信条》
(三)各省1909年开始设立“咨议局”和1910年设立 中央“资政院”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一)清末的“预备立宪”
•前三编以“模范列强”为主;后两编以“固守国粹为 宗”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中国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 案》。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是:总则、债权、物 权、亲属、继承
•B.日本法学家松冈义正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 草工作
•(二)警察法律的颁布
《结社集会律》、《违警律》、《户口管理规则》、《京 师户口调查规则》、《调查户口执行法》、《各学堂管理 通则》等单行法规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三、清末刑律的修订
•(一)《大清现行刑律》:
•1910年5月公布的一部过渡性刑法典。
•(二)《大清新刑律》
•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一部专门刑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
三、清末变法修律的指导思想、特点及影响 •(一)清末变法的指导思想 •(二)变法修律的主要特点 (三)清末变法修律的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一)清末变法修律的指导思想
•“折冲樽俎,模范列强”,迎合和满足西方 列强的政治需要。——直接目标。
•“折中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 •底线:“不戾乎中国数千年相传之礼教民情”。 “凡我旧律义关伦常之条,不可率行变革。”
•一曰,内乱可弭。海滨洋界,会党纵横,甚者倡为革命之
说。顾其所以煽惑人心者,则曰政体专务压制,官皆民贼,吏 尽贪人,民为鱼肉,无以聊生,故从之者众。今改行宪政,则 世界所称公平之正理,文明之极轨,彼虽欲造言而无词可借, 欲倡乱而人不肯从,无事缉捕搜拿,自然冰消瓦解。”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2.1910年.拟订完成了《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 和《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未及颁行,清 王朝即告覆亡。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 清末修律中,正式公布的法律有( ) • A.《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 • B.《大清新刑律》 • C.《法院编制法》 • D.《钦定大清商律》
PPT文档演模板
删改了若干“因时事推移”等不合事宜的条款。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大清现行刑律》与《大清律例》的不同之处有 ( )。 •A. 取消了吏、户、礼、兵、刑、工六律总目 •B. 改变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C. 确立了分主刑和从刑的近代刑罚体系 •D. 删改了若干“因时事推移”等不合事宜的条 款
秩、良贱、服制等规范及残酷的刑罚。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三) “礼法之争” 的焦点
l.关于“干名犯义”条存废问题 2.关于“存留养亲”制度 3.关于“无夫奸”及“亲属相奸”等问题
4.关于“子孙违反教令”问题
5.关于子孙卑幼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三)关于“礼法之争”
•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 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清 新刑律》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
(四)关于“暂行章程” PPT文档演《模板 大清新刑律》律文之后附有5条“第暂十一章行清末章法律程制度的”变化
(一)《大清现行刑律》的变化
(三)制定新律——修律重心
•陆续修订或公布了包括《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 《大清民事诉讼律》、《大清刑事诉讼律》以及《大清商律草 案》、《公司律》等数目众多的法律。
(四)改革司法体制
初步建立近代意义上的司法体制和司法制度,包括审判制度、
警察制度及监狱管理制度等。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十九信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天坛宪草》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2.《十九信条》
全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它是清政府 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以后抛出的一个应付时 局的宪法文件;1911.11.3公布,采用英国式“虚 君共和”的责任内阁制 ;形式上限制了皇权,扩 大了国会的权力;对于人民的权利义务、国家的 基本制度等根本性问题只字未提;是清政府预备 立宪政治骗局的最后一幕 。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第三节 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
一、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制度
二、清末司法机构的改革 •三、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 四、狱政制度的改革与“模范监狱”的设
立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一、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制度
(一) 概念 (二)西方列强行使”领事裁判权”的机构 •(三)观审制度与“会审公廨”
再次,在变法修律过程中一直充斥着改革与守旧的矛盾 与冲突。集中反映是“礼法之争” 。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三)清末变法修律的影响
•1.直接导致了中华法系的解体 ; •2.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在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近现代法律思想、观念的引 进和传播。
PPT文档演模板
•1.改律名为“现行刑律”,并突出“刑律”二字; •纯属民事性质的条款不再科刑。
•2.取消了旧律按六部名称而分的六律总目,除保留“名例” 作为总则以外,将各条按其性质分隶三十门36卷,以示在体 例上之改进; 3.改革刑罚:废除了一些酷刑,确立了以罚金、徒刑、流刑、 遣刑、死刑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刑罚体系 ; 4.废除过时法条,增加新罪名:废除了维护满人特权的法条,
•1901年“新政”后国内外强烈要求改革、主张君主立 宪
•1906年8月五大臣完成“考察” 后陈述了实行君主 立宪的三大利处 :皇位永固 、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1906年9月1日 “宣布预备立宪”上谕。以“大 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为立宪原则。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一曰,皇位永固。立宪之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由于行政不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 的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8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第一节 清末法制变革概况
一、清末变法修律的社会背景 二、清末变法修律的基本内容
•三、清末变法修律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及影响 四、清末变法修律的目的和实质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一、清末变法修律的社会背景
负责任,由大臣代负之;既偶有失宜,或议会与之反对,或经议院 弹劾,不过政府各大臣辞职,别立一新政府而已。故相位旦夕可迁, 君位万世不改。
•一曰,外患渐轻。今日外人之侮我,虽由我国势之弱,亦由我
政体之殊,故谓为专制,谓为半开化,而不以同等之国相待。一旦 改行宪政,则鄙我者转而敬我,将变其侵略之政策,为和平之邦交。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 清末设立的谘议局,法律地位是( )
• A.
B.
• C.
D.各省地方议会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二、“官制改革”与单行行政法规
(一)官制改革
•仅是对清朝原有行政体制作一些表面上的形式改动。 其主要内容,实际上仅涉及中央一些部、院等行政机 构的改名、合并或调整,以及官员称呼之号的改变。
“参考古今,博稽中外”、“务期中外通行”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二)变法修律的主要特点
首先,在修律宗旨和基本方针上,存在着根本的矛盾— —满足“交涉”之需要 ,固守传统、维护”国粹” ;
•其次,在内容上,清末修订的法律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 的传统与近代资本主义最新法律技术成果的奇怪混合 ;
1.观审制度
•2.“会审公廨”
(四)外国领事裁判权的危害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四、清末变法修律的目的和实质
•目的:仿效形式以度时艰,实际上仍是固守 旧法统,用资产阶级法律形式,将封建专制肯 定下来。
• 实质:体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
第二节 清末变法修律的主要内容
•一、清末的“预备立宪”与宪法性文件
•二、“官制改革”与单行行政法规 三、清末刑律的修订 四、清末民商律的修订 五、主要诉讼法规的制定
(四)关于“暂行章程”
•1.凡属意图谋害皇帝、颠覆政府、通谋敌国、图 利敌国以及杀伤尊亲属者死刑仍使用斩刑; 2.凡毁弃他人尸首、毁弃尊亲属尸首、挖掘尊亲 属坟墓者,最高可处死刑; •3.犯强盗罪者,得因其情节仍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