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叶的蒸腾作用教案

叶的蒸腾作用教案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第一课时
一、教材章节: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第5节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探究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环境因素。

3、掌握实验设计和操作、合作探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
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意义
难点:实验设计探究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环境因素
四、教学预设:
【引入】
1、引言:近段时间相信大家都很关注西南干旱和玉树地震问题,对于西南干旱,特别是云南最严重,那你知道引起这次干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吗?(投影干旱图片)
2、学生交流发言
3、教师: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有专家说可能和云南的地貌有关,也可能和大气环流有关,也有观点提出,可能和云南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

对于这点,我就不理解了,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的,功臣呀,怎么也有罪了?也许通过今天这节课能解开这个疑团。

(投影桉树图片)
【新课】
1、(投影课前观察实验装置图)请小组交流汇报课前实验的观察记录:
2、思考分析实验现象:试管中少掉的水到哪去了?
塑料袋内壁上的水来自哪里?
3、得出蒸腾作用的定义(投影定义)
4、思考:设置A、B两个装置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什么问题?
5、归纳得出: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片(投影蒸腾作用的场所)
6、思考:试管中少掉的水都蒸腾出去了吗?
7、以玉米吸收水和散失水的数据,说明根吸收的水99%是蒸腾出去的(投影关于玉米的数据)
8、思考:根吸收的水99%是蒸腾出去的,这不是一种浪费吗?它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没有意义呢?
9、学生交流、归纳:蒸腾作用的意义(投影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生命活动的三点意义)
10、补充蒸腾作用对水循环的促进作用(投影水循环图,并板书)
11、思考: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循环,改善局部气候,那么云南的干旱怎么可能与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呢?我查阅了有关桉树的一些资料,说桉树是一台抽水机,一棵桉树每年要耗掉两吨水,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这些说法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也就是桉树的蒸腾作用非常强。

那么,干旱与桉树有关吗?截至目前,也没有哪个专家厘清特大干旱的真正原因,但从中确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探究和反思。

对于植树造林,提醒人类要科学地、合理地、因地制宜地进行。

12、思考并交流:桉树的蒸腾作用为什么那么强?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桉树的叶片多、叶片表面积大、根系发达、云南的气温高、光照强等等)
13、归纳: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有内部的自身因素和外部的环境因素。

大家思考一下沙漠植物的蒸腾作用强还是弱?它们具有怎样的结构来减弱蒸腾作用的?(投影沙漠中的仙人掌)
14、出示两盆植物,仙人球和吊兰,问:这是我放在办公桌上的两盆植物,你猜测一下,那盆植物我平时浇水要勤快一点?
15、蒸腾作用的强弱与植物自身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与它所处的环境也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来研究一下蒸腾作用的强弱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投影问题)
16、学生思考回答: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投影环境因素)
17、思考:怎么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
18、教师演示,将插在红墨水中的枝条剥去树皮,引导学生观察被染红的部位,得出根据染红部位的高度来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

19、问:你看看身边老师为你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觉得今天在课堂上能研究哪个环境因素?(空气流速)
20、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1、交流汇报,归纳
22、学生实验:选取两支长短、粗细差不多的同种植物枝条,要求叶片数量一样,
叶片表面积接近,同时插入同浓度的红墨水中,中间用挡风板隔开,其中一支用扇子扇,3分钟后同时取出,同时剥去树皮,比较被染红的部位的高度
23、交流,得出结论:空气流速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24、布置课后作业:利用身边或家里的有利条件有选择的完成其他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实验。

研究同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我们也可以采用书本提供的实验装置,(投影书本上的实验装置)通过观察什么现象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比起课堂上采用的方法,它有什么优点?(投影动画)有什么不足之处?25、(投影自拍的实验装置照片)这是我班上的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你知道他们是如何来研究蒸腾作用的强弱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的?
【小结】:对照板书
【机动】: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今天上完课后,我还想去研究一下,这株植物的叶有红色、绿色,叶片颜色不同,蒸腾作用的强弱是否不同?沉水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吗?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执教者:余杭镇一中教育集团胡晴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