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铜绿假单胞菌解析

铜绿假单胞菌解析


?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 抗静电、生物降解性及杀菌
? 胨 10g
等性能。本产品化学稳定性
?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0.3g
好, 耐热、耐光、耐压、
? 牛肉浸出粉
3g
耐强酸强碱。
? 琼脂
15~20g
?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
? 氯化钠
5g
?水
1000ml
? 除琼脂外,取上述成分,混合, 微温使溶解,调节pH值使灭菌后 为7.5±0.1,加入琼脂,加热溶化 后,分装,灭菌,冷至60℃,倾 注平皿。
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极生鞭毛的细胞,但不 常见) ? 4.在中性或碱性培养基种呈蓝色:在酸性培 养基种呈红色 ? 5.专性好氧,在硝酸盐培养基中除外。
菌落特征
感染途径:
当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或缺损时,可引起严重的甚至致死性的感染。
1.正常人皮肤,尤其潮湿部位如腋下、会阴部及耳道 内,呼吸道和肠道均有该菌存在,但分离率较低。
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 标本采集
?
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
包括血液、尿液、痰标本、脓汁、穿刺
液等。还包括来自医院环境中的各种标
本如水、空气、物体表面采样等。
? 染色镜检
?
为革兰阴性菌,菌体大小( 1.5~
5.0)um ×宽 (0.5 ~1)um ,细长且长短不
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
培养基成分:
绿脓菌素
PDP斜面,是否有色素,有, 用氯仿3-5ml萃取,用无菌
?
绿脓菌素(pyocyanin) 测定用培养基 (PDP 琼脂)
玻璃棒搅碎培养基、混匀, ? 胨
20g
色素完全在氯仿层。吸管 ? 甘油
10ml
把氯仿层移到另一试管, ? 氯化镁(无水) 1.4g
加入盐酸1M1ml,静置后, ? 琼脂
? 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大面积烧伤、肾 功能不全、心脏病、慢性支气管肺疾患的患者易继发绿脓杆菌的感 染。
? 绿脓杆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培养基成分: 胆盐乳糖培养基(BL)
? 胨 20. 0g 磷酸二氢钾 1.3g ? 乳糖 5. 0g 牛胆盐 2.0g ? 氯化钠 5.0g (或去氧胆酸钠) (0.5g) ? 磷酸氢二钾 4. 0g 水 1000ml ? 除乳糖、牛胆盐或去氧胆酸钠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
? 书本P163 5.26
样 品 10g
供试 液 100 ml 10ml
缓冲液
10 ml
BL
BL
阴 性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平板
BL 阳性
培养温度: 36℃
营养琼脂斜面
培养时间: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平板 18~24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必要时可 延长至48h)
增菌培养
供试品
供试液 胆盐乳糖增菌液
36±1℃
18~24h
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无芽胞。
发酵型
氧化型
产碱型
分离培养
? 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不高。对有正 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或采自环境 中的标本应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如麦 康凯琼脂培养基(MAC);对无正 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如血液、脑 脊液、穿刺液等可接种普通或血琼 脂培养基。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平板
36±1℃
24h
营养琼脂斜面
36±1℃
24h
革兰氏染色镜检
氧化酶试验
阴性
报告
氧化酶试验
阴性
阳性
绿脓菌素试验 报告
阴性
阳性
明胶液化试验 硝酸盐还原试验 42℃生长试验
报告
报告
生物学特性
? 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 ? 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 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 ? 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
养基是铜绿假单胞菌的选择 性培养基,也是美国药典和 中国药典等国推荐使用于食 品、药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检 测的培养基。
书本P161 5.14
培养基成分: 营养琼脂培养基
书本P159 5.2
?胨
10g
? 牛肉浸出粉 3g
? 氯化钠 5g
? 琼脂15~20g
? 水 1000ml
? (以营养肉汤培养基的处方及 制法) 取上述成分,混合,煮 沸溶解后,调节 pH值使灭菌后 为7.2±0.2,分装,灭菌。
1. 革兰氏阴性 2. 细胞单个 3. 直的或弯的杆菌 4. 0.5—1 × 1.5—4微米 5. 单鞭毛或多鞭毛 6. 有机化能异养菌 7. 呼吸代谢,永不发酵 8. 严格好氧菌
模式种:铜绿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 1.0.5-0.8*1.5-3.0微米的杆菌 ? 2.细胞单个 ? 3.成对或成短链。以极生的单鞭毛运动(有
18~20g
盐酸出现粉红为阳性,无 粉红为阴性,阴性斜面培 养1-2天再重新做一遍。如
果仍是阴性。做下一步试 验。
? 硫酸钾
10g
?水
1000ml
? 取胨、氯化镁和硫酸钾加入水中,微温 使溶解,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3±0.1,
加入甘油及琼脂,加热溶化,混匀,分 装于试管,灭菌,置成斜面。
绿脓菌素从有机相转到酸性 水相中会由蓝绿色变为粉 红色。
2. 医源性感染
3.术后操作感染(气管切开、保留导尿管等)
4.人、病人与病人的接触也为传播途径之一
检查意义:
? 人及动物的皮肤、肠道、上呼吸道等处都有该菌存在。绿脓杆菌抵 抗力较强,湿热55℃1小时才被杀死。
? 对紫外线不敏感。对多种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本菌仅于人体防御 功能改变或直接进入机体(如通过泌尿道插管及静脉导管、呼吸道 的通气设备和其他治疗检查方法)以及混合感染时才具有致病性。
? 该菌含有O抗原(菌体抗原)以及H抗原 (鞭毛抗原)。O抗原包含两种成分:一种 是其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另一种是脂 多糖,有特异性。O抗原可用以分型。
铜绿假单胞菌
? 形态:G-b 菌体长短不一 球杆状或长丝状 单端单鞭毛 动力+ 无芽胞
? 特性:专性需氧 营养要求不高 35℃+ 4℃- 42 ℃+ 可形成多种不同形态的菌落 产多种色素(主要为绿脓素、荧光素)
解,调节P H值使灭菌后为7 . 4 ± 0 . 2,煮沸,滤清,加入 乳糖、牛胆盐或去氧胆酸钠,分装,灭菌。
牛胆盐为抑菌剂,用于抑制一些杂菌的生长 。
出处:《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二部 附录 XI J 微生物限 度检查法 P114
培养基成分:
?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具 有优良的渗透、柔化、乳化、
动活泼。
? 本菌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 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特别是该菌在 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 鉴别。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 溶性的色素,如绿脓素(pyocynin)与带荧 光的水溶性荧光素(pyoverdin)等。在血 平板上会有透明溶血环。
相关主题